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网络流行语”的社会学解释.pdfVIP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网络流行语”的社会学解释.pdf

内蒙古电大学刊 2006年第7期(总第83期) ‘ 网络流行语的社会学解释 梅 艳 (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系,湖北 武汉 430074) [摘 要]目前“网络流行语”构成方式 基本有三类:语音谐音型、符号象形型、英汉简略型。“网络流 行语”的变异和流行,是网民们社会互动的一种特殊形式,展示着一种“为快乐而生活”的主张,成为网民表达 自我。叛逆性和现代性的直接写照。 [关键词]网络流行语 社会学 解释 一 、问题的提出 语言的变化根源于社会生活的变化,这似乎是一个不 可置疑的命题。从另一个视角亦可提出一个难以驳倒的 命题:社会生活的变化根源于语言的变化。随着我国互联 网的不断普及,网民越来越多,上网聊天及获取信息,已成 为广大网民B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网络上的流行 语亦日益丰富,成为网民们网上交流必用语。这些语言与 我们的日常语言相比,发生了许多的变异,令正统语言学 家们大跌眼镜,甚至提出规范网络语言的建议。有人认为 网络流行语是文化垃圾,是对有几千年传统的汉语的破 坏,应该扫除这些语言垃圾;并且坚信它的产生与流行是 因为词汇贫乏,所以才乱造词汇;不懂语法。所以要超越语 法;没有文化,所以才轻慢文化。 二、网络流行语的构成 从小到大.我们所 量嘎得是正统的汉语言的熏陶、正 规语法与语汇教学。但是那些由汉字、字母、数字以及符 号夹杂在一起的网络语,句型语法变得唐突变异。倘若你 是一个网坛大虾 (网语“大侠”的谐音)想必你对“网络流 行语”早已是乐此不疲了,在阌络聊天室或论坛里,以下这 种类型的对话真是屡见不鲜:7456,今天( 、MM都上哪 了?一个也没来,我只好也886 “网络流行语”的构成形式多种多样,概括起来说,目 前流行的网络语言中,新兴词语的构成方式基本上可以分 为三类。 1.语音谐音型。谐音型“网络流行语”又可分为数字 型谐音和文字型谐音两种。 (1)数字型谐音。通常是指根据1O个阿拉伯数字的发 音,组合成为一系列简单易记、输入便捷的字诃。比如以 “3166”谐“撒优那拉”之音 即fl语中“再见”的意思; “7758”意为“亲亲我吧”;“55555?”表示“鸣呜,他在哭”; “886”表示“Bye—bye喽”;“8147”即“不要生气”;“7456”即 “气死我了”。 (2)汉字型谐音。此类网语除了便捷输入的考虑外, 更多的则具有调侃、幽默的意味。比如表示聊天站、论坛 的管理人员较规范的称谓是“版主”,但网络中出现更多的 是“版主”的谐音字“班主”、“斑竹”、“版猪”、“版竹”等等。 其调侃语气溢于言表;又如“大虾”是“大侠”的谐音,指“计 算机高手”,由于一些水平较高的电脑爱好者。因长期沉迷 于电脑而弯腰驼背。形似“大虾”,因而以“大侠”的谐音“大 虾”出现。凭空多了些许政谐幽默。 2.符号象形型。网民们利用键盘上的各种符号加以排 列组合造出了许多全新的象形表达方式,或以形会意,或象 形隐喻。其表意效果常常让人忍俊不禁.即使是汉字的祖师 爷仓颉再世。恐怕也会对这些象形“网络流行语”叹为观止。 以“笑”字为例,在“网络流行语”中就大有讲究(请将头往右 侧来看,以下符号的巧妙之处你将更容易体会)。“:一)”这 是最普通,最基本的一张笑脸。通常加在句尾或是文章结束 的地方:“:一1]’这表示是非常高兴地张开嘴大笑;“:一”这 是一张嬉戏的笑脸;“8一)”这是“眼镜一族”专用的笑脸;“; )”抛媚眼的笑;“I—D”哈哈地笑;“J—P”捧腹大笑;“I 一 )”这是眯着眼睛笑;“:一9”是舌头舔着嘴唇的笑;“(一 一 )”神秘的笑容;“+:一)”这是提醒别人用的,意为“神父 可正向你微笑呢。还不正经一些”;“8:]’这是模仿大猩猩的 笑容:“:一{}”则是留着胡子的笑脸。看_『这些形形色色的 “笑容”,不知你是否还笑得出来,此类网语还有用“:一” 表示难过,以“:一”表示“不屑一顾”等等。 3.英汉简略型。简略型“网络流行语”多是英语常用词 的缩写,使用这种缩语的网民多少知道一些常用英语,常见 的英语缩略网语有删 K(As far as I krnW),据我所知:CU (S卫you),CZTI (S youlater)再见;I玎w(EiytheⅥ毋y),顺便问 一 59 — 梅 艳 “网络流行语”的社会学解释 学术研究 - T;0IC(Oh。I see),哦我明白;R U THERE(Are you there),你在那里吗; 表示“有什么事情正在进行中”。当 然,也有不少缩略汉语的网语。如“MM”即妹妹。。GG 即哥 哥,“BB.,即宝贝,。B 即鄙视。词语简略以后。比起规范汉语 或英语的录入速度肯定是快了不少。 三、剖析“网络流行语”背后的意义 如果仅仅从语言本身出发,静止地理解和分析纷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