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讲-1-2-计算机的发展及应用导论.ppt

  1. 1、本文档共5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1讲 结束语 1、计算机的发展及发展趋势 2、区别计算机分代与微型计算机的分代 3、计算机的发展趋势 ① 大型化、巨型化 ② 微型化 ③ 网络化、系统化 ④ 人工智能 4、计算机的分类 ① 巨型机 ②大型机 ③小型机 ④工作站 ⑤微型计算机 ⑥网络计算机 * 第1讲 结束语 5、计算机的特点 ① 自动控制 ② 运算速度快 ③ 精确度高 ④ 具有记忆能力和逻辑判断能力 ⑤ 支持人机交互 6、计算机的应用 ① 科学计算 ② 数据处理 ③ 过程控制 ④ 计算机辅助系统⑤ 人工智能⑥ 电子商务 * * 中国计算机发展史 我国计算机事业起步虽晚,但发展很快。1956年我国开始规划电子计算机,1957年由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和北京有线电厂着手研制,1958年8月1日成功地制造了第一台DJS-1型电子管计算机。该机共用了4200个电子管,4000 个晶体二极管,每秒运算速度已达1万次。此后我国计算机更迅速,势如破竹。1964 年每秒运算5万次的晶体管计算机正式投入运行。1973年以集成电路为主要元件的150型和665型计算机研制成功。1983年2月 每秒1亿次 的巨型计算机 银河-1由长沙国防科技大学研制成功。 * 中国计算机发展史 1992年11月 每秒10亿次 的巨型计算机 银河-2 又由长沙国防科技大学研制成功,1997年11月 每秒100亿次 的巨型计算机 银河-3 又研制成功,标志着我国计算机技术已经跨入世界先进行列。1999年9月我国研制成功运算速度高达每秒3840亿次的高性能巨型计算机“神威Ⅰ”,形成了“曙光银河神州神威 四大高性能计算机系列。 2001年,中科院计算所研制成功我国第一款通用CPU——“龙芯”芯片 。 * 中国计算机发展史 2002年,曙光公司推出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龙腾”服务器,龙腾服务器采用了“龙芯-1”CPU,采用了曙光公司和中科院计算所联合研发的服务器专用主板,采用曙光LINUX操作系统,该服务器是国内第一台完全实现自有产权的产品,在国防、安全等部门将发挥重大作用。 2003年,百万亿次数据处理超级服务器曙光4000L通过国家验收,再一次刷新国产超级服务器的历史纪录,使得国产高性能产业再上新台阶。 * 中国计算机发展史 中国计算机发展历史 1958年,中科院计算所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台小型电子管通用计算机103机(八一型),标志着我国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诞生;1965年,中科院计算所研制成功第一台大型晶体管计算机109乙,之后推出109丙机,该机为两弹试验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974年,清华大学等单位联合设计、研制成功采用集成电路的DJS-130小型计算机,运算速度达每秒100万次; 1983年,国防科技大学研制成功运算速度每秒上亿次的银河-I巨型机,这是我国高速计算机研制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 中国计算机发展史 1985年,电子工业部计算机管理局研制成功与IBM PC机兼容的长城0520CH微机;1992年,国防科技大学研究出银河-II通用并行巨型机,峰值速度达每秒4亿次浮点运算(相当于每秒10亿次基本运算操作),为共享主存储器的四处理机向量机,其向量中央处理机是采用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自行设计的,总体上达到80年代中后期国际先进水平。它主要用于中期天气预报;1993年,国家智能计算机研究开发中心(后成立北京市曙光计算机公司)研制成功曙光一号全对称共享存储多处理机,这是国内首次以基于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通用微处理器芯片和标准UNIX操作系统设计开发的并行计算机; * 中国计算机发展史 1995年,曙光公司又推出了国内第一台具有大规模并行处理机(MPP)结构的并行机曙光1000(含36个处理机),峰值速度每秒25亿次浮点运算,实际运算速度上了每秒10亿次浮点运算这一高性能台阶。曙光1000与美国Intel公司1990年推出的大规模并行机体系结构与实现技术相近,与国外的差距缩小到5年左右。1997年,国防科大研制成功银河-III百亿次并行巨型计算机系统,采用可扩展分布共享存储并行处理体系结构,由130多个处理结点组成,峰值性能为每秒130亿次浮点运算,系统综合技术达到90年代中期国际先进水平。 * 中国计算机发展史 1997至1999年,曙光公司先后在市场上推出具有机群结构(Cluster)的曙光1000A,曙光2000-I,曙光2000-II超级服务器,峰值计算速度已突破每秒1000亿次浮点运算,机器规模已超过160个处理机,1999年,国家并行计算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制的神威I计算机通过了国家级验收,并在国家气象中心投入运行。系统有384个运算处理单元,峰值运算速度达每秒3840亿次 。2000年,曙光公司推出每秒3000亿次浮点运算的曙光300

文档评论(0)

希望之星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我是一名原创力文库的爱好者!从事自由职业!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