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举办2011年全国职业院校现代制造及自动化技术教师大赛的通知.doc

关于举办2011年全国职业院校现代制造及自动化技术教师大赛的通知.doc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关于举办2011年全国职业院校现代制造及自动化技术教师大赛的通知

附件一: 2011年全省中等职业学校教师 数控铣床装调与维修、“柔性自动化系统”安装与调试项目竞赛规程 一、竞赛项目 1、数控铣床装调与维修(团体项目) 2、“柔性自动化系统”安装与调试(团体项目) 二、竞赛内容、方式和考核重点 竞赛任务包括实际操作和教学设计两个部分,分别占60%、40%比重。 实际操作 团体项目的实际操作,由2人按任务书要求现场配合完成. 1、各项目实操比赛要点见《2011年全省中等职业学校数控铣床装调与维修、“柔性自动化系统”安装与调试项目竞赛实际操作技术要点》(附件二)。 2、各项目实际操作比赛时间均为4小时。 3、参赛要求: (1)各参赛组在赛前抽签决定比赛场次和工位。 (2)赛场提供各类必需手册、工具、量具等。选手不得携带手机、无线上网卡、电子储存设备等任何物品进入比赛现场。 (3)选手需自带工作服和绝缘鞋。 (4)实际操作赛场纪律和相关要求将在赛前公布,请届时认真阅读。 (二)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分为文本制作、教学设计展示与答辩两项内容。 教学设计应充分体现创新性、自主性、适用性和实用性。选手应按照任务书给定的教、学条件(情境),针对中职学生的培养目标,体现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先进、适用的理念,反映行业专业技术发展新动态,创新思路和方法,整合知识和技能,解决教什么、学什么,怎样教、怎样学,教得怎样、学得怎样等问题。 1、教学文本制作 此环节由参赛教师按照任务书要求在赛前完成。教学文本内容包括: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内容设计、教学过程设计、学习评价设计等。 教学文本设计按给定条件,结合实操比赛内容设置选题,选题和设计要求在任务书中公布。教学文本报到时交大赛办公室指定工作人员。 展示与答辩 参赛选手赛前制作完成展示与答辩演示文稿等材料,在比赛现场独立完成展示与答辩。团体项目的现场展示与答辩,由其中一名选手负责展示和主答辩。 展示与答辩是教学文本设计内容的凝炼展示,要充分体现教学文本的各部分内容。展示与答辩演示文稿等材料的制作要求将在任务书中公布。 在制作展示与答辩演示文稿等材料时,请注意知识产权保护,避免侵权。 在教学文本、展示与答辩演示文稿材料以及展示与答辩过程中,均不能出现任何可能透漏选手个人及所在学校信息的文字、语言、图片等,否则视为作弊。 展示限时10 分钟,答辩时间为8 分钟。 (5)教学设计展示与答辩环境(赛场统一提供): 序号 名称 型号、规格 数量 备注 1 计算机 品牌计算机 安装有Office办公常用软件 1台 无上网功能 2 投影仪 主流品牌 1台 如有特殊需求,请自带笔记本电脑。 三、竞赛总成绩评定 竞赛总成绩由实际操作和教学设计两部分成绩组成。 实际操作成绩评定 各项目实际操作成绩满分为100分,由裁判根据评分细则进行评定。 各项目实际操作各部分所占分值见《2011年全省中等职业学校数控铣床装调与维修、“柔性自动化系统”安装与调试项目竞赛实际操作技术要点》(附件二)。 (二)教学设计成绩评定 教学设计成绩由教学文本、展示与答辩两部分成绩组成。其中,教学文本占教学设计分值的40%,展示与答辩占60%。 1、教学文本的满分为100分,由评委在比赛现场对教学文本进行评定。 教学文本评判要点和要求以及权重如下表: 项目 评判要点 权重 基本要求 教学 文本 教学目标 10% 对任务书给定条件进行了分析,体现了整体化和系统性原则,对中职(含技工类院校)学生的起始能力估计基本正确,反映新教学大纲要求,并结合岗位职业能力,与职业资格标准衔接一致,面向应用,目标明确、具体、可操作。 教学内容 20% 围绕教什么、学什么的问题,体现教学一体,符合学生认知实际、心理特征和能力形成规律,充分发挥职业情境导向功能。适当反映专业技术发展的新知识、新方法,体现立体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思想,反映现有教学资源的应用和利用水平。 教学过程 30% 围绕怎样教、怎样学的问题,体现完整的工作过程,指导学生在理解任务、获取信息、制定计划、做出决定、实施计划、检查控制和评价反馈的各个环节中,时间安排合理,师生职责明确,思路清晰,容量、强度分布恰当,环节之间的衔接过渡自然合理。 学习评价 10% 围绕教的怎样、学的怎样的问题,评价设计要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相呼应,教与学的评价相对应,评价的导向性明确,评价的方式方法合理,易于操作,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和提高。 文本制作 10% 条件分析、目标、内容、方法与手段、评价、设备实施场地和学习材料等要素完整,体现教与学的特点;写作规范,编排合理,主次明晰;基本概念、理论与方法阐述正确,材料可靠,术语、计量单位规范。 创新性与综合效果 20% 教学设计各个环节体现创新性,教学综合效果预期良好。

文档评论(0)

bgl00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