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案例谁之过》.docVIP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1《案例谁之过》

案例:谁 之 过? —— 一位品行学业不良学生的个案调查 宋 瑾 一、问题的提出 说起“六必访”,上海市卢湾区的教师们都十分清楚,它是区教委本着对每位学生负责的宗旨,要求各校班主任针对符合所列出的六方面特殊的学生,每学期必须进行不定期家访的硬性规定。是学校考核班主任日常工作的重要依据之一,也是区教委甚为自豪的一项重要教育举措。 然而涉及这一工作的第一线人员——班主任却为之伤透脑筋。最令其头疼的是班里总有那么一两个多项兼顾或六项皆具的学生,如家庭贫困、父母离异下岗、心理有偏差、学业品行皆差的学生。对这一弱势群体的教育教学成为班主任乃至全体教师最为头疼的工作。并非不肯花时间,而是费了很大的劲儿,未必有效,即使稍有起色,其微乎其微的成果只要有人嘴皮子动动,就轻而易举地给抹杀了,更何况自身的精力财力不允许,事后想想,也不值得如此费劲!于是乎,不少班主任就想方设法让其留级,把包袱甩给下一任“后娘”。而校方呢?只要不出犯罪率,一切都好办,虚虚实实,实实虚虚,最终弄个大龄退学,一个包袱抛向社会,让其到社会的大熔炉里去锻炼吧!有所悔悟的,浪子回头金不换;变本加厉的,罪有应得,不过那可够警察忙乎的。 作为一位普通教师,我无权也无力干涉校方的种种作为,只是时常扪心自问:这一切正常吗?这就是现今的教育吗?这些父母离异,家庭贫困的双差生,难道命中注定要成为被学校和社会所抛弃的“一小撮”吗?谁之过? 非常希望通过我此次个案的描述与分析,为教育理论工作者提供一个研究的典型,也希望能唤起我们教育界自身的反思,更希望以此唤醒我们整个社会对教育系统工程的觉悟。同时愿为与我有过共同经历的和未经历过的教师们提供些许借鉴与参考。 二、个案的确定 根据“六必访”的要求,我选择所在中学初二年级学生顾兵作为研究的对象。做出如此的选择是基于以下原因:1、这是一所普通初级中学,周边环境不理想,学生生源较差(往往是全区初探测试最后一档的学生),父母受教育程度不高,且离异下岗的情况居多。2、该校软硬件设备匮乏,教师层次差异较大,师资力量相对薄弱,且教师待遇较低。3、我是他的班主任,与他的故事,几乎天天演绎着……这些都为研究对象的选取提供了第一手资料和真实的素材。 三、个案调查过程的记叙 收集材料的方法采用的是开放式访谈、非正式的交谈和现场观察。笔者与顾兵本人,还有他的父亲、母亲、亲朋好友,以及他的前几任班主任和任课老师进行过接触交谈,现撷取几篇日记呈现给读者,以便了解详情。 2000年8月26日 今天我获悉将要担任初二(4)班的班主任,感到很惊讶。这个班我曾经做过一学期的任课老师,班风不太好。“大闸蟹一大串”,全班严重阴阳失调,23个男孩+7个假小子=5个小女孩。全班各门功课成绩在年级倒数,全班总分第一名的学生位于全年级第15名。 下班的路上,遇到了这班的原班主任王老师,一见我就说:“我终于脱离苦海了!本想把顾兵留下去,他的成绩全年级倒数第一,让你好轻松点,可是这学期学校取消了留级制度,没办法,你只好继续拖着这包袱了。唉!这个留级生,自从他留到我班级就不得安宁……”看到王老师提起顾兵那无可奈何的神情,我心里不觉一沉。我感谢了她的好意,同时借口转移了话题,因为我不想带着任何偏见跨进这个班级。 2000年8月31日 连续几天返校,顾兵都没来。为了确保9月1日班级的出勤率,我按照学籍卡上的联系地址找到了顾兵家。位于打浦路,四周高楼林立,中间夹杂着一些矮平房。开门的是一位矮个的中年男人,自称是顾兵的继父,他请我进屋,但我一见他,一种无名的恐惧感油然而起,心中拂过丝丝寒意。没多久,顾兵的母亲出现了,她一站在我面前,我脑海里就不觉联想到电影电视中时常出现的“瘾君子”画面。 “我是顾兵同学的新班主任,这两天他没来返校,是不是病了?我来看看。” “顾兵现在不住在我这儿,他去他父亲那儿了。” “那他父亲住哪儿?” “我不清楚地址,他房子是租的,大概在老西门附近,我只有他的手机号码。” “麻烦你给我电话号码,同时也帮我通知一下顾兵,明天8点准时上学。” 我起身告辞。走了没多远,后面就有人叫住我,说是顾兵继父的母亲。她告诉我,“你们学校的治保老师有他爸的地址。” 我匆匆赶回学校,找到治保老师,他开玩笑的说:“这下你不愁没事干了!”言谈间,我了解到顾兵从小就父母离异,母亲与后来的继父相继于去年因吸毒被强制进过戒毒所,他只好投奔亲生父亲。治保老师还告诉我,顾兵上学期经常逃学,轧坏道,他与王老师三天两头去居委寻求支援,协同工作。 终于打通了顾兵父亲的电话,他倒挺客气,约好9月3日见面。 2000年9月1日 今天顾兵来了,滑着滑板车来上学的,一看那身打扮,就明白不是个容易对付的主儿。在我多次要求下,他终于带上了我为他准备的红领巾,总算是给面子。可五分钟后红领巾就不见了。他是空着手来学校的(不带任何

文档评论(0)

haihang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