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检测题 新人教版必修2.docVIP

2015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检测题 新人教版必修2.doc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5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检测题 新人教版必修2

第三单元检测题 (时间:150分钟 分值:150分) 第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人们有时也许会傻想,像苏东坡这样让中国人共享千年的大文豪,应该是他所处的时代的无上骄傲,他周围的人一定会小心地珍惜他,虔诚地仰望他,总不愿意去找他的麻烦吧?事实恰恰相反,越是超时代的文化名人,往往越不能相容于他所处的具体时代。中国世俗社会的机制非常奇特,它一方面愿意播扬和轰传一位文化名人的声誉,利用他、榨取他、引诱他,另一方面从本质上却把他视为异类,迟早会排拒他、糟践他、毁坏他。起哄式的传扬,转化为起哄式的贬损,两种起哄都起源于自卑而狡黠的觊觎心态,两种起哄都与健康的文化氛围南辕北辙。 那么,批评苏东坡的言论为什么会不约而同地聚合在一起呢?我想最简要的回答是他弟弟苏辙说的那句话:“东坡何罪?独以名太高。”他太出色、太响亮,能把四周的笔墨比得十分寒伧,能把同代的文人比得有点狼狈,引起一部分人酸溜溜的嫉恨,然后你一拳我一脚地糟践,几乎是不可避免的。在这场可耻的围攻中,一些品格低劣的文人充当了急先锋。 他们中的任何一个人要单独搞倒苏东坡都是很难的,但是在社会上没有一种强大的反诽谤、反诬陷机制的情况下,一个人探头探脑的冒险会很容易地招来一堆凑热闹的人,于是七嘴八舌地组合成一种伪舆论,所谓伪舆论云云会成为一种歪曲事实、颠倒是非的社会灾难。这就像现代的报纸如果缺乏足够的职业道德又没有相应的法规制约,信马由缰,随意褒贬,受伤害者无处可以说话,不知情者却误以为白纸黑字是舆论所在,这将会给人们带来多大的混乱!而信任苏东坡才情的神宗皇帝为了维护自己尊重舆论的形象,当批评苏东坡的言论几乎不约而同地聚合在一起时,他也不能为苏东坡讲什么话了。 狼狈与委屈中来到黄州的苏东坡是孤独无告的,而正是这种难言的孤独,使他彻底洗去了人生的喧闹,他渐渐回归于空灵和清纯。艰苦的物质生活,又使他不得不亲自垦荒种地,体味着自然和生命的本真和淳朴。 被贬黄州造就了一个属于苏东坡的时代。此时,一道神秘的天光射向黄州,《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马上就要产生。 (节选余秋雨《苏东坡突围》) 1.关于苏东波被贬黄州的原因表述错误的一项是(3分)(  ) A.自卑而狡黠的觊觎心态所形成的世俗社会的机制在利用、榨取、引诱苏东坡的同时,又把他视为异类,迟早会排拒、糟践、毁坏他。 B.一部分人酸溜溜地嫉恨苏东坡太出色、太响亮,不可避免地你一拳我一脚地糟践诋毁苏东坡。 C.一个人要单独搞倒苏东坡都是很难的,但诋毁苏东坡的洪流恰是由某个人探头探脑冒险而招来一堆凑热闹的人七嘴八舌的诋毁。 D.明知苏东坡无辜的神宗皇帝为了维护自己尊重舆论的形象,只能放弃对苏东坡的维护,也不能为苏东坡讲什么话了。 解析 原文是神宗“信任苏东坡才情”,并未说神宗相信苏是无辜的,理解错误。 答案 D 2.对文章内容表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越是超时代的文化名人,就越不能相容于他所处的具体时代。 B.苏东坡太过于高调,把四周的笔墨比得十分寒伧,把同代的文人比得有点狼狈,引起一部分人酸溜溜的嫉恨。 C.伪舆论缺乏足够的职业道德又没有相应的法规制约,常常会歪曲事实、颠倒是非。 D.难言的孤独和艰苦的物质生活使苏东坡回归于空灵和淳朴,体味着本真和清纯。 解析 A 项表述绝对化,原文中有“往往”的限定;B项理解错误,“太出色,太响亮”并不等同于“高调”;D项语序混乱,按照原文是“空灵和清纯”“本真和淳朴”。 答案 C 3.不符合作者在文章中体现的思想的一项是(3分)(  ) A.苦难造就诗才。 B.舆论贵在监督。 C.诋毁缘于嫉妒。 D.文人自古低劣。 解析 文中虽有一些文人卑劣,但只是一部分,更何况苏轼也是文人。 答案 D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答秦太虚书 苏轼 轼启:五月末,舍弟来,得手书,劳问甚厚。比日履兹初寒,起居何如? 轼寓居粗遣。但舍弟初到筠州,即丧一女子,而轼亦丧一老乳母。悼念未衰,又得乡信,堂兄中舍九月中逝去。异乡衰病,触目凄感,念人命脆弱如此。 又承见喻,中间得疾不轻,且喜复健。吾侪渐衰,不可复作少年调度。当速用道书方士之言,厚自养炼。谪居无事,颇窥其一二。已借得本州天庆观道堂三间,冬至后当入此室,四十九日乃出。自非废放,安得就此?太虚他日一为仕宦所縻,欲求四十九日闲,岂可复得耶?当及今为之,但择平时所谓简要易行者,日夜为之,寝食之外,不治他事。但满此期,根本立矣。此后纵复出从人事,事已则心返,自不能废矣。 寄示诗文,皆超然胜绝,娓娓焉来逼人矣。太虚未免求禄仕,方应举求之,应举不可必。窃为君谋,宜多著书,如所示论兵及盗贼等数篇,但似此得数十首,皆卓然有可用之实者,不须及时事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专注于电脑软件的下载与安装,各种疑难问题的解决,office办公软件的咨询,文档格式转换,音视频下载等等,欢迎各位咨询!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