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带传动与链传动讲稿.ppt

  1. 1、本文档共4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华北电力大学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机械教研室 刘衍平 2007年5月 §13-1 带传动的类型和应用 §13-2 带传动的受力分析 §13-3 带的应力分析 §13-4 带的弹性滑动和传动比 §13-5 V带传动的计算 第十三章 带传动与链传动 §13-6 V带轮的结构 §13-7 同步带传动简介 §13-8 链传动概述 §13-1 带传动的类型和应用 带传动的组成: 主动轮1、从动轮2、环形带3。 工作原理: 安装时带被张紧在带轮上,产生的初拉力使得带与带轮之间产生压力。主动轮转动时,依靠摩擦力拖动从动轮一起同向回转。 类型 平皮带 V 型带 多楔带 摩擦型 啮合型 圆形带 ----摩擦牵引力大 ----摩擦牵引力大 ----牵引力小,用于仪器 应用:两轴平行、且同向转动的场合。称为开口传动。 带传动的类型: 抗拉体 平带传动:截面为矩形,内侧是工作面。弯曲应力小,结构简单,带轮容易制造,在传动中心距较大的场合应用较多。 V带:截面为等腰梯形,两侧是工作面。应用最广,在同样的张紧力下,V带传动较平带传动能产生更大的摩擦力。 多楔带:平行带为基体,下面有许多纵向楔子,兼有平带传动和V带传动的优点,柔韧性好、摩擦力大,主要用于传递大功率而结构要求紧凑的场合。 同步带:带和带轮都有齿,靠带内侧的凸齿和带轮的齿啮合传动。优点:无滑动,能保证固定的传动比;带的柔韧性好,所用带轮直径可较小。 带传动的类型及应用: 带传动的几何参数: 中心距a 包角α: 因θ较小, 代入得: 带长: 带长: 已知带长时,由上式可得中心距 : 滑道式张紧装置 摆架式张紧装置 二、带传动的张紧方法 1.调整中心距 带传动的张紧: 1) 根据摩擦传动原理,带必须在张紧后才能正常工作; 一、张紧的目的 2) 运转一定时间后,带会松弛,为了保证带传动的能力,必须重新张紧,才能正常工作。 二、带传动的张紧方法 1.调整中心距 2.自动张紧 3.采用张紧轮   张紧轮一般应放在松边的内侧,使带只受单向弯曲。同时张紧轮应尽量靠近大轮,以免过分影响在小带轮上的包角。张紧轮的轮槽尺寸与带轮的相同。 自动张紧装置 带传动的优点: 1. 适用于中心距较大的传动; 2. 带具有良好的挠性,可缓和冲击、吸收振动; 3. 过载时带与带轮之间会出现打滑,避免了其它零 件的损坏; 4. 结构简单、成本低廉。 带传动的缺点: 1. 传动的外廓尺寸较大; 2. 需要张紧装置; 3. 由于带的滑动,不能保证固定不变的传动比; 4. 带的寿命较短; 5. 传动效率较低。 应用:两轴平行、且同向转动的场合(开口传动),中小功率电机与工作机之间的动力传递。 V带传动应用最广,带速: v=5~25 m/s 传动比:i≤7 效率: η≈ 0.9~0.95 静止时,带两边的初拉力相等: 传动时,由于摩擦力的作用,带两边的拉力不再相等: F1 = F2 = F0 F1 ≠ F2 F1↑ ,紧边 F2 ↓松边 紧边 松边 设带的总长不变,则紧边拉力增量和松边的拉力减量相等: F1 – F0 = F0 – F2 F0 = (F1 + F2 )/2 1. 有效拉力 §13-2 带传动的受力分析 当圆周力F∑Ff时,带与带轮之间出现显著的滑动,称为打滑。 经常出现打滑使带的磨损加剧、传动效率降低,导致传动失效。 称 F1 - F2为有效拉力,即带所能传递的圆周力: F = F1 - F2 且传递功率与圆周力和带速之间有如下关系: 2. 打滑 平带的极限摩擦力为: FN f = FQ f FN=FQ FN=FQ/sin(φ/2) 则V带的极限摩擦力为 : f ’-----当量摩擦系数,f ’ f ∴在相同条件下 ,V带能传递较大的功率。 或在传递功率相同时,V带传动的结构更为紧凑。 Φ带轮轮槽角 §13-3 带传动的应力分析 1.紧边和松边拉力产生的拉应力 紧边拉应力: 松边拉应力: A为带的横截面积 2.离心力产生的拉应力 带在微弧段上产生的离心力: 设离心力FNc在微弧段两端产生的拉力为Fc。 由力平衡条件得: 离心力只发生在带作圆周运动的部分,但由此引起的拉力确作用在带的全长。 离心拉应力: 3.弯曲应力 设y为带的中性层到最外层的垂直距离; E为带的弹性模量;d为带轮直径。 4. 应力分布及最大应力 弯曲应力为: 最大应力σmax出现在紧边与小轮的接触处。 离心应力 拉应力 弯

文档评论(0)

希望之星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我是一名原创力文库的爱好者!从事自由职业!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