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清水砖墙砌筑形式与做法解析(共3026字)
清水砖墙砌筑形式与做法解析(共3026字)
本文
扬州传统建筑造屋都用青砖,高门大宅厅堂整齐宽敞,门窗挺拔显豁,显现出一种“台阁气象”。其布局多路多进或有套房,作暗四、暗五式样,主人居住的上房、闺房在最后,每进间有天井,天井内布置花坛或山石树木,房屋进深比苏北传统民居深而比苏州传统民居浅,布局比苏北传统民居幽深而比苏州传统民居轩敞。磨砖门楼竖向高耸、横向铺排动辄数丈,砖砖对缝拼贴,砖雕构件不显山不露水地嵌于建筑整体之中,与磨砖对缝的高墙、整齐宽敞的厅堂、挺拔显豁的门窗浑然一体,气象沉穆,气氛宁静。
扬州人选择了朴素沉静的青砖,与扬州不产石材、木材有关,更是一种文化性格的选择。扬州传统民居建筑这种清一色的清水砖墙在外观上是修整挺健的,对城市面貌起到一定的影响,这种井然有序的居住区,在我国旧城市中还是较少有的。
从墙面上看:扬州传统建筑的墙可以分为山墙、檐墙、槛墙、隔断墙和封火墙。从墙体砌筑形式来看,其种类繁多、花样百出,有数十种,常见的有:①磨砖对缝墙②青灰丝缝墙③和合墙④乱砖清水丝缝墙⑤玉带墙⑥相思墙⑦干码墙⑧花瓦墙⑨封火墙。清水砖墙通俗点说就是砖墙墙面砌成后,只需要勾缝,不需要外墙面装饰。清水墙有干摆(即“磨砖对缝”)、丝缝、淌白、糙砌4种砌法。前2种砌法用砖都经砍、磨,墙表面不留或只有极细的灰缝,内外两皮的中间填普通砖后灌灰浆,在某种程度上具有镶面砖的性质;这对砌砖质量要求很高,砖体的表面色泽、边角整齐、压制精度,都直接影响到美观。而勾缝的灰浆是否饱满,也影响到砖缝规范美观。因此,相对外表面露灰缝砌法和抹灰的浑水砖墙而言,它对砖的质量要求很高,对施工的精度及其做法要求也很高。下面对各种形式的清水砖墙的砌筑方法进行详细的说明:
磨砖对缝墙。这是砌墙中最为考究的一种形式。砌筑每一块砖都要经过“剥皮,铲面,刨平,磨光,对缝”等数道工序,然后才能用于砌墙。常用于考究的门墙、门楼,砖面细腻光洁,砖缝细如丝线,最薄的刀片也插不进去。技艺功夫到家的匠人,砌墙时砖与砖之间外表几乎看不到细砖缝。在砌筑的墙体内分层灌灰浆,考究的用加糯米汁的灰浆灌注。(如图2)
青灰丝缝墙。即是用青砖、青灰丝缝砌筑。墙体厚度通常是0.37m,亦有0.42m-0.52m,考究的墙面砖经过刨子刨平,砖丁头砍直。砖与砖之间横平竖直,层层错缝,墙面光洁,砖缝很细,不大于4mm,其砌法之细致,仅次于磨砖对缝墙。(如图3)
和合墙。墙面青砖青灰砌筑,墙体厚实,不加粉饰,扬州匠人称之“清水货”。墙下半段青砖扁砌,上半段用板砖作空斗竖立砌。空斗形势通常是“三斗一扁”即三层竖砌,一层扁砌。这种组合砌法砖墙在扬州民居中较常见,美其名曰“和合墙”或“鸳鸯墙”,取吉祥之意。墙面上订有铁巴锔,在砌墙时,墙内放顺墙木(横木),同时,墙内壁置木排山,顺墙木连着木排山。铁巴锔在墙面看是竖着的“一”字形,实际是“丁”字形,另一端钉在顺墙木与排山上,起拉结作用,使墙体与顺墙木及木排山相互订在一起,更加牢固,不容易倒塌。简要地说,相当于现代混凝土圈梁加固作用。(如图4)
乱砖清水丝缝墙。这是扬州地方砌筑墙体的一大特色。外地很少见,即使有,也没有扬州砌的美观。砌此墙,扬州匠人注重“三分砌墙,七分填馅,长砖丁砌,灰缝饱满”。即不但墙面砌筑规整细致,墙内填馅搭接需“踩脚”严密,并用素泥抹平。考究的砖表面亦经过刨子刨面。棱角刀砍齐直,灰缝很细,整体墙面不亚于整砖面。另外,乱砖墙还有3种不同的砌筑形式:①玉带墙:即横铺扁砌与竖列成排,横竖相间,交替叠砌,形状如编织带状,故美其名“玉带墙”。扬州传统民居建筑中,门楼多用水磨青砖贴面,《扬州画舫录》记作“水磨墙”。苏州砌墙多用浑水做法,表面粉以石灰;扬州砌墙用清水做法,表面青砖本色,露出砖缝,若用浑水砖,必砖砖丝缝,青灰丝缝断砖墙最具扬州特色,即使寒碜之家,也不用白垩粉墙,更忌用红砖墙,而以青砖竖铺成排再横铺成排,垒叠为“玉带墙”。②相思墙:半边竖砌,半边扁砌,扁砌高度与竖砌高度持平,然后再其上伏一层扁砖,里外皮砖上下交替砌筑,美其名“相思墙”。不过此墙宽度只有18cm,通常用于室内隔间。③干码墙:即外皮砖不打灰,全靠内外砖之间相互搭接“踩脚”咬紧严密。砌数皮砖后用素泥找平。“干架”墙是扬州最讲究的砌墙方法:砖砖水磨,每砌一层,先把砖块“样”好(即进行安装拼缝),层层叠起以后,糯米先用水泡酥,加水煮成糯米浆,与生石灰调拌成糯米浆灰,从砖头反面分数次灌入粘结,墙砌好以后,不漏灰缝,这就是《扬州画舫录》记的“干摆”墙。如果是北方重要的宫殿墙面还可能需要“上亮”,刷一遍生桐油,用麻丝擦一遍灰油,刷一遍熟桐油,刷一道靛花光油。而在南方,有的则是在墙面刷过几遍轻煤水和淡轻煤水干透之后,还要用丝棉沾白蜡反复擦磨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