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基坑支护专项方案探讨.doc

  1. 1、本文档共7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目 录 第一章 工程概况及说明 1 第二章 施工准备 7 第三章 施工部署和总进度计划 9 第四章 主要分部(项)工程施工方法 15 第五章 施工重点、难点分析及对策 20 第六章 基坑力学计算 20 第七章 施工现场及周边设施的保护措施 49 第八章 工程质量目标及保证措施 51 第九章 安全生产保证措施 56 第十章 文明施工、环境保护保证措施 62 第十一章 工期保证措施 68 第十二章 冬、雨季施工保证措施 71 第十三章 原材料与构件质量检验制度 74 第十四章 工程施工技术档案管理制度 75 第一章 工程概况及说明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位于天津市北辰区现状及规划北辰西道南侧沿线,东起京沪高铁以东规划污水泵站,西至双青污水处理厂,设计污水管道管径DN800mm—d1000mm—d1200mm,管道总长约4.4km。京沪高铁以东新建污水泵站一座,设计流量为0.63m3/s,以及配套进出水管道。 本工程范围内均无现状排水设施,属于排水空白区。新建污水干管承接京沪高铁以东现状污水管道转输来污水,并经新建污水泵站提升后,由DN800mm污水压力管道向西穿越京沪高铁,排入京沪高铁以西d1000mm重力流管道。自京沪高铁西侧由东向西敷设d1000mm—d1200mm污水管道,沿线收集京沪高铁以西、北辰西道以南、津霸线以北区域的污水,与七纬路污水主干管汇合后排入双青污水处理厂。新建污水干管包括重力流主干管道(W1~W46以及WA1~WA3)、污水泵站压力出水管(WB1~W1)及预留支管。 重力流主干管道W1~W46(桩号K0+000~K4+138.528)以及WA1~WA3均采用顶管施工,管材采用d1000mm—d1200mm玻璃纤维增强塑料顶管;其中W14~W15顶管穿越现状京福路,采用钢筋混凝土钢承口管作为外套管;污水泵站压力出水管道(WB1~W1)及预留支管采用土方明挖开槽施工,管材采用DN800mm—d600mm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夹砂管。 二、地质、水文情况 1、场地地层分布及土质特征 根据本次勘察资料,该场地埋深20.00m深度范围内,地基土按成因年代可分为以下5层,按力学性质可进一步划分为7个亚层,现自上而下分述之: 1.1人工填土层(Qml) 全场地均有分布,厚度0.50~2.70m,底板标高为6.80~3.51m,主要由素填土(地层编号1)组成,呈褐色,可塑状态,粉质粘土质,属中压缩性土。 人工填土填垫年限小于十年。 1.2新近冲积层(Q43Nal) 厚度3.20~7.50m,顶板标高为6.80~3.51m,该层从上而下可分为2个亚层。 第一亚层,粉土(地层编号3a):厚度一般为0.90~4.40m,呈褐黄色,稍密~中密状态,无层理,含铁质,属中(偏低)压缩性土。局部夹粉质粘土透镜体。其中在19号孔附近缺失该层。 第二亚层,粘土(地层编号3b):厚度一般为2.10~5.80m,呈褐黄色,可塑状态,无层理,含铁质,属中压缩性土。 本层土水平方向上土质尚均匀,分布尚稳定。 1.3全新统上组陆相冲积层(Q43al) 厚度1.40~2.90m,顶板标高为0.60~-1.30m,主要由粉质粘土(地层编号4)组成,呈灰黄色,可塑状态,无层理,含铁质,属中压缩性土。其中在40,41,42,43,44号孔附近缺失该层。 本层土除局部地段外,水平方向上土质尚均匀,分布尚稳定。 1.4全新统中组海相沉积层(Q42m) 厚度5.50~10.90m,顶板标高为2.58~-3.20m,该层从上而下可分为2个亚层。 第一亚层,粉土(地层编号6a):厚度变化较大为1.50~3.90m,呈灰色,中密状态,无层理,含贝壳,属中(低)压缩性土。仅在42,43,44号孔附近分布。 第二亚层,粉质粘土(地层编号6b):厚度一般为5.50~7.70m,呈灰色,软塑状态,有层理,含贝壳,属中(偏高)压缩性土。局部夹粉土透镜体。 本层土6a亚层土质砂粘性有所变化,分布不稳定;6b亚层水平方向上土质较均匀,分布较稳定。 1.5全新统下组陆相冲积层(Q41al) 本次勘察钻至最低标高-13.79m ,未穿透此层,揭露最大厚度5.00m,顶板标高为-7.90~-9.34m,主要由粉质粘土(地层编号8)组成,呈灰黄色,可塑状态,无层理,含铁质,属中压缩性土。局部夹粉土透镜体。 本层土在揭示深度内水平方向上土质较均匀,分布较稳定。 2、地勘结论 2.1本场地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属设计地震第二组,本场地属不液化场地,场地土为中软土,场地类别为Ⅲ类。对建筑抗震属一般地段。 2.2本工程浅层地下水主要为潜水,静止水位埋深1.60~2.00m,相当于标高5.56~4.40m,年变幅一般为0.50~1.00m。抗

文档评论(0)

希望之星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我是一名原创力文库的爱好者!从事自由职业!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