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环保法(企业版)答辩.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关于环境公益诉讼的规定 2012年民事诉讼法修订时增加了民事公益诉讼制度,该法规定:“对污染环境、侵害众多消费者合法权益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法律规定的机关和有关组织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侵权责任法》第15条的规定:社会组织可以提出的诉讼请求主要有: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恢复原状、赔偿损失和赔礼道歉等。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15〕1号) 环境公益诉讼 环境公益诉讼 提起环境民事公益诉讼需要具备的条件 (一)依法在设区的市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登记  1.关于社会组织的类型。在民政部门登记的非营利性社会组织目前只有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以及基金会三种类型,三类组织均有资格提起环境民事公益诉讼。 2. 环境保护法使用的是“设区的市级”而非“设区的市”,因此,包括自治州、盟、地区,不设区的地级市,直辖市的区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 。 (二)专门从事环境保护公益活动连续五年以上且无违法记录 只要社会组织的宗旨和主要业务范围是维护社会公共利益,且从事环境保护公益活动的,就可以认定为“专门从事环境保护公益活动”。    环境公益诉讼 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在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中指出:2014年最高人民法院设立环境资源审判庭,发布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司法解释,各级法院审结资源开发、环境保护民事案件3331件。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审结泰州市环保联合会提起的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案,判处6家企业赔偿环境修复费用1.6亿元。出台加强环境资源审判工作的意见,各级法院审结环境污染、破坏资源等犯罪案件1.6万件。 泰兴“12·19”重大环境污染环保公益诉讼案 2012年1月至2013年2月间,江苏常隆农化有限公司等6家单位,违反法律规定,以每吨补贴20元至100元不等的费用,将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盐酸、废硫酸合计2.5万余吨提供给无危险废物处理资质的戴卫国等14人。该14人没有作任何处置,直接将废物偷排至泰兴市如泰运河、泰州市高港区古马干河,导致水体严重污染。经江苏省环境科学学会评估确定,上述废盐酸、废硫酸均系危险废物,这些废酸造成的环境污染损害,修复费用达1.6亿余元。 2014年8月5日,泰州市检察院支持泰州市环保联合会作为原告提起的环保公益诉讼。一审法院全部采纳了检察机关的支持起诉意见,当庭作出上述判决。 6家企业不服,提起上诉。2014年12月29日,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作出终审判决:被告常隆农化等6家企业因违法处置废酸污染水体,应当赔偿环境修复费用1.6亿余元 内容 11:加大了违法排污责任,解决违法成本低问题。 规定了按日连续处罚。拒不改正的,自责令改正之日的次日起,按照原处罚数额按日连续处罚。 责令停业、关闭。对超标或超总量指标排放的,县级以上环保部门可以责令“限制生产、停产整治”等措施,情节严重地,经政府批准,责令停业、关闭。 规定了行政拘留。对尚不构成犯罪,诸如未进行环评且拒不执行停止建设、未取得排污许可证排污等4种行为,公安机关对主管人员、直接责任人员,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 四、重要突破、主要内容(11个) 本届人大常委会五年立法计划: 1、修订大气污染防治法 2、修订水污染防治法 3、制订土壤污染防治法 重大意义:一系列环保法律的制订、修订将提速!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以对人民群众、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态度和责任,真正下决心把环境污染治理好、把生态环境建设好”、 “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 ——表达了中央的坚决态度,同时也牢牢抓住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牛鼻子”。  李克强总理指出:“治理要抓住关键,今年的要害就是要严格执行新出台的《环境保护法》。对违法违规排放的企业,不论是什么样的企业,坚决依法追究,甚至要让那些偷排偷放的企业承受付不起的代价。”“环保等执法部门也要敢于担当,承担责任。对工作不到位、工作不力的也要问责,渎职失职的要依法追究,环保法的执行不是棉花棒,是杀手锏。” 2014年11月12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环境监管执法的通知》,部署全面加强环境监管执法,严惩环境违法行为。提出对于环境违法行为要求坚持重典治乱,铁拳铁规治污,采取综合手段,始终保持严厉打击的高压态势。 一是重拳打击违法排污。对偷排偷放、非法排放有毒有害污染物、非法处置危险废物、不正常使用防治污染设施、伪造或篡改环境监测数据等恶意违法行为,依法严厉处罚;对拒不改正的,依法予以行政拘留;对涉嫌犯罪的,一律迅速

文档评论(0)

11121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