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hr_-析对华反倾销现象(doc9).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bhr_-析对华反倾销现象(doc9)

浅析对华反倾销现象 内容提要:本文分析了中国出口产品频遭外国反倾销制裁的严峻形势及其深层次原因,指出国外对中国产品的反倾销将是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过程中所不得不长期面对的严峻问题。在此基础上,分别从企业管理和政府决策两个层面给出了规避国外反倾销的若干对策建议。 反倾销是GATT/WTO认可的一种贸易保护措施,是国际上用来对付不公平竞争、保护国内产业的有效工具。随着各缔约国关税的不断降低,非关税贸易壁垒措施的不断减少,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措施的作用大大减弱,使得反倾销措施成为一国控制国外商品进口、保护国内产业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所以世界各国常常借反倾销合法之名行贸易保护之实。随着我国国际贸易实力的增加,我国出口产品在国外遭受的反倾销控诉日益增多,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实施反倾销最大的受害国。 1、国外对华反倾销愈演愈烈的严峻形势 自从1979年8月中国糖精、纳盐和闹钟等产品首次被当时的欧共体控告反倾销以来,欧、美、门等国家和地区对中国产品实施的反倾销指控有愈演愈烈之势,从最初的原材料和粗加工产品,到目前的钢材、电器产品、纺织品、计算机软盘等工业制成品、甚至高技术产品。例如,近年来影响较大的美国诉中国定尺钢板产品倾销案、家具倾销案、冷冻虾倾销案;欧盟诉中国钼铁产品倾销案、欧盟诉中国打火机产品倾销案,等等,这些案例都是最近十年来国外对中国产品实施反倾销诉讼影响较大的案例,这些反倾销案例无不使得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遭受重创。   WTO信息中心提供的统计数据表明,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上反倾销的最大受害国,整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国遭受的反倾销案件平均达到30.5起,比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平均增加24起。进入21世纪,这种势头有增无减,仅2005年上半年中国企业遭遇国际反倾销事件共有反倾销20起,保障措施1起,涉案金额约2.96亿美元。并且针对中国的反倾销案件占世界反倾销案件中的比例已由20世纪80年代的3.6%猛增至目前的接近20%,远远超出中国在世界贸易中所占的份额。   另外,国外对中国产品实施的反倾销税税率有不断增大趋势,从百分之十几到百分之几百乃至上千。如此高的税率也就意味着中国的相关企业将不得不长期(至少5年)退出已经苦心经营多年的国外市场。因此,应对反倾销诉讼越来越成为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过程不得不迈过的一道坎。   最近几年的情况表明,中外贸易摩擦重点正由低附加值产品向高附加值产品转移。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出口商品结构逐渐升级和优化,机电产品出口比重扩大,2002年,机电产品分别在我国对美和对欧洲出口中占54%和56%。相应地,机电产品遭遇国外反倾销数量也开始增加。由于这类产品的附加价值较高,因此,遭遇反倾销后的损失有加重趋势,这次由于美国反倾销,中国彩电企业的损失预计高达4.8亿美元,它将成为美国对华反倾销涉案金额最高的产品。 2、中国产品屡遭国外反倾销的深层原因剖析 我国出口商品屡遭国外反倾销指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下面主要从国际与国内两个方面加以阐述。   2.1国际方面的原因   2.1.1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 从产业发展的角度看,由于受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等因素的影响,中国成为世界制造中心的态势已经初见端倪,而市场往往呈现此消彼长形势,价廉物美的中国产品肯定会得到越来越大的市场份额。中国经济的快速崛起必然要改变传统的国际经济格局,可以预见,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中国与传统经济强国在经济领域的摩擦只会增加,不会减少。 世界银行高级经济学家最近表示,反倾销往往成为世界各国实施贸易保护的首选方案,是因为世贸组织对各国反倾销行为约束比较软弱,因此即使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倾销存在,某一国产品仍然可能被认为是倾销。近年来,欧美等国也就是频繁运用反倾销措施来限制外国产品进入本国市场。由于我国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对欧美贸易持续保持顺差,再加上由于美国的外贸统计采用原产地原则,进一步加大了我国对美贸易顺差的额度。在双边贸易不平衡趋势日益严重,贸易磨擦日益激烈的情况下,我国自然就会成为欧美反倾销的最主要对象之一。 2.1.2.乌拉圭回合后的形势所迫 乌拉圭回合协议要求各国大幅度削减关税和取消进口数量限制,各国为了减少对本国工业的冲击,纷纷采取反倾销这一合法而有效的措施。我国作为美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第一大贸易逆差国,出口产品种类多、数量大。美国为减少其贸易逆差,避免我国产品过度冲击其国内同类产品市场,对我国高高举起了反倾销的大棒。   2.1.3.社会制度差异引起的歧视 欧美之所以对我国频频使用反倾销这一手段,其最重要的原因在于两国社会制度的差异所引起的对华歧视。具体表现在,在对华反倾销的实践中,无视我国市场经济改革的现实,仍然视我国为“非市场经济国家”,在确定我国出口产品的正常价值时采用替代国类似产品价格。我国的出口产品在欧美的反倾销调查中,大

文档评论(0)

144416862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