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华家岭防护林带不同树种生长特征分析_赵赫然
第 29 卷 第 1 期 干 旱 区 资 源 与 环 境 Vol. 29 No. 1
2015 年 1 月 Journal of Arid Land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Jan. 2015
文章编号:1003 - 7578( 2015) 01 - 048 - 05 doi:10. 13448 / j. cnki. jalre. 2015. 009
华家岭防护林带不同树种生长特征分析
*
赵赫然,王辉,段雅楠
( 甘肃农业大学林学院,兰州 730070)
提 要: 以地处陇东黄土丘陵区的华家岭防护林带不同树种为研究对象,采用样地调查法,对不同树种、
不同密度、不同林龄防护林的生长特征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 1) 属幼龄林的 22a 生云杉纯林和 20a 生油松
纯林的平均胸径、平均树高、单株蓄积量现已超过或接近了平均林龄 37. 5a 的成( 过) 熟杨树纯林; 2) 华家岭防
护林带中各类林分的平均胸径、平均树高均与林分密度呈负相关性。受林分密度的影响,区域内云杉 × 杨树混
交林的生长状况略好于杨树纯林,云杉纯林和油松纯林的生长状况优于云杉 × 油松、云杉 × 落叶松混交林; 3)
华家岭云杉林在 10a ~ 15a、25a ~ 30a 期间的胸径生长较为显著,20a ~ 25a 期间的树高生长较为显著。
关键词: 防护林; 生长特征; 林分密度; 林龄; 华家岭
中图分类号:S757 文献标识码: A
黄土丘陵区气候干旱,降水集中,植被稀疏,水土流失严重,是我国实施退耕还林还草以及 三北 防
护林体系建设的重点区域[1 - 3]。人工生态防护林的建设,是增加该区域森林覆盖率、改善生态环境的有效
措施。
华家岭防护林带位于陇东黄土丘陵区,是甘肃中部黄土丘陵区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建设的重要组
成部分,也是甘肃省最大的人工防护林带。近年来依托退耕还林、三北四期、天然林保护等国家重点林业
建设工程,华家岭防护林建设突飞猛进,林分质量得到了有效地改善,林带生态防护效益日益显现,为甘肃
中部黄土丘陵区生态屏障体系建设起到示范作用。文中通过对华家岭不同立地条件下林分生长状况的样
地调查,分析研究其防护林带中不同树种的生长特征和环境适应性,为促进该区域防护林带的健康、持续
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研究方法
1. 1 研究区概况
华家岭位于西北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地处甘肃省中部,位于安定、通渭、会宁三县接壤地带。境内沟
谷纵横,岭梁交错,属二阴温寒山区。华家岭防护林带分布于以华家岭为中心、半径 50km 的区域内,地理
坐标 E104°52 ~ 105°28、N35°22 ~ 35°43,属中温带湿润区向半干旱区过渡地带,海拔 2000m ~ 2457m。
年平均气温 3. 4℃,年平均降水量 467. 4mm,年平均蒸发量 1212. 4mm,年平均相对湿度 70%,年日照平均
时数 2749h,无霜期 148d,土壤类型以黄绵土、黑垆土为主[4],区域地带性植被为温带黄土高原中东部草原
类型区。
华家岭防护林带始建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期,后经两次扩建,形成了以西兰公路( 旧 312 国道) 为主
线,沿黄土梁峁向二侧延伸的一条主林带、十条支林带所组成的大型人工防护林带,全长 300 多 km,累计
造林面积 6200 多 hm2。多年建设,林带也暴露出树种结构不合理,林分总体质量偏低,经营管理粗放,低
产低效林所占比重大等问题[5]。该林带前期造林树种以小叶杨( Populus simonii Carr. )、大官杨( P. ×
* 收稿日期: 2013 - 7 - 25;修回日期:2013 - 9 - 12。
基金项目: 甘肃省高等学校研究生导师科研项目黄土丘陵区低效公益林改造技术及生态风险评价 ( 1202 - 01) 资助。
作者简介: 赵赫然( 1988 - ) ,男,甘肃武威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森林生态与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研究。
E - mail: 362531523@ qq. com
通讯作者: 王辉( 1959 - ) ,女,甘肃武威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林业生态环境、荒漠化防治研究。
E - mail: wangh@ gsau. edu. cn
dakuanensis Hsu. )、青杨( Populus cathayana Rehd. ) 等为主。由于生态环境恶劣,部分杨树防护林带近年
来出现了生长不良、生态效益不佳、林分总体质量偏低等状况。1982 年起,本区开始引入适合当地生长的
云杉( Picea asperata Mast. )、油松( Pinus tabulaeformis Carr. )、落叶松( Larix principis - rupprechtii M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