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的中医辨证诊治初探.doc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痰的中医辨证诊治初探

痰的中医辨证诊治初探 一、中医对谈的认识 (一)痰的定义和概念 痰是气道在各种致病因素的作用下,刺激气道所产生,并随咳嗽由气道排出的病理产物,也就是脏腑的病理产物。痰是一种病态的现象,痰液中包含了粘液、异物、病原微生物,各种炎症细胞以及坏死脱落的粘膜上皮细胞等成分。它可刺激呼吸道粘膜引起咳嗽,并会加重感染。但应该强调是因咳嗽由气道所排出的分泌物,而非鼻腔和咽喉部位,不伴有咳嗽所产生的分泌物。这种分泌物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痰。 (二)痰的成因 祖国医学认为,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痰的产生主要与肺、脾两脏有密切关系。肺主气司呼吸,调节宗气(元气)的出入和升降。当外邪侵袭人体时,肺失肃降,水道通调障碍,精气必渍肺成饮,聚而成痰,就会出现咳嗽、喘不能平卧等症;脾主运化水湿,如果湿邪侵犯人体,或思虑过度、劳倦内伤及饮食不节等,也会损伤脾胃,使其失去正常的运化功能,造成水湿内停、凝结成痰。 (三)痰的范围和划分 实际上,中医学中“痰”的范围非常广泛,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包括了“有形之痰”和“无形之痰”。有形之痰就是指呼吸道分泌、咳吐而出的痰液。此外,有些疾病如眩晕、高脂血症、恶心呕吐、心悸气短、神昏或癫狂等病证也可能由痰引起。但这种看不见的痰,就称作无形之痰。下面就有形之痰(也就是狭义上所指的具体的痰),笔者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和认识,加以论述。大体上“有形之痰”可分为寒痰、热痰、风痰、湿痰及燥痰。 二、辨痰诊治 (一)传统辨痰诊治 寒痰 症见:咳痰色白清稀,口淡多涎,伴畏寒怕冷,或背冷肢凉,渴喜热饮,舌淡苔薄白而润,脉弦紧。 病机:寒邪犯肺? 肺失宣肃 治则:宣肺散寒? 化痰止咳 方选:小青龙汤或射干麻黄汤或苓甘五味姜辛汤加减。桂枝6克,半夏9克,干姜6克,细辛3克,杏仁10克,荆芥9克,白前9克。兼气喘加炙麻黄12克。 调护:积极治疗风寒感冒的同时,多饮白开水,或自行选用些如陈皮、桔梗等化痰的中药泡水喝等。 热痰 症见:痰黄黏稠,怕热喜冷饮,便结溲黄,舌红苔黄或黄腻,脉滑数。 病机:热邪袭肺或先受风寒,日久不愈,入里化热,灼炼津液而为黄黏痰。 治则:宣肺清热?? 化痰止咳 方选:泻白散或桑白皮汤加减:桑白皮12克,地骨皮15克,甘草6克,生石膏 30克,黄芩10克,杏仁9克,栀子9克。 调护:饮食宜清淡,不要吃煎炸、干炒等容易上火的食品,可以喝一些栀子、鲜竹沥水或者梨汁。 风痰 症见:开始痰白稀,或泡沫痰,以后可转黄黏痰;病人怕风,易患感冒,舌苔初起白,后转薄黄,脉浮。 病机:风邪袭肺?? 肺失肃降 治则:疏风清热?? 止咳化痰 方选:杏苏饮加减治疗:杏仁10克,苏叶9克,荆芥9克,前胡9克,桔梗9克,白前 10克。痰色转黄,加胆星6克,连翘15克,银花15克。 湿痰 症见:痰为白色稀水样,面色晄白伴肢体困重,或容易疲劳或大便稀等,舌苔薄白或白腻。 病机:湿邪困脾?? 脾失运化 治则:健脾燥湿?? 化痰止咳 方选:二陈汤或三子养亲汤加减:制半夏 9克,橘红12克,茯苓l5克,炙甘草6克,杏仁9克,苡仁 18克,苍白术各12克。 调护:可吃些健脾祛湿如薏米、山药等食品。注意加强体育锻炼,减轻体重等。 燥痰 症见:痰黏不易咳出或痰带血丝,病人自觉口鼻咽干燥,皮肤干燥,舌红苔少或苔薄黄,脉细数。 病机:燥邪袭肺?? 肺失清润 治则:疏风清肺?? 润燥止咳 方选:清燥救肺汤加减:北沙参15克,天、麦冬各l0克,生石膏30克(先煎),炙杷叶12克,杏仁 9克,生地15克。 调护:多喝白开水,可适当用沙参、麦冬等养阴的药物代茶饮,同时多饮白开水,保持呼吸道湿润,或使用加湿器。 (二)特殊辩痰诊治 黄粘痰—属风热,多为革兰氏阳性球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不论新感或旧病新发作者均可用麻杏石甘汤加减治疗。可用清金化痰汤或桑皮汤加减治疗。中成药可选用金荞麦片、葶贝胶囊或肺力咳合剂等。 白粘痰—主脾虚,多见慢性支气管炎,如果痰量增多提示革兰氏阴性菌感染。痰稠交结不易咳出者,可用二陈汤或三子养亲汤加瓜蒌仁、海浮石等治疗。 稀白痰—属寒湿,多见于风寒感冒和哮病之寒哮。可用射干麻黄汤或小青龙汤加减治疗。 泡沫痰—多见于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可用小青龙汤加减治疗。 痰粘胶着抽丝或结块或老痰不化—注意排除肺部癌性病变,辩证治疗的同时,可用涤痰汤加减加海浮石、远志、海蛤壳等治疗。 咸味痰—主肾虚,多属肾水不摄,津液上泛所致。可采用补肾健脾之金水六君煎加减治疗,重用熟地30克。 腥臭浓痰—多见(肺痈)肺脓肿,一般来讲,当厌氧菌感染时,脓痰有恶臭。抗感染的同时,早期可用银翘散治疗,中期可用千金苇茎汤加减治疗。 痰带甜味—主脾虚,乃脾经痰湿留恋所致。痰甜而稀白者为寒湿之痰。痰甜而稠黄为湿热之痰。根据程门雪先生经验,无论寒湿或湿热之痰,凡是痰甜,均应适当加入陈皮、砂仁等芳香

文档评论(0)

2017ll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