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论学习指导.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古代文论学习指导中国古代文论学习指导

中国古代文论学习指导.txt-//自私,让我们只看见自己却容不下别人。如果发短信给你喜欢的人,他不回,不要再发。看着你的相片,我就特冲动的想P成黑白挂墙上!有时,不是世界太虚伪,只是,我们太天真。写在前面的话: 首先声明,鄙人学的是古代文学,但并非是考古代文论的,我的主攻方向是诗词。该文只是鄙人复习以及考试以后的一些经验和总结,应lan_zhihua的要求,进行了系统的归纳,希望有益后人,发表如下。 对于前次发表的《考完了,造福后人,这个是中国文学批评史的资料!》一贴lan_zhihua问,是否对古代文论学习有帮助。我认为,资料都是好的,但是资料也是死的,关键是看个人的运用,吸收为自己的东西,才能真正有帮助。每个人的情况都不同,看个人自己的运用,他人的帮助也只能如此了。造化在个人嘛! [好,下面说文论的问题。对于中国古代文论,其实答题可以发挥的余地是很小的,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记忆是十分重要的。古代文论的学习,首先要知道那些是重点、考点,条理要理清,考点要明晰,建立起史的框架(这是十分重要的啊),之后就容易了,只是记忆的问题了。 再次,就是要分析你所报考专业的出题特点。一般来说,对于中国古代文论,有以下几种考试形式: 立案分析一: 例一: 填空:“得意忘言”是( )的命题。(厦门大学2001年文艺学试题) 例二: 写出作者: 1、《文赋》 2、《辩骚》 3、《二十四诗品》 4、《宋元戏曲史》(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文艺理论试题) 例三: 写出提出者: 1、陶钧文思,贵在虚静 2、大音希声(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文艺理论试题) 这几种题型我称为小点题,就是要求注意一些小点出处的题目,这类题目我所见到的大致也只有这几类了。对于这种题目,平时复习的时候就要注意,什么人,什么时代,写了什么书,里面有什么要注意的文章,文章里提出什么著名的观点,相对应的表述是怎样的。这些方面掌握了,对于小点题,就没有问题了。比如: 钟嵘,南朝齐梁时代著名诗论家,写《诗品》,专就五言诗而说,提出以下观点: 一、诗歌的本质是表达人的感情,“感物”说; 表述:“氣之動物,物之感人,故搖蕩性情,形諸舞詠。……若乃春風春鳥,秋月秋蟬,夏雲暑雨,冬月祁寒,斯四候之感諸詩者也。……凡斯種種,感蕩心靈,非陳詩何以展其義?非長歌何以騁其情?故曰:「詩可以群,可以怨。」使窮賤易安,幽居靡悶,莫尚於詩矣。” 二、诗歌创作以自然为最高美学原则,提出“自然英旨”说、“直寻”说; 表述:“顏延、謝莊,尤為繁密,於時化之。故大明、泰始中,文章殆同書抄。近任昉、王元長等,詞不貴奇,競須新事。爾來作者,寢以成俗。遂乃句無虛語,語無虛字,拘鸞補衲,蠹文已甚。但自然英旨,罕直其人。詞既失高,則宜加事義。雖謝天才,且表學問,亦一理乎。” 表述:“「思君如流水」,既是即目。「高臺多悲風」,亦唯所見。「清晨登隴首」,羌無故實。「明月照積雪」,詎出經史?觀古今勝語,多非補假,皆由直尋。” 三、以怨愤为主要内容的风骨论(或者“风力”论); 表述:“幹之以風力,潤之以丹彩” 四、钟嵘的“诗有三义”说; 表述:“故詩有三義焉:一曰興,二曰比,三曰賦。文已盡而義有餘,興也;因物喻志,比也;直書其事,寓言寫物,賦也。” 五、钟嵘的“滋味”论; 表述:“宏斯三義,酌而用之,幹之以風力,潤之以丹彩,使味之者無極,聞之者動心,是詩之至也。” 六、钟嵘对历代五言诗人分为两个系统和三个等级的评价; 以《诗经》和《离骚》分别为其源头。而《诗经》系统又分为《小雅》和《国风》两个支系。又把诗人分成上、中、下三品,加以品评。 以上就是对于钟嵘应该掌握的小点,其中我加粗的地方,我认为是可能的考点,在平时看书的时候,要看那些点可能考,一个也不应该放过。这样复习这一类的题目就没有问题了。 立案分析二: 例一: 名词解释: 1、滋味说 2、兴寄 3、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厦门大学2002年文艺学试题)) 例二: 指出下面这一段话的出处并阐释其涵义: 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然则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华中师范大学2003文艺理论试题) 例三: 简答:刘勰的知音论简说(南开大学2004年古代文学专业批评史试题) 这种题目我称为中点题,就是要答出文论的观点内容的题目,只是在前面的小点题的基础上,多了一个解释罢了。只要解释清楚题目的内涵就可以了。呵呵,也就是文言文表达的东东,要你用白话文所出来而已。重点都掌握到了,就可以了,就怕你有遗漏的。所以了解大概有那些考点很重要啊。论坛上有一个《中国文学批评史学习方法》的帖子,虽然不是太全,但是也还不错,可以看看。过些时候,我可能也会编一个。 立案分析三: 例一

文档评论(0)

ganqlud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