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简述《左传》辞令的特点。
答:春秋时期,贵族文化高度发达,社会盛行重礼尚文的风气。在外交场合要公平应对,需要表现出温文尔雅的风度以及贵国的文化修养,要讲究辞令之美。因此,在《左传》中便记载了很多文才斐然的辞令。
①辞令委婉巧妙,典雅从容。在彬彬有礼的外表下包藏着锋芒,即使是敌国交战,在兵戎相见之际,也不失温文尔雅之态。如襄公二十五年,郑伐陈,郑国的子产向晋献捷,晋人三次责难郑国,都被子产巧妙地顶了回去。子产多次凭借辞令之妙,使大国不敢对郑非礼。优美巧妙而又体现了礼的精神与深厚的文化修养,是《左传》辞令的普遍特点。
②论辩方式上,其辞令往往援引典章,依礼而论,用道义的力量使对方折服。春秋时期,礼保持着一定的约束力,如果行为违礼,将会受到谴责,因此相互之交谈要以礼为依据。如名义与齐考公的对话,就是以道义为出发点,指责对方的不道义行为。前人称《左传》“婉而多切”,就在于他不仅有彬彬有礼的外表,更有以礼服人的力量。
③有些辞令真率有力,以鞭辟入理的分析见长。《左传·烛之武退秦师》中,烛之武向秦穆公分析利害时,就是采用直率而深入的方式,利用矛盾抓住秦不信晋的心理,讲晋国如何失信于秦,火上浇油,威言耸听,紧紧地抓住了秦伯的心理,有力地打动了秦伯。
④《左传》虽以细密婉曲著称,但又不尚铺陈,不事夸张,无论记事记言,都能言简意赅,意味悠深。
□ 简述《战国策》辞令的特点。
答:《战国策》的散文艺术成就很高,前人称它为“辩丽横肆,亦为文辞之最”,《战国策》中的辞令引人注目。
①《战国策》说辞纵横驰骋,辩丽姿肆而又浅显生动,形象生动,引喻谐调,气势充沛,说理充分。《战国策》的辞令与《左传》谦恭文雅、道德礼义的辞令有很大不同,为了打动人心,往往无所顾忌地分析形势,直陈利害,甚至不惜张大其辞,危言耸听。说者在分析利害时或抓住一点,尽力发挥,诱使对方上钩;或虚张声势,极力渲染对方的不利地位,使其听从安排;或故作惊人之语,先在气势上压倒对方,再详加辩析。
②《战国策》辞令在语言上词藻富丽,准确传神,句式错综变化,文中常常综合运用铺陈、排比及夸张、比喻等手法,造成淋漓酣畅的气势和铿锵有力的节奏,如《战国策·齐策一》中记录苏秦劝齐宣王合纵的说辞,文中极尽比喻夸张之能事,气势强大,语气强烈。又如《战国策·楚策四》中庄辛对楚襄王的说辞,层层设喻,气势之壮、辞采之富、描摹之工,都前所未有。
③《战国策》有很多寓言故事。这些寓言大多是说者根据临时需要而顺手拈来,取材广泛,寓意鲜明。《战国策·楚策一》中就用“狐假虎威”的寓言说明诸侯表面上怕楚将昭奚恤,而实际是怕楚国。《战国策》中,“画蛇添足”、“鹬蚌相争”、“南辕北辙”等其它一些寓言也都是脍炙人口的佳篇。这些寓言通俗生动,富于现实感。
□ 简述《孟子》论辩艺术。
答:《孟子》的文章说理畅达,章法巧妙,气势充沛,章法巧妙,表现出高超的论辩艺术。
①孟子善于在论辩中抓住对方心理,因势利导,诱其就范。一次,齐宣王向他问起齐桓王之事,但孟子却巧妙地把话题引到王道仁政上来。他先提起齐宣王不忍以牛衅钟的小事,称赞他有仁心,引起对方的好感;进而批评他虽有仁心却不行仁政,是“不为”,而非“不能”;然后又揭穿其“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的大欲,并指出,以武力征服天下,后必有灾,只有行仁政,才能无敌于天下,终于引起齐宣王对仁政的兴趣。在对话中,孟子始终掌握主动,使对方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了他的宣讲。
②采用迂回战术,设好圈套,让对方钻,乘其不备,突然袭击。孟子为了批评齐宣王未能治理好国家,先问他:“有人把妻子托付给朋友,自己到楚国去,朋友却让妻子挨冻受饿,该怎么对待他?”回答说:“抛弃他。”又问:“法官不能审理好案子,怎样处理他?”回答说:“罢免他。”经过这样两问两答,孟子突然把话题转向治国,问道:“国家没治理好,该怎么办?”齐宣王无法回答,只好“顾左右而言他”。
③先通过设问,使对方暴露其理论弱点,当找到突破口之后,再发动猛烈反击。在同农家学派的陈相辩论时,他针对其老师许行“贤者与民并耕而食”的观点,层层追问对方:许行的各种生活用品来自何处,迫使他说出“百工之事固不可耕且为也”的话,然后反问道:“然则治天下独可耕且为与?”紧接着就展开正面论述,说明社会分工的必要性,又举尧舜为例,说明圣人忙于治理天下,无暇亲自耕作,充分暴露了许行观点的不切实际。在此基础上,还批评对方背弃儒家师说而追随许行。由于抓住了对方的破绽,有破有立,文章具有锐不可当的逻辑力量。
④提出正面的议论,围绕中心观点,严谨细密地展开论述。如“天时不如地利”一章,在开门见山地提出论点之后,对天时、地利、人和的作用层层分析比较,最后又以“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总结全篇,全文步步深入,首尾相应,虽未独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贵州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专项学生资助申请表.docx VIP
- 信息系统自行软件开发管理规定.docx
- 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数学试题(图片版,含答案).doc VIP
- 2025至2030全球及中国腓骨肌萎缩症ⅠA型药物行业项目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docx
- 2025年供电所职工考试题库及答案.docx VIP
- 电网考试供电局简答题.pdf VIP
- 附件2.贵州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专项学生资助申请表(本科).docx VIP
- 基于Matlab的变压器励磁涌流仿真分析.doc VIP
- SH╱T 3526-2015 石油化工异种钢焊接规范.pdf VIP
- 《现代中式家居设计》课件.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