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十一章污水生物处理系统中的主要微生物
普通活性污泥法的基本流程
剩余污泥
排水
污泥回流
曝气池
二沉池
初沉池
污水
11.1 污水生物处理的基本原理
好氧处理
厌氧处理
一、污水生物处理的基本原理
二、污水生物处理的基本类型
三、污水生物处理系统中的微生物
悬浮生长型:活性污泥法
附着生长型:生物膜法
生物处理构筑物中包含着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利用微生物处理污水的方法叫生物处理法。
一、污水的好氧生物处理
11.2 有机污染物好氧生物处理的基本原理及其主要的微生物
好氧生物处理是在有氧的情况下,利用好氧微生物的作用来进行的。
二、活性污泥法处理构筑物内的微生物
(一)活性污泥生态学其常见微生物
细菌:假单胞菌、无色菌、黄杆菌……
丝状菌:硫细菌、霉菌……
原生动物:钟虫、盖纤虫、等枝虫……
后生动物:轮虫
对于正常城市污水的活性污泥混合液,一般:
活性污泥中微生物的数量
细菌:占主体,可占混合液干重 90~95%;
线虫:平均100个左右/mL;
轮虫:100~200个/mL;
一般为:107~ 109个/mL;
其它后生动物:100个以下/mL;
原生动物:可达5000~20000个/mL,
其中70~90%为纤毛类;固纤可达1000个以上/mL
对于正常运行的活性污泥,如果出现辐射变形虫、多核变形虫等(肉足虫)增多,可能会出现活性污泥絮体变小,出水会混浊、SS升高。如果这类微生物急增,须进行相应的工艺调整(减小回流污泥量和曝气量)
活性污泥中微生物种类、数量的改变具有重要的指示作用
在活性污泥恢复过程中,会出现漫游虫、斜管虫、尖毛虫等(游泳型纤毛虫)
一旦出现丝状菌增殖的趋势,4~7天后SVI就会急剧上升,甚至会超过200(活性污泥膨胀)
SVI ( 污泥体积指数 ) :指曝气池混合液经30min静沉后, 相应的1g干污泥所占的容积(以mL计) 。
即: SVI=SV30 / MLSS, SVI正常以70~100为宜
活性污泥絮体(絮粒)大小
(二)活性污泥法运行中微生物造成的问题
活性污泥絮体结构
(平均直径):
大粒: 500 ?m
中粒:50~500 ?m
细小: 50 ?m
:絮体形成菌,直径 75 ?m
:丝状菌骨架
一般为 50~1000 ?m
活性污泥絮体的宏结构——丝状菌适量
活性污泥絮体的宏结构——丝状菌过量
丝状菌适量的活性污泥絮体
丝状菌过多的活性污泥絮体
针状絮体
(1)现象
1、不凝聚(或污泥解体)
曝气过量造成絮体碎裂,或者毒物进入,冲击负荷,造成细菌不能凝聚成絮体
二沉池中出现细小的上浮颗粒,出水混浊,无泥水界面。
(2)原因
针对性处理
(3)对策
2.1、针状絮凝物
泥龄高
细小密实的絮凝体、出水有混浊(尚清澈),但有针絮随水流走
(2)原因
增大剩余污泥排放,适当提高有机负荷率(F/M )
(3)对策
(1)现象
2、微小絮体
(1)现象
2.2、散落状絮凝物
泥龄低(污泥未成熟)
二沉池表面可看到松散的絮状物悬浮,但出水尚清澈,沉速较慢。
(2)原因
减小剩余污泥排放量,适当降低F/M
(3)对策
(1)现象
*3、污泥腐化
有死角区产生厌氧
有大块污泥上浮,污泥腐败变黑、有恶臭。
(2)原因
消除死角、改进刮泥设备等
(3)对策
(1)现象
*4、污泥上浮
二沉池停留时间过长、硝酸盐浓度较高,产生了反硝化。
污泥在二沉池中呈块状上浮
(2)原因
增加回流污泥量或及时排泥,在曝气池末端增加供氧
(3)对策
对于泡沫问题,应认真观察分析,确认泡沫种类及产生原因,对症下药。
5、泡沫
(1)启动泡沫。在污泥培养过程中出现这种现象,是正常情况。
(2)反硝化泡沫。
(3)生物泡沫。
某些诺卡氏菌属的丝状菌
与生物泡沫形成有关的微生物
(1)喷洒水
(2)减小SRT,增加剩余污泥量,将丝 状微生物排出处理系统
(3)生物选择器
生物泡沫消除办法
(1)现象
6、丝状菌引起的污泥膨胀
DO浓度过低、污泥负荷率低、曝气池进水中含有较多化粪池出水,营养不足、低 pH 值( pH 6.5)
膨胀后污泥不易沉淀,SVI值增高,污泥的结构松散和体积膨胀,含水率上升,澄清液稀少(但较清澈),镜检丝状菌多
(2)原因
活性污泥的丝状菌膨胀的机制
在不利的环境中,丝状菌的适应性、竞争力强
DO低
低分子可溶性有机物
氮磷营养素的不足
有机负荷的影响
活性污泥的丝状菌膨胀的对策
控制污泥负荷:控制负荷在
0.2~0.45 kg BOD5/(kg MLSS·d) 之间为宜
控制营养比例:BOD5∶N∶P = 100∶5∶1
控制DO:曝气池出口的DO在 2 mg/L 以上
加氯、臭氧或过氧化氢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外研版英语(三起点)六年级上册 Module4 大单元学历案教案 教学设计附作业设计(基于新课标教学评一体化).docx VIP
-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2024版教材课后思考题答案.pdf
- (完整版)阿那亚案例分享20171025v1.7.ppt VIP
- 《伴性遗传》课件公开课.ppt
- 内蒙古伊泰煤制油有限责任公司200万吨年煤炭间接液化示范项目.pdf VIP
- 医疗器械销售渠道与销售方式 .pdf VIP
- 《西安交通大学》课件.ppt VIP
- 民航概论:2.4 飞机的动力装置.pdf VIP
- 2023年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西城街道招聘社区工作者真题附答案详解.docx VIP
- 生涯发展报告.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