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五校2012年高三上学期11月第一次联考语文试卷.docVIP

贵州省五校2012年高三上学期11月第一次联考语文试卷.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贵州省五校2012届高三上学期11月第一次联考 语文试题 第Ⅰ卷 (选择题 共30分)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 A.南无(nā) 弄堂(lòng) 露马脚(lòu) 拾级而上(shè) B.冒顿(mò) 涮羊肉(shuā) 抹不开(mò) 睚眦必报(zì) C.叶韵(xié) 骠勇(piào) 迫击炮(pǎi) 退避三舍(shě) D.漂染(piǎo) 楔子(xiē) 看财奴(kàn) 自出机杼(zhù)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 A.我们在学习中要勇于引咎自责,虚心向老师和其他同学请教,才能不断进步。 B.鲁迅的杂文笔调冷若冰霜,往往给读者以醍醐灌顶之感。 C.研究学问、从事创作,都需要稳扎稳打地下苦功夫,在这方面没有什么终南捷径。 D.他绝对不是你所说的那种人,你不应该这样以己度人、妄自菲薄。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昨天下午,我走过体育馆,看到一张有关城市足球联赛的海报引起了我的注意。 B.东阳是有名的“教育大市”,但由于种种原因,前些年,东阳市农村的学前教育与全国许多地方一样令人担忧。[来源: /.Com] C.只要稍微就价格和价值的关系深思一下,就会发现传销致富的说法是极其可笑的。 D.许多人都喜欢喝酸梅汤,我也很喜欢喝——那种很酸溜溜的味道真是好极了。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人类之所以有迷信的举动,无非为的是求福和除灾。 , ;迷信毕竟是偏于消极方面。 , ; , , 。假使人类没有死的恐怖,迷信的事情就会消灭一大半,我相信。 ①譬如你劝一个乡下人说“如果你要发财,只须去祈求某神” ②等到他儿子病重的时候 ③求福是积极的 ④他不一定相信你 ⑤他就非信从你的话不可了 ⑥除灾是消极的 ⑦你再劝他去祈求那神 A.⑥③①④②⑦⑤ B.③⑥①⑤②⑦④ C.⑥③①⑤②⑦④ D.③⑥①④②⑦⑤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来源: /] 关于犯罪的一般压力理论 1992年,美国犯罪学家罗伯特·艾格纽在他的题为《犯罪一般压力理论基础》一文中,首次提出一般压力理论的基本观点。而后,经过多年大量的实证研究和论证,艾格纽对其理论不断修改完善,并在2006年出版了《压力与犯罪:一般压力理论概述》一书。与默顿的失范理论不同,一般压力理论指出,人的违法行为实际是一种应付机制,这种应付机制主要用来解决不良的社会人际关系造成的社会情感问题。压力泛指人们不喜欢的事件或情形,这些事件或情形会使人产生犯罪倾向甚至导致犯罪行为。正因为一般压力理论的普遍适用性,该理论已成为目前美国研究青少年犯罪的重要理论之一。艾格纽把青少年生活中的压力归结为三个方面:其一,无法实现重要目标,包括经济的和非经济的目标,如拥有钱财和提高在同龄人中的声望;其二,丧失重要的有价值的人或物,如失去亲人和离开喜欢的学校;其三,负面事件的出现,如遭父母体罚和成为犯罪受害人。艾格纽指出,当人面对某些压力时,违法行为可能是最有效的或唯一可行的应付手段,例如,青少年通过离家出走以逃避父母虐待,通过偷盗或贩卖毒品来满足金钱欲望。 在解释压力和违法行为的关系上,艾格纽指出,人的负面情绪是最重要的中介因素之一,这些负面情绪包括愤怒、沮丧、抑郁和恐惧等。压力引起负面情绪,负面情绪驱使人们寻求排泄或缓解压力的方法和途径,违法行为便是其中一种途径。违法应对行为包括逃避行为(如吸毒)、协助行为(如财产犯罪)和报复行为(如暴力犯罪)等,对青少年来说还包括身份罪(如离家出走、喝酒、逃学)。 艾格纽指出,即使面临同样的压力,很多人并未选择犯罪。是否选择犯罪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个人与传统社会的关系、与违法朋友的关系、个人心理因素(如自尊和自我效能意识)和性情特征(自我约束和消极情感)。这些因素为压力导致犯罪提供了先决条件。也就是说,某些因素存在与否,可加强或削弱压力导致犯罪的效应。例如,当人们面临压力时,良好的传统社会关系可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以减弱犯罪倾向、防止犯罪。对青少年来说,父母、老师和朋友的帮助会增加用合法方式应对压力的可能性和可行性;相反,与违法朋友的密切关系会强化压力对犯罪的影响,其原因在于当人们面临压力时,这些朋友的反社会态度和不轨行为的影响会强化犯罪倾向。至于个人因素,高度的自尊会提高人们对压力的抵御、承受和应付能力,较强的自我效能意识会增强人们解决压力的责任感和信心;相反,自我约束能力低和消极情感强的人往往视压力为灾难性的和不公平的,并易于把个人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shaoye34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