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常熟市第一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VIP

江苏省常熟市第一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江苏省常熟市第一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无答案) 新人教版

江苏省常熟市第一中学2014-2015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 1.根据汉语拼音写出汉字。(10分) ①chà( )异 ②diàn( )记 ③hān( )然人梦 ④闲情yì( )致 ⑤ chù( )立 ⑥ qí( ) 祷 ⑦雪ái?ái?(    ) ⑧niān(   )巴 ⑨ yùn ( )怒   ⑩ 蹊 qiāo( ) 2.下面的句子中有四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人表中,然后改正。(4分)+ 语文为我们打开了一片丰富多采的新天地。“长征之歌”专题再现了红军长征的动人情景,呕歌了红军战士的钢铁意志和伟大的民族精神;在“爱国情怀”专题里,我们似乎倾听到海外游子思念故土的心声,体会到被剥夺使用母语权利的亡国者的痛楚,也品味了著名科学家始终眷恋祖国的深情,领悟了志士仁人面对山河破碎而壮志难筹的忧愤,爱国之情由然而生。 错别字 改 正 3、古诗词默写填空。(16分) ①《泊秦淮》中抒发心中对世风和时局的句: , 。 ②《过零丁洋》中表明作者心志,现已成为爱国志士鼓舞民族气节的名言警句是: , 。 ③《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将现实与梦境巧妙结合,抒写报国壮志的诗句是: , 。 ④白头搔更短, 。(杜甫《春望》) ⑤ ,恨别鸟惊心。 ⑥          ,夜泊秦淮近酒家。( 《泊秦淮》) ⑦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 , , , , , 。 4.下列各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草》和《长征节选》均叙述了红军过草地的情况,前文着重表现周副主席,后文着重表现红军的众多领袖。 B、老山界是红军长征中所过的第一座难走的山,“难”主要有:山高路险,人又累,又饿,又冷。装备笨重,敌人追击,老百姓对红军还不够了解。 C、《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是宋代诗人陆游所作。这首诗以风雨为题,通过风雨把现实与梦境联系起来,表达了作者为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献身的强烈愿望。 D、《最后一课》的作者是德国小说家都德。这篇小说反映的是阿尔萨斯沦陷以后,当地人民在普鲁士侵略者强行禁教法语时所表现的悲愤情绪和爱国精神。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3分) A.为了防止类似的恶性事故不再发生,我们一定要加强管理,采取严密的防范措施。 B. 从朝鲜半岛目前紧张的局势来看,我们不得不认为世界和平距我们还很遥远。 C.经过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才使他打开了思路,掌握了解题方法,成绩有了明显提高。 D.教育观念能否从根本上转变,是我们解决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进程问题的重要保证。 7.语言表达。(3分) 请根据下列文字概括出古城苏州的主要特点。 古城苏州,“绿浪东西南北水,红栏三百九十桥”,岔道似的水路,枕河的屋檐瓦棱,线条描摹的石拱桥、乌篷船,湿漉漉的云雾缠绕的气息……显得这样的优雅与从容。苏州因水而充满生机,水能大能小,能方能圆,它千折百回,以柔克刚,不但让苏州具有了富庶丰饶的物质基础,又净化了人们的灵魂。一壶清茶,一把瓜子,几盅温酒,两碟小菜。这些漫不经心的细枝末节把人生的轻重粗细全都捏碎了。 阅读《七律·长征》,回答问题(11分)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 。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8.诗歌为我们展示了哪几幅红军长征的“征难图”?(5分) 9.在横线上将诗句补充完整(2分),并赏析颔联。(4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ranfan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