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技术创新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体系
技术创新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体系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内涵
在创新理论基础上,各国学者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举行了广泛的探讨。柏格曼(Burg elm an)和曼迪奇(Maid ig ue)提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是便于组织支持企业技术创新战略的企业一系列综合特征。巴顿(Barton,19 9 2)认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核心是掌握专业知识的人、技术系统、管理系统的能力及企业的价值观。拉里(Larry W estp h al,19 8 1)把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看成是组织能力、适应能力、创新能力和技术与信息获取能力的综合。
国内企业技术创新研究的主要代表人物:许庆瑞、傅家骥、魏江、刘铁兵、项保华、李廉水和关士续等。魏江(1998)等认为技术创新能力包括研究开发能力、制造能力、市场营销能力、资金投入能力和组织能力5个方面。许庆瑞(2000)、温瑞珺(2005)等持有相近的观点。
吴贵生(2000)认为技术创新能力是企业从事技术创新活动的基础,同时对技术创新的成效起决定性作用,并将创新能力分为投入能力、研究开发能力、制造(生产)能力、营销能力和管理能力。傅家骥(19 9 8 )、高建(19 9 7)、孙一民(19 9 8 )等指出技术创新能力是技术能力的组成部分,是企业发展技术能力的核心。柳卸林(2000)分析了技术创新能力构成,包括创新资源投入能力、研究开发能力、制造能力、营销能力、管理和决策能力、创新产出能力。张清辉(2008)认为技术创新能力是企业从对市场需求分析入手,依次经过技术创新构思、规划和决策、研究开发、工程化、商业化生产,最终实现市场应用等多个环节的能力综合,其目的是企业满足或创造市场需求,增强企业竞争力,获取最佳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各个学者都倾向于从企业内部,以企业的生产和销售能力结构特征来加以描述,对技术创新能力的研究都以能力要素结构分析为主。
评价原则
魏江等(1995)认为,“在度量一个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时,必须解决两个问题:一是选择采用全面指标来评价,还是采用核心评判指标来评价;二是解决参照系的选择问题,对参照系的选择,既可以选择国内的行业先进企业,也可以选择国际上行业先进企业。对这两个问题的解决,可根据具体数据的可掌握程度或数据的可获得性来选择。”
卢怀宝等(2002)提出了企业技术创新指标体系设计的科学性原则、全面性原则、客观性原则和可行性原则。
陈晓慧(2002)则认为企业技术创新指标体系设计应该遵循科学性、政策导向性、可比性和可操作性原则。
董岗等(2004)提出了更为全面的观点,他们认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1)目的性原则。不仅仅是为了反映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水平,更重要的是通过评价发现薄弱环节,为进一步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指明方向和提供决策参考;
(2)科学性原则。主要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的内容和涵义都应建立在科学的创新理论基础之上,保证评价结果客观、准确、合理和公正;
(3)系统性原则。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应能反映创新能力的各个方面,如环境因素、研发能力、创新管理能力、信息化水平、制造、营销和产出等;
(4)定性和定量结合原则。定量指标反映企业创新能力的具体方面,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往往用定量的指标衡量。定性指标使创新能力中无法用数字衡量的部分得到了体现。
(5)可比性原则。建立的指标体系应能对多个企业的创新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因此,在选择指标时要充分考虑各企业创新能力统计指标的差异,指标的名称、含义、范围和统计口径尽量标准化,以保证指标的可比性。
(6)可操作性原则。可操作性主要是从数据获取的可行性、有效性、简单和方便等角度考虑的原则,也是指标体系设计中最重要的原则之一。
三.评价指标和模型
1.评价指标
(1)单一指标方法。(早期使用较多)如, Scherier (1983)从技术活动投入或产出的角度评价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研究与开发(RD)是技术创新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统计分析表明, RD投入量与技术创新的强度、规模和水平有很强的相关性,企业RD投入和产出都可以作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测度指标。
RD投入量,早期普遍采用RD经费和技术人员投入两个比例数,即企业RD经费占销售收入总额的比例,经常或专职从事RD活动的技术人员占工程技术人员总数的比例来大致反映企业技术创新的强度与水平。但是,企业技术创新是在原有生产技术体系的基础上进行的,技术创新活动的全部投入量难以完全独立地分离出来。
产出角度的衡量指标:专利申请和批准数、技术贸易额、高技术产品的出口等也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但这些指标不能反映有关生产过程中的大量技术创新,如改进生产工艺、减少消耗、降低成本和提高产品质量等方面的创新。而专利指标构成复杂、涉及的社会面十分有限,大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