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云冈第9_10窟窟前辽代建筑原状探讨
云冈第9、10窟
窟前辽代建筑原状探讨
第9、10窟在云冈石窟的中部窟群,为北魏孝文
帝太和八年至十三年(484~489年)宠阉钳耳庆时
(王遇)主持营造的一组双窟。其窟室外壁雕凿的仿
木建筑佛殿外貌形式,是中国古代佛教石窟发展演
变过程中,印度石窟原有模式的影响日渐减退,开始
模拟中国传统木结构殿堂特点等地面建筑样式,形
成的具有民族特色的石窟艺术造型。北朝以后,这种
作法不再流行,逐渐被在窟前接连修筑的木构殿堂
建筑取代。辽兴宗、道宗时期(1031~1100),云冈
石窟窟前曾修造过十座木结构殿堂建筑的大寺,即
“一通乐、二灵岩、三鲸崇、四镇国、五护国、六天
宫、七崇福、八童子、九华严、十兜率。”金熙宗皇
统三年至六年(1141~1146)重修灵岩大阁九楹。第
9、10窟这组双窟为十座大寺其中之一,宿白先生根
据《大金西京武州山重修大石窟寺碑》(以下简称《金
碑》)记载研究推测为崇福寺[1]。可惜这些辽金时代的
木结构建筑现在都已不复存在,但从窟外崖面上残
留的一些梁孔椽眼遗迹及窟前地面发现的建筑遗址
观察,十寺建筑规模宏大,与文献所记符合。
在已发掘的云冈窟前殿堂建筑遗址中,云冈第
9、10窟遗址保存情况最好,取得的资料较全面。因
此,亦有条件根据该遗址现存状况,利用大同地区华
严寺、善化寺丰富的辽金建筑实物资料,对云冈窟前
建筑进行初步探讨,研究辽金时代的窟檐建筑特征。
同时,通过对第9、10窟木构建筑的原状探讨,可以
为进一步了解其他大型窟檐建筑,如灵岩大阁九楹
等建筑形制提供线索。
1972年和1992年,云冈石窟文物研究所等为配
合石窟加固、保护维修工程,先后两次在第9、10窟
窟前及前室窟顶进行了考古发掘,使我们对窟外地
面及崖面建筑遗迹的具体情况有了进一步了解。原
状探讨的主要依据是将两次发掘资料综合、系统地
进行研究。考虑到云冈第9、10窟窟外崖面有北魏的
仿木构建筑雕凿,窟前又有早于辽代(或为唐代)和
辽代的木结构建筑窟檐多次修建等问题,结合两次
考古发掘上、下两个不同层位的遗址保存情况,以上
层辽代遗址保存情况好这个因素,所以我们先讨论
上层辽代窟檐建筑的原状,下层建筑遗址待条件成
熟后再进行讨论。
一、窟檐的建造年代
1.窟檐建造年代
从第9、10窟窟前上、下层木构建筑遗迹分析,
可分为两个时代。下层建筑烧毁的檐柱遗迹被上层
建筑辽代铺地方砖覆盖,遗址层位清晰,叠压关系明
确,但下层建筑的建造时间和损毁具体年代就目前
而言无法确定,仍需进一步研究。本文只讨论上层辽
代木结构窟檐建筑的建造年代,依《金碑》“重熙十
八年,母后再修”的记载,说明云冈十寺已经有部分
寺院营建,这里“母后”应指辽兴宗执政时其生母钦
哀皇后,“再修”言外之意属于辽代的云冈十寺工程
续建。按《辽史·兴宗一》说:重熙八年(1039)十
一月戊戌,辽兴宗耶律宗真“朝皇太后(钦哀皇后),
召僧论佛法”,以及《全辽文》卷二说:法天皇后(即
钦哀皇后)“洞达三乘之义”的秉性,笃信佛教的母
子可能在重熙初年就开始营造云冈十寺部分寺庙,
故碑文出现“母后再修”这段史事记述。辽代十寺究
竟何时全部建成,现在没有确切时间,仅从《金碑》
“清宁六年,又委刘转运监修”记载说明工程仍在继
续,可见云冈十寺工程十分浩大[2]。按《辽史·道宗
二》文献记载说:清宁三年(1057)法天太后(钦哀
皇后)已死,云冈工程只能委任转运来监修,何况辽
刘建军
文 物 研 究
34 文物世界 wwsj 2004.5
道宗曾多次亲幸西京(大同),并在清宁八年(1062)
“建华严寺,奉安诸帝石像、铜像”,说明皇室对西京
陪都大同的佛寺重视,特别是咸雍五年(1069)下诏
在云冈石窟“禁山樵牧,又差军巡守”这条资料的记
载,似乎暗示着云冈十寺工程结束,因而寺院管理成
为当时的主要工作。因此,我们推测云冈十寺修建时
间为辽兴宗、道宗前期,即重熙初年至咸雍五年
(1032~1069),大约30年的时间。第9、10窟即为
十寺之一,上层的辽代窟檐建造也应在这段时间。
2. 窟檐之毁时间
辽代云冈十寺毁于何时,史料并未明确记载。但
据《金碑》所记:“亡辽季世,盗贼群起,寺遭焚毁,
灵岩栋宇,扫地无遗”,说明辽末“十寺”之一的灵
岩曾遭焚劫。不久,金初皇统间即为恢复,碑文云:
“皇统初,缁白命议??于是重修灵岩大阁九楹”。自
皇统迄元末,二百余年大约变化不大。明自正统十四
年(1449)迄隆庆元年(1567)近百年间,由于瓦剌
部、鞑靼部屡扰大同,几乎到无岁不犯程度,有时鞑
靼进犯甚至一年多达三四次。因此,十寺之毁,很可
能就发生在这漫长的“卒无宁岁”的鞑靼之役的过程
中[3]。
二、窟檐的遗址概况
遗址概况主要依据1972年、1992年两次考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