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2015—2016学年度高二年级期中测试
语文附加题
一、 阅读材料,完成1~3题。(10分)
1. 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限6处)(6分)
古人作文一篇,定有一篇之主脑。“白马解围”四字,即作《西厢记》之主脑也。余剧皆然,不能悉指。后人作传奇,但知为一人而作,不知为一事而作。尽 此 一 人 所 行 之 事 逐 节 铺 陈 有 如 散 金 碎 玉 以 作 零 出 则 可 谓 之 全 本 则 为 断 线 之 珠 无 梁 之 屋。?(节选自李渔《闲情偶寄》,有删改)
2. 《西厢记》是 (朝代) (作者)的剧作。(2分)?
3. 用自己的话概括本文的观点。(2分)
1. 尽此一人所行之事/逐节铺陈/有如散金碎玉/以作零出则可/谓之全本/则为断线之珠/无梁之屋(6分。每处1分,多画不得分)
2. 元朝 王实甫(王德信)(每空1分)
3. 作传奇要突出主要人物的主要事件。(2分)
参考译文:古人写一篇文章,一定有一篇文章的关键。“白马解围”是《西厢记》的关键剧情。其他的剧作都是这样,不能全部指出。后来的人写作传奇剧,但是只知道写一个人,不知道写有关这个人的主要事件。把这个人所做的事情,按章节逐一叙述,犹如散落的金子、破碎的玉石,用此可以作为折子戏,但是对于全剧而言,就犹如断线的珍珠、没有梁柱的房屋。
二、 名著阅读题 (15分)
4. 下列各项中与《三国演义》原著相符的两项是( )( )(5分)
A.《三国演义》中,关羽的忠、义、勇、谋、傲的事情分别有:千里走单骑、华容道释曹操、过五关斩六将、水淹七军、败走麦城。
B.董卓战败,火烧洛阳,孙坚从皇宫废墟的井中捞出一枚玉玺。他相信这是自己将要当皇帝的预兆,便托病辞归江东,另谋大事。不想事情泄密,袁绍向他讨取。他离开洛阳,袁绍还写信给荆州刘备,让他拦截孙坚讨玉玺。
C.《三国演义》中,为避曹操追兵,刘备携新野十多万百姓逃奔江陵,关羽护着刘备且战且走,赵云保护刘备的家小。混乱中,有人称赵云投奔曹操了,但刘备并不信。
D.《三国演义》中,周瑜死后,鲁肃向孙权推荐庞统,但孙权见庞统容貌丑陋弃而不用。庞统投奔刘备,刘备大喜,直接任命他为副军师。
E.《三国演义》里有个著名的章节“单刀赴会”,写东吴屡次讨要荆州未果,遂采用鲁肃之计,设下鸿门宴,埋伏好刀斧手邀关羽来赴宴,关羽单刀赴会,最终安全脱身。
答案:AE。(B项“刘备”应为“刘表”;C张飞保护刘备的家小;D并非直接拜为军师,而是先让他做耒阳县县宰。)
5. 简答题(10分)
(1) 请简述“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的原委。(5分)
徐庶帮刘备多次打败曹军(1分)。曹操采纳程昱的计谋,将徐庶老母亲接来(1分)。劝说徐母无果后,仿照她的笔迹写信给徐庶,骗其离开刘备(1分)。徐庶来曹营见母亲,其母亲骂他弃明投暗,自缢身死(1分)。徐庶心恨曹贼,决定终身不为其设一谋(1分)。
(2) “长坂桥头杀气生,横枪立马眼圆睁。一声好似轰雷震,独退曹家百万兵”一诗赞赏的是《三国演义》中的哪位人物?请简述诗中相关情节。(5分)
① 张飞(张翼德)(1分)。② 刘备携百姓往江陵进发,张飞断后(1分);张飞在长坂桥头布下疑兵之计(1分);曹操追兵至,张飞立马桥头,怒目圆睁,发出三声巨吼,吓死夏候杰(1分);曹军惧张飞之威,往西逃跑(1分)。
三、材料概括分析题(15分)
铺排典故虽然不是中国旧诗先天不足而带来的胎里病,但是从它的历史看来,可以说是它后天失调而经常发作的老毛病。从六朝到清代这个长时期里,诗歌愈来愈变成社交的必需品,贺喜吊丧,迎来送往,都用得着。就是一位大诗人也未必有那许多真实的情感和新鲜的思想来满足“应酬”、“应景”的需要,于是不得不“为文而造情”,甚至以“文”代“情”,偷懒取巧,罗列些典故来敷衍搪塞。在旧社会里,政治的压迫和礼教的束缚剥夺了诗人把某些思想和情感坦白抒写的自由。譬如他对国事朝局的愤慨、在恋爱生活里的感受,常常得绕个弯,借古典来传述;明明是时事,偏说“?咏史”,明明是新愁,偏说“?古意”,甚至还利用“?香草美人”的传统,借“古意”的形式来起“咏史”的作用,更害得读者猜测个不休。还有艺术上的原因,诗人要使语言有色泽、增添深度、富于暗示力,好去引得读者对诗的内容作更多的寻味,就用些典故,仿佛屋子里安放些曲屏小几,陈设些古玩书画。不过,对一切点缀品的爱好都很容易弄到反客为主,好好一个家陈列得像古董铺子兼寄售商店。
(选自钱钟书《宋诗选注》,有删改)
24.文中所说中国旧诗“老毛病”的形成原因有哪些??请加以概括。(6分)
答案:古代诗人为应酬滥用典故;政治压迫和礼教束缚迫使诗人不能自由抒情,不得不用典故;诗人为追求艺术感染力而过度用典。
[解析]该是一道考查考生对文本材料的要点进行归纳的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陕西省延长县中学2011-2012届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无解析).doc
- 陕西省延长县中学2011-2012届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doc
- 陕西省延长县中学2011-2012届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卷.doc
- 陕西省延长县中学2011-2012届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物理试卷(解析不全).doc
- 陕西省榆林市定边县第四中学2013-2014届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含解析.doc
- 陕西省榆林市榆林一中2012-2013届高一第二次学业水平测试语文试卷(无解析).doc
- 陕西省榆林市榆林一中2013年高三仿真模拟考试历史试卷.doc
- 陕西省榆林市横山县横山中学2012-2013届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doc
- 陕西省汉中地区2007-2008年高三政治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卷.doc
- 陕西省汉中市南郑中学2013-2014届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含解析.doc
最近下载
- 职业噪声聋预防课件.pptx
- 电子版劳动仲裁申请书.docx VIP
- 第四讲-十七年小说概述-革命历史题材创作.ppt VIP
- 12.1 内能(教学课件)物理沪粤版2024九年级上册.pptx VIP
- 十七年农村小说-PPT.pptx VIP
- 书法校本课程教材.pdf VIP
- 人身保险的发展历程-早会晨会培训ppt课件专题.pptx VIP
- 2025年全国统考教师资格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考试彩蛋押题及参考答案详解(培优).docx VIP
- 2025年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押题密卷(含答案)——高中语文教师专项.docx VIP
- DB37_T 5193-2021 边坡客土喷播生态防护技术标准.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