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扶沟县高级中学2012-2013届高二第三次考试语文试卷.docVIP

河南省扶沟县高级中学2012-2013届高二第三次考试语文试卷.doc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河南省扶沟县高级中学2012-2013届高二第三次考试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 1.下列关于文化的相关特点,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 ) A.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由文化决定的,没有人能够超越文化而存在,文化就是创造,文化创造了人类。 B.所有文化都体现了人类的智慧,既有开放性,也有封闭性,既可以融合,也会发生冲突。 C.文化是稳定性与可变性的对立统一,某一个特定的历史时期它会相对稳定,但同时又能够与时俱进。 D.人类的发展史就是文化创造史,文化创造的历史就是人类发展史,两者相互依存,没有创造就没有了文化的生命。 2.下面说法与原文信息相符的一项是 ( ) A.中国是龙的国家,中华民族被称为“龙的传人”。正因为龙能腾空潜水,能升天入地,因而被中国先民视为图腾。 B.龙成为中国古代民族融合和国家的文化象征的中华文明雏形期相当于夏、商、周三代的殷周之际,这时期的夔龙“头上有角,身体能飞”,作为龙的雏形已成。 C.龙并非单一形态,也不存在一种标准化的、规范化的、统一化的龙,发展变化是龙的本性,最终形成了相对较为固定的形态。 D.陈富成先生认为:龙纹演化基本沿着一条主线进行,即蛇龙──夔龙──应龙──苍龙──黄龙;定型后的龙的特点是:牛首、象鼻、鹿角、马鬣、牛耳、蛇身、鳄棘、鹰爪、鱼尾。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龙显示了中华民族的勤劳勇敢和聪明智慧,体现了中华民族非凡的创造力和审美理想,足以证明文化就是创造,并充分体现了人类的智慧。 B.文化具有稳定性,又能够与时俱进,龙的起源发展,大体上是与中华文明同步前进的。北京大学的龙文化专家王东先生和陈富成先生充分论证了这一观点。 C.据龙文化专家王东先生的观点,龙的起源发展,按其来龙去脉,大体分为四大阶段。前三个阶段龙的形态呈现为一元格局,只在第四阶段龙向着二元格局的黄龙形态发展。 D.定型后的龙的特点是:牛首、象鼻、鹿角、马鬣、牛耳、蛇身、鳄棘、鹰爪、鱼尾,可见 牛、象、鹿等动物都为人们所喜欢,然而它们中的任何一种都不可能取代龙在中华民族的地位。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明史列传第七十三》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有议迁籓府三司于许州者 于:到   B.恪言非便,遂寝 寝:停止   C.属吏以羡金赆,挥之去 以:因为   D.其党密构于帝 构:陷害 下列句子中,全都直接表现徐恪刚正的一组是(3分)   ①中官欲出领抽分厂,恪等疏争 ②恪以道远请输直,上下称便   ③徽王府承奉司违制置吏,恪革之 ④户部督逋急,恪以灾变请缓其事   ⑤吏民罢市,泣送数十里不绝 ⑥势要家滥索工匠者,悉执不予   A.①②⑥ B.①③⑥ C.③④⑤ D.②④⑤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成化末年,王府有大丧,朝廷派中官致祭,经过之处骚扰百姓。皇帝即位,恢复过去的做法,就地派王府承办。   B.徐恪上奏,请求汰除冗官、清查赋税、禁止科扰、制定赎例、革除抽分等几件事,这些事经过讨论大多得以施行。   C.御史李兴请求在郧阳分别设置三司,割南阳、荆州、襄阳、汉中、保宁、夔州隶属它。徐恪陈述五点理由反对,此时最终被罢止了。   D.徐恪被调任南京工部右侍郎。他以“大臣晋升任用,应出于朝廷推荐”为理由请赐罢黜。皇帝宽慰挽留,他才接受任命。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请即遣恪等,将摭其罪,无所得乃已。(分)  中使携盐数百艘,抑卖于民,为恪所持阻不行。(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8~9题。瀑布联句严闲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 谁是谁的痛 ①几年来,父亲从没到过儿子所在的城市。因为去一次需步行好几里的山路,然后坐几个小时的汽车,再坐十几个小时的火车。父亲老了,不舍得花钱,况且还有严重的晕车毛病。当儿子打电话来问能否去参加他的婚礼时,父亲骂道:“浑小子,订日子了才给我说,这样的事就是出国我也得去啊!” ? ②父亲穿上了那件笔挺的西装,把皮鞋擦了一遍又一遍,看着鞋面上映出他满是皱纹的脸,嘿嘿地笑。这身行头他还从没穿过,老是感觉不舒服,鞋也把脚夹得厉害,但已顾不得这些了。儿子是这个小山村里第一个大学生,毕业后留在了城市,并且很快成了单位的领导,又找了一个天仙一样的城里媳妇。婚礼是儿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uyoujun9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