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A频段:2010MHZ~2025MHZ,共计15MHZ,供TD-SCDMA使用。F频段:1880MHZ~1920MHZ,共计40MHZ,1880MHZ~1900MHZ供TD-LTE室外使用;?E频段:2320~2370的50MHZ,供TD-LTE室分使用。D频段:2570~2620MHZ,共计50MHZ, 供TD-LTE室外使用。
SFBC
空频块码
Space Frequency Block Code(SFBC)
TDD LTE系统中的一种抗干扰技术。
其基本原理与Wimax中基于Alamuti 编码的STBC类似。
LTE标准中采用SFBC作为两天线端口的发射分集方案,基本思想是:待发送的信息比特经过星座映射之后以两个符号为单位进入空频编码器。例如,对于两发射天线的SFBC系统,假设输入SFBC编码器的符号流为C1,C2,…,则天线1和天线2的第1个子载波上分别传输C1和C2,而天线1和天线2的第2个子载波上分别传输-C2*和-C1*。其中()*表示复数的共轭。
在无线移动通信系统中,分集技术通常用于对抗衰落、提高链路可靠性。分集的基本思想是,如果能够传输多个独立衰落的信号,从统计意义来说,合成的信号衰落比每一路信号衰落要降低很多,这是因为在独立衰落的假设下,当一些信号发生深衰落时,可能另一些信号的衰落较轻,各路信号同时发生深衰落的概率是很低的,从而合成信号发生深衰落的概率也被大大降低
STBC
空时分组编码就是在空间域和时间域两维方向上对信号进行编码。
当天线的数目一定时,空时格码(STTC)的译码复杂度与天线的个数和数据速率成指数增长。为了解决译码复杂度的问题,Cadence公司的Alamouti首先提出了一种使用两个发送天线的传输方法,采用两个发送天线和一个接收天线,这种算法的性能与采用最大比合并算法(一个发送天线,两个接收天线)的性能是相同的。具体算法介绍如下。
x及其共轭的线性组合。一个编码码字共有P个时刻,并按行由N副天线同时发送,即在第一个时刻发送第一行,第二个时刻发送第二行,依此类推。在第t个时刻发送第t行,总共需P个时刻才可完成一个编码码字的发送。因此,矩阵的每一列符号实际是由同一副发送天线在不同时刻发送的。考虑到编码矩阵G列之间的相互正交性,在同一副天线上发送出去的星座点符号与另外任意天线上发送出去的符号是正交的,故这类码称为正交空时分组码。
2类型编辑
空时编码大致上有三种方式 :
空时网格码(STTC)
空时块编码(STBC)
空时分层码(LSTC)
(1)空时网格码(STTC):空时网格码最早是由V.Tarokh等人提出的,该空时编码系统中,在接收端解码采用维特比译码算法。空时网格码设计的码子在不损失带宽效率的前提下,可提供最大的编码增益和分集增益。最大分集增益等于发射天线数。
(2)空时分组码(STBC):空时网格码虽然能获得很大的编码增益和分集增益,但是由于在接收端采用维特比译码,其译码复杂度随着天线数和网格码状态数的增加成指数增加,因此在实际中应用有些困难。这就有了空时分组编码的出现。
空时分组码则是根据码子的正交设计原理来构造空时码子 ,空时分组码最早由Alamouti提出的。其设计原则就是要求设计出来的码子各行各列之间满足正交性。 接收时采用最大似然检测算法进行解码,由于码子之间的正交性,在接收端只需做简单的线性处理即可。
(3)分层空时码(LSTC):分层空时码最早是由贝尔实验室提出的一种MIMO系统的空时编码技术,即BLAST系统 。分层空时码有两种形式,对角分层空时码D-BLAST和垂直分层空时码V-BLAST。 V-BLAST系统处理起来较D-BLAST系统要简单。
LTE的核心网
LTE的核心网EPC由MME,S-GW和P-GW组成。
LTE的接入网E-UTRAN由e-NodeB组成,提供用户面和控制面。
S-GW的主要功能包括:
分组数据路由及转发;移动性及切换支持;合法监听;计费。
P-GW的主要功能包括:
分组数据过滤;UE的IP地址分配;上下行计费及限速。
??下行/上行逻辑信道、传输信道与物理信道的映射关系如下图所示:
?
Fig 1. Summary of Downlink physical channels and mapping to higher layers
???????????PCFICH——Physical Control Format Indicator CHannel 物理控制格式指示信道
???????????PDCCH ——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 物理下行控制信道
???????????PHICH ——Physical HARQ Indicator CHannel 物理HARQ指示信道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新概念英语课件第一册lesson53&54.ppt VIP
- 2024初中语文教师进城考试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 .pdf VIP
- 餐厨垃圾收运服务投标技术方案.pdf VIP
- 工程用工实名管理方案(3篇).docx VIP
- 清洁生产 教学配套课件 曲向荣 清洁生产第3章.pdf VIP
- 利雅路燃气燃烧器电子仪表调节rs68 120160 200中文说明书.pdf VIP
- 上海市建筑施工颗粒物与噪声在线监测技术规范(试行).PDF VIP
- 减法策略案例创新.pptx VIP
-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doc VIP
- 《医药商品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