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湛江市第二中学2009-2010年高一下学期期中测试(历史理)考试试卷(含解析).docVIP

广东省湛江市第二中学2009-2010年高一下学期期中测试(历史理)考试试卷(含解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广东省湛江市第二中学2009-2010年高一下学期期中测试(历史理)考试试卷(含解析)

/ 广东省湛江市第二中学2009-2010学年度高一第二学期期中考试理科水平测试 历史试卷 (考试时间:6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Ⅰ: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刀耕火种”时代主要的生产工具是 A.石器 B.铜器 C.铁器 D.牛 2、《汉书》记载西汉农民每年亩产约一石半,而《昌言》上说东汉时的农田平均亩产约为“亩收三斛”,亩产量有了较大的增长。你认为造成当时粮产量增长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A.人民更加勤劳     B.牛耕、犁具等劳动工具的进步和推广 C.农作物品种的改良   D.更加合理利用了土地资源 3、自宋代始,租佃经营已成为仅次于自耕农形式的重要经营方式.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A.农民乐于接受这种经营方式 B.土地兼并造成大量农民失去土地 C.封建人身依附关系的彻底废除 D.商品经济的发展 4、中国古代每一个历史时期,都会有某种手工制品代表该时期手工业的最高水平。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A.商周/铁器-唐代/陶器-明清瓷器  B.商周/漆器-唐宋/青铜器-明清/瓷器 C.商周/青铜器-唐宋/瓷器-明清/棉布 D.商周/玉器-唐宋/漆器-明清/棉布 5、张籍的《贾客乐》:“金陵向西贾客多,船中生长乐风波。……金多众中为上客,夜夜逄缗眠独迟。”姚合《庄居野行》:“客行野田间,比屋皆闭户。借问屋中人,尽去作商贾。”唐人的这些诗句,反映 A.唐朝出现盛世局面 B.唐朝的商业繁荣与发展 C.政府鼓励商业的发展 D.金钱至上的社会道德风明朝时,浙江一带“商贾从旁郡贩棉花列肆吾土,小民以纺织所成,或纱或布,清晨入市,易棉花而归,纺织之,明旦复持以易”。这种生产方式的新特点在于[来源:高考资源网]A.商品经济渗透到社会下层 B.大量的棉纺织品投入市场C.物物交换成为市场交换的主要形式 D.小生产者开始丧失生产独立性清朝后期“处处皆关,则关关有税”:“如有打造五百石以上桅式船只出海者,不论官兵民人,俱发边卫充军”。材料能反映出清朝推行的政策是 .抑商,禁海 B.禁止走私贩运C.重农抑商 D.保护森林、渔业资源《齐民要术·序》中载:“舍本逐末,贤者所非。日富岁贫,饥寒之渐,故商贾之事,厥(通“缺”)而不录。”材料表明,贾思勰对古代重农抑商政策的态度是A.反对 B.赞同 C.听其自然 D.主张适当改变与“农为天下之本,而工贾皆其末也”观点不一致的是A.“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皆莫如被服” B.“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 C.“士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 D.“舍本逐末,贤者所非”清代陶煦的《租核·推原》记载:“金宝庐舍,转瞬灰烬,惟有田者,岿然而独无恙。故上自绅富,下至委巷工贾胥吏之俦,赢十百金,即莫不志在良田。”以上现象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的最大影响是A.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B.阻碍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C.有利于巩固统治 D.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关于明代海禁政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其根源是小农经济 B.直接原因是倭寇和西方殖民者的侵扰 C. D.禁止民间出海贸易1845年,福州官员奏称“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因此,“江浙之棉布、不复畅销”,“民产之土布土棉……不能出口”。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不包括A.洋布、洋棉美观耐用,价格便宜B外国人可以在中国自由经商C中国手工业纺织无法与外国的机器纺织抗衡D中国关税低有利于外国商品倾销 19、16世纪晚期东某地始出现“地多草、木转卖方之利不半”的况。这说当时地农业经济衰退 农业发商品经济农产加工业起 A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20、“老陈老爷做丝生意‘发’起来的时候,老通宝家养蚕也是年年都好,十年中间挣得了二十亩的稻田和十多亩的桑地,还有三开间两进的一座平屋。……可是以后,两家都不行了;老通宝现在已经没有自己的田地,反欠出三百多块的钱的债,‘陈老爷家’也早已完结。”根据以上内容推断,两家“发起来”的十年可能是 [来源:高考资源网KS5U.COM] A.大批洋货涌入中国 B.外国资本主义经济控制了中国市场 C.自然经济被近代资本主义企业取代 D.农业和手工业逐渐分离并日益商品化 24、电视剧《走向共和》中有这样一个情节:与北洋齐名的清南洋大臣、湖广总督张之洞,对西洋记者莫里逊对南北方的评论愤懑不已,决定亲自带领众记者参观他创办的企业。这个企业的性质是 A民族资本主义企业B外国资本主义企业 C官办企业 D中外合办企业1912~1919年的八年里,中国新建的厂矿企业有600多家,新增资本大约13000 万元,超过过去半个世纪的成就,其内因主要是 A.海外华侨竞相投资办厂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jdy26184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分享好文档!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