2、船舶、钢结构及配套行业典型事故案例(润邦股份)综述.pptxVIP

2、船舶、钢结构及配套行业典型事故案例(润邦股份)综述.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船舶、钢结构及配套行业典型事故案例(润邦股份)综述

船舶、钢结构行业 典型事故案例学习 编制人:宋 锋 船舶修造、钢结构及配套企业安全生产特点 1、船舶修造、钢结构及配套行业存在密闭舱室作业、高处作业、交叉作业、明火作业、起重作业等多种危险性作业,属于高危行业; 2、船舶修造、钢结构及配套行业外包队伍、外包工较多,员工安全素质有待提高,作业人员习惯性违章难以控制,安全教育培训的压力大; 3、船舶修造、钢结构及配套行业,尤其是电焊、喷涂、油漆等作业工种还不同程度地存在职业危害。 案例1:09年7月19日下午3点,某公司钢结构事业部创奇队某装配工在二期三跨1035船117分段上使用割枪作业时,打开割枪气阀并点火后,突然火苗蔓延至该装配工上半身,导致该员工上半身95%Ⅱ度烧伤。 一、火灾、爆炸 船舶修造、钢结构及配套企业常见事故类型 事故原因: 经调查为该装配工所用割枪接头处未绑扎紧,大量氧气从接头处泄漏,在装配工上半身周围形成富氧状态,遇到火星后迅速燃烧。 案例2:1999年8月14日晚上10时,在某造船厂陈行队外包工岳某在轻轨钢梁内涂装作业时,电焊工周某违章动火,造成钢梁内可燃性气体燃爆,岳某被强烈的燃爆气浪冲击,头部撞在洞口加强肋板上破裂,当场死亡。 案例3:2003年9月16日下午13:00时左右,非法经营户李某将自备车(车号为安徽K48555)驶入位于原西汾公路北侧的西塘镇新胜村陆家浜铁场内的项某堆场卸氧气瓶,当李某卸第一瓶氧气瓶时突然爆炸,李某被炸死亡。 事故原因 1、在卸瓶作业过程中运输车左后轮胎爆裂,造成车辆左倾氧气瓶掉落与地面废钢材发生碰撞,瓶阀中间断裂且遇油渍引发化学爆炸。 2、氧气瓶本身有缺陷。爆炸的氧气瓶底部正中部位已被机械钻孔,直径为42mm,且该孔周围有明显电弧焊接痕迹(贴焊)。属报废钢瓶。 案例4:2008年5月20日某造船厂打磨工误将氧气当压缩空气使用,引起舱内爆燃事故,造成一人死二伤。 事故启示: 1、氧气、丙烷、乙炔、油漆等物质极其危险,作业时如若处置不当极易造成火灾、爆炸事故。 2、有限空间、危险场所动火前必须做好相关准备,进行危险作审批,并按要求做好通风、测爆、气管割刀泄漏检查、清除可燃易爆物等。 3、各类气瓶使用时必须加强检查,特别是安全附件的检查,严禁露天暴晒,禁止撞击。丙烷、乙炔、石油液化气等可燃气体气瓶使用时严禁倾倒或平放。 4、每天班前必须对气管、割刀、接头进行检查,插气管时必须加强确认,防止误插。 5、加强对管理人员及现场员工的安全培训,使员工熟悉危险化学品的性质。 二、起重及行车伤害 案例1:08年4月26日 ,某设备安装工程公司在某船舶公司进行门式起重机安装,门式起重机南侧的支承腿(大脚)向南侧倾倒,致使正在支承腿(大脚)上作业的电焊工李某从18米高处坠落,李某抢救无效于4月26日22时55分死亡。 事故原因: 1、由于门式起重机南侧支承腿(大脚)北侧的西北角一根缆风绳被拆除,东北角揽风绳脱钩,导致支承腿(大脚)在受力不平衡时向南倾倒; 2、施工现场组织协调不力,不同单位之间在同一地点交叉作业时,缺乏统一指挥; 3、各单位之间安全责任不明确; 4、施工方案不完善,又未执行。 案例2:08年5月5日9︰50分左右, 曹某等3名工人在某公司西厂区新建的大装车间安装照明用的线管 ,何某在32t通用桥式起重机轨道下面的钢梁支承上(高约9米)焊接线管,曹某(身上系了安全带)在与通用桥式起重机轨道同一平面的钢梁支承上(高10.8米)帮助扶线管,并从地面接送材料,纪某在地面帮助扶线管,并从地面递送材料。公司生产部操作工何某某,用遥控器开动32t通用桥式起重机由北向南行驶准备起吊作业,起重机行走了约10多米,将正在导轨边缘钢梁支承上的曹某挤压成重伤,曹某终因伤势过重抢救无效死亡。 事故原因: 1、作业人员处在起重机导轨附近危险区域,操作工违规操作,导致作业人员被运行中的起重机挤压; 2、作业岗位之间存在交叉作业时,缺乏统一指挥; 3、安全管理制度等不够完善,安全措施不到位。 案例3 :2008年6月12日上午,某船舶工程安装公司装配组副组长周某在某船舶重工公司用10T行车负责吊运材料。9︰50周某(无行车操作证)用一个DSQ竖吊夹钳夹住一根重约0.64T的工字钢(工字钢长4.52米、宽0.34米、高0.3米),在无人指挥监护、无人配合的情况下独自操作,夹钳夹住工字钢的位置为长度1.7米处,在吊运过程中工字钢碰撞分段东侧边缘下端,工字钢从竖吊夹钳中脱落正好砸在站在下方的周某本人身上,致使周某当场被砸死亡。 吊工字钢所用的DSQ竖吊夹钳 事故中所吊的重约0.64T的 工字钢 案例4:2005年8月21日上午,在上船澄西崇明厂区,在为某集装箱船吊装主机机座时,由于卸扣、贯穿

文档评论(0)

jiayou1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307011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