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惠阳高级中学2010-2011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docVIP

广东省惠阳高级中学2010-2011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0广东惠阳高级中学高一语文第一学期期末测试 一、选择题 (每小题3分,共12分) 1.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大有裨益[裨pí] 一曝十寒 [曝(暴)pù] 方兴未艾[艾yì] 执拗[拗niù] B. 量体裁衣[量liàng] 绿林好汉[绿lù] 地壳 [壳ké] 劳累[累lěi] C.力能扛鼎[扛gāng] 一哄而散[哄hòng]。 人才济济[济jǐ] 蛮横[横hèng] D. 忍俊不禁[禁jīn] 家给户足[给jǐ] 大腹便便[便pián] 丢三落四[落là] 2.加线字的字形全错的一组是: A. 苍海桑田 以逸代劳 渡过难关 要言不繁 B. 因噎废食 破釜沉舟 不卑不亢 涣然一新 C. 惊慌失措 继往不咎 唇枪舌剑 娇揉造作 www.k@s@5@ 高#考#资#源#网 D. 不径而走 能源篑缺 书声朗朗 再接再励 3.下列各句中,加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这篇散文把桂林山水描写得形象逼真,读完使人有设身处地的感觉。 B.“楼市调控”成为今年十一黄金周的热门词汇。沪深楼市调控细则接踵出台,限购令成了“撒手锏”。 C. 这样熟习了不同的技巧,就增加了运用语言的知识与能力。 D. 圣叹断定《水浒》只有七十回,而骂罗贯中为狗尾续貂。 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这幅照片再现了身穿节日盛装的姑娘们围绕在熊熊篝火旁一起歌舞狂欢,汗水湿透了她们的衣衫。 B. 诚信教育已成为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因为诚信不仅体现了公民的基本道德素质,而且关系到国家的整体形象。 C. 我们能不能培养出四有新人,是关系到我们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大事,也是教育战线的根本任务。 这种肥皂泡的色彩看起来不论多么光彩夺目,也必然要破灭的。万物在传递中绵延不已,人类在传递中生生不息。技艺、经验可以传递,思想、感情可以传递…… 请以“传递”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标题自拟,文体自选(诗歌除外),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2010高一语文第一学期期末测试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每题3分,共12分) 1.D (A.大有裨益[裨bì],方兴未艾[艾ài] B.地壳[壳qiào] ,劳累[累lèi] C. 蛮横[横hèng]) 2.D.(A沧,待,, B焕 C既,矫 D胫,匮,琅,厉. 3.A(A设身处地,设:假设;处地:设想自己处在别人的那种境地,指替别人的处境着想。 此处要用“身临其境” ,临:到;境:境界,地方。亲自到了那个境地。 B.撒手锏:比喻在关键的时刻使出最有效的制胜的手段。 C熟习:对某种技术或学问学习得很熟练或了解得很深刻,如:熟习业务, 熟习技术。 熟悉:知道得很清楚;如:熟悉情况。 D. 狗尾续貂,比喻拿不好的东西补接在好的东西后面,前后两部分非常不相称。) 4.B(A成分残缺,在句末加“的情形”;C两面对一面。前面说能不能培养出,后边说也是根本任务,那么不能培养出也成了根本任务了主谓不搭配,破灭的不能是色彩,而是肥皂泡,应去掉的色彩三个字。是不尊重女性的表现,不值得提倡。[解析] 题型:话题作文 (1)审题。一审话题。“传递”:由一方交给另一方;辗转递送。二审材料。“万物在传递中绵延不已,人类在传递中生生不息。技艺、经验可以传递,思想、感情可以传递……”由此可知,话题中的“传递”二字,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实实在在的物与物之间的传递,如接力棒的传递、信息的传递,话语的传递、奥运圣火的传递等;再进一步,技艺上的传递、经验上的传递等。二是虚化的精神上的传递,如爱心的传递、孝心的传递、坚韧精神的传递,友爱、善良、信义品质的传递等。 (2)构思:从话题的提示中可知,本话题更注重的是一种精神上的传递,因此,文章的立意以虚写为高。另外从反面也可以批评一些丑恶思想的传递,以及生活在某些环境的小孩会受到大人的思想传递。再从高处想一个民族的生命在于传递,没传递就会终结,中华民族文化也正是通过传递不断更新。我们可以从自然、社会、家庭几个方面来打开思维。放眼自然,落花对枝头的喃喃细语,传递“化作春泥更护花”的使命和责任;燕子南飞,生生不息,代代延续,传递着对生命永不停息的追求;放眼社会,公交车上的一个个让座的身影,传递着爱的温暖;校园里一声声响亮的问候,传递着学生的精神风貌、校园的教育文化;放眼家庭,父母的一言一行,则向孩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jdy26184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分享好文档!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