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怀化市工业物流园规划怀化市工业物流园规划
怀化市工业物流园规划(说明书一)
第一章 怀化市概况 一、地理位置 怀化市位于湖南省西南部,沅水中上游,东倚雪峰山脉,与本省常德市、益阳市、娄底市和邵阳市接壤;西界贵州苗岭,与贵州省黔东南自治州和铜仁地区毗邻;南连九万大山,与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和柳州市相接;北靠武陵山脉,与本省的湘西土家族苗族治州和张家界市交界。全市东西宽229公里,南北长353公里,总面积27624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13%,居全省14个市州之首。 二、行政区划 怀化市下辖1市(洪江市)、2区(鹤城区、洪江区)、10县(中方县、沅陵县、辰溪县、溆浦县、麻阳苗族自治县、芷江侗族自治县、新晃侗族自治县、会同县、靖州苗族自治县、通道侗族自治县)。市政府所在地鹤城区。全市共有乡201个(其中民族乡26个),建制镇个87个,街道办事处9个。 2007年末,怀化全市共有在册总人口502.32万人,其中市镇人口166.34万人,城市化水平达33%,乡村人口335.98万人。怀化是少数民族地区,有侗、苗、土家、瑶、白、回等31个少数民族,人口167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33.3%。 三、自然条件 1、气候特征 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气候温暖、四季分明、雨水充沛、生长期长。风向冬季多西北风,夏季多正南风。 2、地貌结构 山地占全市总面积70.5%,丘岗占17.9%、岗地占4.1%、平原占4.2%、山原占0.6%、水城占2.7%。大致是“七山二丘岗,一分平原加水城”的格局。 3、水城资源 以通道八斗坡为分水岭,以北属长江水系,以南属珠江水系。沅水流域面积26988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97.4%。水资源总量224亿立方米/年,是全省人平的1.4倍,全国人平的1.9倍。 4、矿产资源 境内矿产资源经济价值大,特别是金、钒、水泥灰岩、硫铁矿、重晶石等为优势矿产。现已发现49种,其中特大型矿床1处、大型矿床10处、中型矿床31处、小型矿床66处。 四、历史沿革 春秋之时,今怀化境内属楚巫中地;战国属楚黔中郡地;秦汉设郡置县;唐代以辰州为据点,今怀化境内有州6个;五代为少数民族首领所据;宋朝隶属荆州路;元朝隶属湖广行省;明置1府1州(辰州府、沅州、靖州);清置2府1州1厅(辰州府、沅州府、靖州直隶厅、晃州直隶厅); 1935年7月1日,省政府在沅陵设立湘西靖绥处,靖绥范围19县;1944年8月,省部于洪江设洪江行署。 1949年10月8日,在成立湘西行署区(下辖3个专区);1953撤消行署区,建立芷江专区,辖包括现怀化境内县、绥宁等12县及洪江市;1968年改为黔阳地区,辖现怀化境内县;1975年改怀化地区,行署迁至怀化县;1997年11月,国务院批准怀化地改市,设立地级怀化市,以怀化地区行政区域为新怀化市的行政区域,原县级怀化市改设为中方县和鹤城区(县级)。 五、经济水平 1、经济总量 2007年,全市全部GDP为408亿元,同比增长12.6%,占全省全部GDP总量的 4.5%。按三次产业分类,第一产业GDP为96.4亿元,增长5.2%;第二产业GDP为135.4亿元,增长17%;第三产业GDP为176.6亿元,增长13.1%。 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22.1:33.4:44.5。 2、财政收入 2007年,全市财政总收入26.43亿元,同比增长28.3%。一般预算收入17.21亿元,增长27.2%,其中地税部入库7.36亿元,财政部门入库7.19亿元,上划中央“两税”6.54亿元。全市财政支出68.92亿元,增长39.5%。 3、生活水平 2007年末,全市居民储蓄余额281.5亿元,增长15.7%,达到同期GDP的68.9%。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217元,增长9.2%;人均消费性支出6742元,增长7.8%;人均食品支出2928元,恩格尔系数为43.4%。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480元,增长7.7%;人均现金支出2361元,增长14.5%;人均食品支出1394元,恩格尔系数为59%。
第二章 规划背景 一、发展现代物流业的战略意义 现代物流是指原材料、产成品从起点至终点及相关信息有效流动的全过程,它将运输、仓储、装卸、加工、整理、配送和信息等方面有机结合,形成完整的供应链,为用户提供多功能、一体化的综合服务。发展现代物流是适应社会化大生产快速发展和社会分工不断细化的客观需要,是连接生产和消费的关键环节,是根据我省实际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动产业升级、促进第三产业增长的主要途径。 现代物流作为降低物资消耗、提高劳动生产率以外的第三利润源,在全球范围内获得迅速发展。现代物流业作为极具发展潜力的新兴产业,正在迅速成长为促进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特别是推动第三产业快速增长的主要力量,其发展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综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建筑铝合金窗抗风压性能计算书.doc
- 建筑防水卷材产品生产许可证.doc
- 建筑防水材料的分类.doc
- 建设工程中标内容及条件.doc
- 建设工程归档范围及组卷顺序(高层).doc
-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责任书及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目标承诺书.doc
- 建设工程施工管理课件(第四章).doc
-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张坤.doc
- 建设工程监理基本理论与相关法规.doc
- 建设工程计价与08清单规范电子版.doc
- CNAS-CL63-2017 司法鉴定-法庭科学机构能力认可准则在声像资料鉴定领域的应用说明.docx
- 12J7-3 河北《内装修-吊顶》.docx
- 12N2 河北省12系列建筑标准设计图集 燃气(油)供热锅炉房工程.docx
- 内蒙古 12S8 排水工程 DBJ03-22-2014.docx
- 山西省 12S10 12系列建筑标准设计 管道支架、吊架.docx
- 16J601-木门窗标准图集.docx
- 12J8 河北省12系列《 楼梯》.docx
- CNAS-GL37 2015 校准和测量能力(CMC)表示指南.docx
- CNAS-RL02-2016 能力验证规则.docx
- 津02SJ601 PVC塑料门窗标准.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