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育与教育学
1.教育的定义:
(1)广义:凡是有目的地增进人的知识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增强人的体质的活动都是教育。
(2)狭义:教师根据
(3)教育的要素:
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教育形式。
2.教育的发展:
(1)教育的起源:
观点1:教育的生物起源论 :
这种观点是把人类教育的起源归结于动物的本能行为,归结于天生的生物行为,认为教育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生物现象而非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教育过程是按生物学规律进行的本能的传授活动。这种观点的主要代表人物有法国哲学家、社会学家利托尔诺以及英国教育学者沛西·能.
评价:看到了人类教育与动物界类似教育行为之间的相似性,否定了教育的神话起源说,其开创性值得肯定。但是,它没有把握人类教育的目的性和社会性,没能区分出人类教育行为与动物类行为之间的差别。
观点2:教育的心理起源论:
孟禄: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模仿。
评价:这种观点把模仿作为教育的途径之一,有一定的可取之处。但是,把全部教育都归于无意识状态下产生的模仿行为,从而把有意识的和在意识支配下产生的目的性行为排除在教育之外,这就走向了极端。
观点4:教育的劳动起源论:
恩格斯:劳动是整个人类生活的第一个基本条件,劳动创造了人本身;劳动是教育产生的基础。
评价:这种观点认识到了推动人类教育起源的直接动因是劳动过程中人们传递生产经验和生活经验的实际社会需要,它克服了教育生物起源论和心理起源论在教育社会属性上的认识缺陷,承认“人只有通过教育才能成为一个人,人是教育的产物”的观点,看到了社会性是教育起源的关键问题。
(2)原始社会的教育:
a) 生产力水平低下,教育具有原始性。
b) 教育与宗教等活动联系密切,教育具有宗教性。
c) 教育对象没有等级的区分,教育无阶级性。
(3)古代社会的教育:
a) 出现了学校教育,学校教育与非学校教育并存;其中学校教育的目标比较狭窄,多为学为仕官、学为僧侣
b) 学校教育为统治阶级服务,教育性质具有明显的阶级性。
c) 以伦理道德、宗教经典为主要教育内容,教育内容比较封闭。
d) 教育方法比较呆板、机械,主要是单纯的知识传授,强迫性的道德灌输;允许教育中的体罚手段。
(4)近代社会的教育:
(5)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
a) a) 现代教育与生产劳动的结合日趋紧密;
b) 现代教育的普及性与专门性日趋结合;
c) 现代教育形式更加多样化;
d) 现代教育具有商品性;
e) 科学性与人文性融合;
f) 现代教育具有发展性;
g) 现代教育具有民主性;
h) 第八,现代教育具有主体性;
i) 民族性与国际性日益结合;
j) 现代教育的生态意识在增强。
3.教育学的发展:
教育的研究对象:
关于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有教育现象、教育事实、教育问题和教育规律等认识。
首先,“教育现象”中只有被关注的、具有研究价值的部分才是研究对象,而不是笼统认为教育现象都是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其次,“教育规律”是教育学研究的目的,而不是现代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再次,“教育事实”也不是教育学的研对象,即只有哪些被认为具有重要研究价值的事实才作为研究对象。
总之,现代的教育学研究所关注的更多的是教育中的实际问题,它的研究对象不是教育而是教育问题,而且是已经意识到的现代性的教育问题。
教育的发展阶段:
重要的教育学家及其著作:(英国)培根:《论科学的价值和发展》;
(捷克)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是近代独立形态的教育学的开端;
(法国)卢梭:《爱弥儿——论教育》体现其自然主义教育思想;
(瑞士)裴斯泰洛齐:《林哈德与葛笃德》:
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
1693年,(英国)洛克出版了《教育漫话》,提出了完整的绅士教育理论体系。
裴斯泰洛齐《林哈德与葛笃德》,明确指出了“人类教育心理学化”的观点。
西方萌芽阶段的教育思想
第二章 现代教育与人的发展
1. 内发论及代表人物:
布鲁巴克强调教育对人文修养的作用,认为“内在教育价值是具有本身所固有的价值,不是因为教育相对于另外某些事物有用处,而是因为它本身就具有好的价值”。
2. 外说论及代表人物:
杜威则认为教育价值就是教育对现实社会和人的生活所带来的益处,外在价值是依赖教育去达到另一种价值所产生出来的,是因为教育对某种事物有用处。
3. 身心发展的规律及其对教育的启示:
1) 规律:
发展的顺序性、发展的阶段性、发展的差异性、发展的不均衡性
2) 启示:
a) 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顺序性和阶段性,循序渐进地促进人的发展。
b) 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不均衡性,在身心发展的关键期,施以相应的教育。
c) 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差异性,做到因材施教
4. 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
1) 环境是围绕在个体周围的并对个体自发地产生影响的外部世界,包括自然环境、社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现代化养路机械概述及其在线路养护中的应用综述.ppt
- 小学信息技术考试题库-三年级综述.doc
- 核外电子排布与元素周期律(第1课时)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与元素周期律课件苏教版必修2分解.ppt
- 现代货币主义综述.doc
- 小学一年级2班开学前准备综述.ppt
- 小学一年级奥数100题综述.doc
- 环境保护法1分解.doc
- 小学一年级法制教育课综述.ppt
- 小学一年级上册家长会课件综述.ppt
- 小学一年级上册体育教案综述.doc
- 2025年分红险:低利率环境下产品体系重构.pdf
- 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应用物理学专业》生涯发展展示PPT.pptx
- 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新媒体技术专业》生涯发展展示PPT.pptx
- 七年级上册英语同步备课(人教2024)Unit 3 课时2 Section A(2a-2f)(同步课件).pdf
- 七年级上册英语同步备课(人教2024)Unit 2 课时4 Section B(1a-1d)(同步课件).pdf
- 七年级上册英语同步备课(人教2024)Unit 3课时6 project(课件).pdf
- 2025年港口行业报告:从财务指标出发看港口分红提升潜力.pdf
- 2023年北京市海淀区初一(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卷(含答案).pdf
- 2026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7周氯及其化合物、硫及其化合物.docx
- 2023年北京市西城区北京四中初一(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卷(含答案).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