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病防治精要.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地方病防治精要

预防医学 地方病防治 一、地方病的定义 一、地方病的定义 地球化学性疾病: 是指由于地质化学因素的特殊使某地区生活环境中的某种化学元素含量过高或过低而引发的一类区域性疾病。   如地方性氟中毒、地方性碘缺乏病等。 自然生物源性地方病: 又叫自然疫源性地方病,是指因为微生物和寄生虫引发的一类传染性的地方病。 如鼠疫、布鲁氏菌病、乙型脑炎、森林脑炎、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黑热病、肺吸虫病、包虫病等。 四、地方病的判断依据 (1) 该地区的各类居民,任何民族其发病率均高。 (2) 在其他地区居住的相似的人群中,该病的发病频率均低,甚至不发病。 (3) 迁入该地区的人经一段时间后,其发病率和当地居民一致。 (4) 人群迁出该地区后,发病率下降或患病症状减轻或自愈。 (5) 除人之外,当地的易感动物也可发生同样的疾病。 五、地方病防治工作的基本原则 政府领导、齐抓共管 预防为主、科学防治 突出重点、因地制宜 统筹规划、分步实施 六、地方病的防治策略 ⑴改革地方病管理体制,健全专业队伍 ⑵建立地方病监测系统,加强地方病的监测工作 ⑶加强第一级预防(加强病因预防,)补充缺乏元素,限制摄入过多的元素,对自然疫源性地方病的控制应通过消、杀、灭等工作消灭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并通过预防接种,提高人群免疫水平。 ⑷加强健康教育,提高群众自我保健意识,群防群治 ⑸建立健全地方病防制法制体系 一、碘(iodine) 1813年法国Courtois首次从海藻灰中提炼出来; Glussac命名为碘(iodine); 1820年Coindet建议用碘制剂防治甲状腺肿; 1896年 Baumann首次证实甲状腺具有聚碘功能,并从甲状腺分离出碘。 2.碘在人体内的分布 甲状腺 乳腺 唾液腺 生殖腺 胃粘膜 松果体 3.碘的代谢 人体碘主要来自食物、水和空气; 食物进入肠道1~3 h完成碘的吸收; 碘的排泄:80%~85%以上由尿排出,10%由粪便,5%经汗液、呼吸、毛发脱落、乳汁等排出。 二、碘缺乏病 1. 定义: (1) 地区分布 (2)人群分布 自然环境碘缺乏 营养条件 人体储碘能力有限 致甲状腺肿物质 碘过多 身材矮小 婴幼儿发育落后 克汀病面容 性发育落后 2007年开展的“西部碘缺乏病高危地区调查”结果显示,新疆、宁夏、云南、甘肃等省(区)有地克病新发。 请记住这样一句话:     碘缺乏是如此这样容易防治,因此让任何一个因此患先天智力缺陷的儿童出生,都是一种犯罪.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执行主任Labouisse 一、概念 二、病区类型 1)饮水型病区:饮用高氟水所致。 2)燃煤污染型病区:使用含高氟煤做饭、取暖,敞灶燃煤,炉灶无烟囱,并用煤火烘烤粮食、辣椒等,致使氟严重污染室内空气和食品。 3)饮茶型病区:由于长期饮用含氟过高的茶叶而引起氟中毒的病区为饮茶型病区。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西藏、四川、青海、甘肃和新疆等省、自治区习惯饮砖茶的少数民族地区。 三、流行特征 (一)年龄分布 氟斑牙:发生在幼儿乳牙的几率很小,主要损伤发育中的恒牙。 氟骨症:多见于成年人,主要在青壮年时期(16~50岁),并且随年龄增高病人增多且加重,随居住年限增加而增高。 (二)性别分布 没有明显的性别差异。 三、流行特征 (三)时间分布 氟斑牙,与居住年限无关。氟骨症随居住年限增加而增高。且非病区居民迁入病区后,发病时间一般比病区居民更短,迁入重病区的非病区居民,1-2年即可发病,且病情严重。 (四)区域分布:高氟地区。 四、病区划分标准 1.病区的确定标准:P138 2.病区的划分依据:P138 五、病因、发病机制 六、临床表现 七、防治措施 饮水中高氟: 改用低氟水源/饮水除氟 生活燃煤型: 改造落后的燃煤方式 改变烘烤玉米及辣椒等食物的保存方法,降低食物的氟污染 饮茶型病区: 降低砖茶中氟含量,或用低氟茶代替砖茶 一、概念(endemic arsenic poisoning) 地方性砷中毒是指居住在特定地理环境下的居民,长期通过饮水、食物或空气摄入过量的无机砷而引起的以皮肤色素脱失、色素沉着和掌跖皮肤角化或癌变为特征的全身性慢性疾病,其发病有明显的区域性。 二、 发病机制 抑制酶活性: 进入机体的三价砷(如亚砷酸盐)与蛋白质或酶中巯基结合,使酶的生物活性被抑制,引起相应的代谢功能障碍。 DNA氧化性损害: 砷可使细胞内活性氧类(ROS)生成增高,导致还原型谷胱甘肽耗竭,DNA氧化性损害,引起致癌过程。 三、流行特征 1.人群分布: 2.时间分布: 四、临床表现 皮肤改变

文档评论(0)

shuwkb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