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執業中藥師考試大綱目錄.doc

  1. 1、本文档共7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7年執業中藥師考試大綱目錄.doc

2017年执业中药师考试大纲目录 2017年执业中药师考试大纲目录 1 2017年执业药师考试大纲《中药学专业知识一》 3 第一章 中药与方剂 3 第二章 中药材生产与品质 4 第三章 中药化学成分与药效物质基础 5 第四章 中药炮制与饮片质量 8 第五章 中药质量标准与鉴定 9 第六章 中药制剂与剂型 10 第七章 中药药理与毒理 15 2017年执业药师考试大纲《中药学专业知识二》 18 常用单味中药 18 第一章 解表药 18 第二章 清热药 18 第三章 泻下药 20 第四章 祛风湿药 21 第五章 芳香化湿药 21 第六章 利水渗湿药 22 第七章 温里药 22 第八章 理气药 23 第九章 消食药 23 第十章 驱虫药 24 第十一章 止血药 24 第十二章 活血祛瘀药 25 第十三章 化痰止咳平喘药 25 第十四章 安神药 26 第十五章 平肝熄风药 27 第十六章 开窍药 27 第十七章 补虚药 28 第十八章 收涩药 29 第十九章 涌吐药 30 第二十章 杀虫燥湿止痒药 30 第二十一章 拔毒消肿敛疮药 30 常用中成药 31 第一章 内科常用中成药 31 第二章 外科、皮肤科常用中成药 38 第三章 妇科常用中成药 38 第四章 儿科常用中成药 39 第五章 眼科常用中成药 40 第六章 耳鼻喉、口腔科常用中成药 40 第七章 骨伤科常用中成药 41 2017年执业药师考试大纲《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 41 第一章 中医基础理论 42 第二章 中医诊断基础 45 第三章 常见病辨证论治 46 第四章 民族医药基础知识 50 第五章 常用医学检查指标及其临床意义 51 第六章 中医药文献信息与咨询服务 52 第七章 中药调剂操作的基本技能知识 53 第八章 中药的贮藏与养护 54 第九章 中药的合理应用 55 第十章 特殊人群的中药应用 56 第十一章 中药不良反应 56 2017年执业药师考试大纲《药事管理与法规》 58 第一章 执业药师与药品安全 59 第二章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与国家基本药物制度 60 第三章 药品监督管理体制与法律体系 61 第四章 药品研制与生产管理 62 第五章 药品经营与使用管理 62 第六章 中药管理 65 第七章 特殊管理的药品管理 66 第八章 药品标准与药品质量监督检验 68 第九章 药品广告管理与消费者权益保护 69 第十章 药品安全法律责任 70 第十一章 医疗器械、保健食品和化妆品的管理 71 2017年执业药师考试大纲《中药学专业知识一》 第一章 中药与方剂 (一)历代本草著作 1.神农本草经 学术价值 2.本草经集注 3.新修本草 4.经史证类备急本草 5.本草纲目 6.本草纲目拾遗 7.中华本草 (二)中药性能 1.中药性能理论 (1)药性理论的内容 (2)中药防治疾病的机制 2.四气 (1)确定四气的主要依据 (2)四气与所疗疾病的关系 (3)寒凉性所示的效用 (4)温热性所示的效用 (5)对临床用药的指导意义 3.五味 (1)确定五味的主要依据 (2)五味与所疗疾病的关系 (3)辛味、甘味、酸味、苦味、咸味的效用与临床应用 (4)气味配合的原则与规律 (5)气味配合与疗效的关系 4.升降浮沉 (1)确定升降浮沉的主要依据 (2)升降浮沉与所疗疾病的关系 (3)升浮性所示效用 (4)沉降性所示效用 (5)顺其病位用药 (6)逆其病势用药 (7)依据气机运行特点用药 (8)升降浮沉转化的条件 5.归经 (1)归经的理论基础 (2)归经的确定依据 (3)归经的表述方法 (4)归经对临床用药的指导意义 6.有毒与无毒 (1)“毒”的特性 (2)确定中药有毒无毒的依据 (3)使用有毒中药的注意事项 (三)中药功效与主治病证 1.功效 (1)功效的认定 (2)功效的表述 (3)功效的分类 2.主治病证 主治病证的表述 3.相互关系 (1)功效与主治病证的关系 (2)性能特点、功效主治、配伍应用的关系 (四)中药的配伍 1.配伍目的 配伍的目的 2.单味药配伍 (1)七情配伍的内容 (2)七情配伍的应用原则 3.中成药配伍 (1)功似配伍 (2)功异配伍 (五)方剂与治法 1.方剂与治法的关系 方剂与治法的关系 2.常用的治法 “八法”的内容与应用 3.方剂的组成 (1)组成原则(君臣佐使的内容) (2)组成变化(药味加减、药量加减、剂型更换) 第二章 中药材生产与品质 (一)中药材的品种与栽培 1.品种 品种对药材质量的影响 2.栽培医学.全.在.线.提供. 栽培对药材质量的影响 (二)中药材的产地 1.产地与药材质量 产地对药材质量的影响 2.道地药材 主要道地药材的产地 (三)中药材的釆收 1.釆收对药材质量的影响 釆收与药材质

文档评论(0)

zhaoxiaoj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