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黑龙江龙东地区2011—2012学年度高二第一学期高中教学联合体期末试卷(政治)
考试说明: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
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在草稿纸、试题上答题无效。
保持卡面清洁,不得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刮纸刀。
第Ⅰ卷 选择题(共50分,每小题2分)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每题2分,
共52分)
1、古语说:“智人则哲。”这句话蕴涵的道理是:
A.哲学产生于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
B.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C.掌握了哲学,就能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D.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2、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有句名言:“水是万物之源”;我国古代也有“五行说”,认为世界是由水、木、金、火、土演化而来的。这两种观点的共同之处在于
A.科学地揭示了世界的本原??????
B.肯定了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C.肯定了物质和意识具有同一性??
D.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
3、下列说法正确反映思维和存在的关系的是?A、眼开则花明,眼闭则花寂??????????B、“形存而神存,形谢则神灭” C、神灵天意决定着社会的变化????????D、“物是观念的集合”
4、“画饼充饥”和“望梅止渴”都非常富有哲理。这两个成语都强调:
A.物质的决定作用 B.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
C.意识具有能动作用 D.实践的重要性
5、“如果小猫看到的老鼠只存在于小猫的眼睛中,如果老鼠是小猫视神经的感觉,那么,小猫为什么用它的爪去抓老鼠而不去抓它的眼睛呢?”从费尔巴哈这一诙谐的哲理批判中,可以得到的启示是:
①存在就是被感知 ②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③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④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的客观存在,并不是感觉的产物
A.③④ B.②③ C.①④ D.①②
6、澳门回归十周年来经济持续增长,社会安定祥和,民众安居乐业。澳门原有的经济社会制度没变,生活方式没变,文化传统和特色也没有变化。变化的是澳门焕然一新的社会面貌和同祖国内地日益密切的联系。这体现的主要哲理是
A.物质决定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 B.量变一定会引起质变
C.矛盾普遍性原理,要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D.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关系
7、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真理,其最根本的属性是
A.革命性 B.主观性 C.实践性 D.客观性
8、《管子·兵法》上说:“和合故能谐。”就是说,有了和睦、团结,行动就能协调,进而就能达到步调一致。从哲学角度看,“和合故能谐”体现了
A.整体功能大于各个部分功能之和
B.部分以合理的结构形成整体时就具有全新功能
C.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相互联结
D.量变与质变的辩证统一
9、央行公布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管理办法,标志着中国正式启动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这可以有效规避美元带来的汇率波动,也有利于进出口。这表明哲学的道理是
①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 ?? ②事物的联系是主观的
③事物的联系是人为的 ? ? ④人为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
A.①② ?? ? B.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10、“芳林新叶催旧叶,流水前波让后波。”诗中体现的哲理是:
①事物的变化就是发展 ②运动和静止是辩证统一的 ③新事物是符合事物发展前途,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发展前途的④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
A.②③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1、“造烛为照明,求知为运用。学而不用,如同耕地不播种,终无收获。”这一论断是在强调
A.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B.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C.认识是实践的惟一来源 D.认识对实践有促进作用
12、在一定条件下,真理会转化为谬误。这主要是因为:
A.真理是客观的 B.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C.真理中包含着谬误 D.真理与谬误之间没有确定的界限
13、下列诗句中与孔子“和而不同”这一思想蕴含相同哲理的是
①黄金无足色,白璧有微瑕 ②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③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杰 ④ 蝉躁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黑龙江省大庆市35中11-12届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doc
- 黑龙江省大庆市第三十五中学2011-2012届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doc
- 黑龙江省大庆试验中学09-10届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英语).doc
- 黑龙江省大庆试验中学09-10届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doc
- 黑龙江省安庆县三中11-12届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doc
- 黑龙江省安达市高级中学2013-2014届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理)试题无解析.doc
- 黑龙江省安达市高级中学2013-2014届高二下学期开学检测历史试题含解析.doc
- 黑龙江省庆安三中11-12届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doc
- 黑龙江省庆安三中2010-2011届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doc
- 黑龙江省庆安三中2011-2012届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生物).doc
- 2016年5月高三考试生物参考解析.doc
- 苏州市第三中学08年高三12月月考语文试卷.doc
- 赣州市2016~2017学届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二英语试题.doc
- 重庆市南开中学09-10届高二期中考试(语文).doc
- 重庆市九校联盟201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英语试题.doc
- 重庆市西南师大附中2009届高三第六次月考(语文).doc
- 陕西省宁强县天津高级中学2012-2013届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1-7班,无解析).doc
- 陕西省榆林市苏州中学2012-2013届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英语试卷.doc
- 陕西省渭南市希望高中2010-2011届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doc
- 陕西省西安交大附中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含解析.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