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人的_富贵_批评.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宋人的_富贵_批评

【文学研究】 宋人的“富贵”批评 李 江 峰 ( 山东师范大学 文学院,济南 250014) 摘 要:唐五代宋初相当数量以富贵生活为题材的诗歌作品催生了唐诗格和《二十四诗品》对诗中“富贵”的理论探 讨,并由此催生了以宋人“富贵”批评的形成。“富贵”批评以“气象”论诗,着眼诗句或作品深层次的风神气貌,它上承唐人 诗学批评中的物象理论和“体”、“格”理论,又涉及到文学批评中的形神关系理论,并认为适当用典是作品具有“富贵态”的 必备条件,这是宋代文学发展过程中求雅的理论表现。“诗能穷人”及与此内容相关的大量诗谶影响下的创作心理是“富 贵”批评形成的心理因素之一。 关键词:“富贵”批评; 气象; 物象; 格; 诗谶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5128( 2012) 11—0083—05 收稿日期:2012—09—04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晚唐五代诗格研究( 10CZW024) 作者简介:李江峰( 1978—) ,男,甘肃正宁人,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文学博士,主要从事中国文学批评史研究。 “富贵”是宋人诗论中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新 话题,这一论题的出现与宋初主要的诗歌流派之 一———“西昆派”的发展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同 时昭示了宋代文化中具有独特个性的一面,故多为 学者所注目。现有研究中,王德明、祝尚书、杨海 明、谢琰等先生均从不同角度分析展示了宋人富贵 诗论的不同侧面①,取得了相当丰硕的研究成果, 然关于宋人“富贵”批评的理论传承与开拓、“富 贵”批评形成的心理因素,似乎还有继续言说的必 要,故笔者不揣浅陋,对以上问题略作陈述,以求抛 砖引玉之效。 一 、宋人“富贵”批评产生 的理论与创作背景 贫贱富贵是封建社会乃至整个人类社会一直 存在的普遍现象,对贫寒或是“富贵”生活感受的 抒写自然也是诗歌创作的题材之一。所以,如果从 诗歌题材的角度看,无论是局外人对自己所见富贵 人士生活的抒写,还是富贵者对自己生活的描绘, 都可称是“富贵诗”的创作。在这一意义上,以抒 写富贵为题材的“富贵诗”最晚在《诗经》时代就已 经产生,《召南·鹊巢》中对贵族“之子于归,百两 御之”的豪华婚礼场面的多场景展示就是其例。 或许是由于这类诗的存在过于“天经地义”,所以 一直到晚唐五代之前,这类诗歌的创作也没有进入 诗论家的视野而成为他们谈论的话题。 以“富贵”论诗,早见于《二十四诗品》②和王梦 简《诗格要律》。《二十四诗品》有“绮丽”一品, 云:“神存富贵,始轻黄金。浓尽必枯,淡者屡深。 雾余水畔,红杏在林。月明华屋,画桥碧阴。金樽 酒满,伴客弹琴。取之自足,良殚美襟。”这里展示 诗歌的绮丽风格,而以摹写富贵人家景象为喻, “雾余水畔”以下六句即是对“富贵”的集中展示。 诗中展示的是富贵人家悠游闲适的自在生活,写出 了“富贵”之神而非仅仅堆砌富贵人家所拥有的金 玉满堂 的 物 象,所 以 作 者 说“神 存 富 贵,始 轻 黄 金”。其注重“象外之象、景外之景”的诗学思想表 现于摹写“富贵”,倒和宋人晏殊称赏的“富贵气 象”有异曲同工之妙。 2012 年 11 月 第 27 卷 第 11 期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Journal of Weinan Normal University Nov. 2012 Vol. 27 No. 11 ① ② 王德明《论宋代诗学的“嫌贫爱富”倾向》( 《北方 论丛》2003 年第 4 期) 、《晏殊的诗学思想及其影响》( 《文 学遗产》2002 年第 1 期) 、祝尚书《论后期“西昆派”》( 《社 会科学研究》2002 年第 5 期) 、杨海明《唐宋词中的“富贵 气”》( 《文学遗产》1995 年第 5 期) 、谢琰《晏殊诗“富贵气 象”新论》( 《江淮论坛》2009 年第 3 期) 皆对宋人诗词中的 “富贵气象”有所论述。 由于《二十四诗品》的作者问题而来的时代归属问 题使这则诗论的诗学史意义也难以确定。如按传统认识, 其著作权归于晚唐诗论家司空图,那么此处关于摹写“富 贵”的诗论就显得弥足珍贵; 如依陈尚君《〈二十四诗品〉伪 书说再证》( 《上海大学学报》2011 年第 6 期) 所推断《二十 四诗品》只是最早产生于 14 世纪初的一部诗学著作,则其 诗学史意义就需要重新考量。 王梦简于史无考,《诗格要律》早见于《直斋书 录解题》著录,并题作者为“进士王梦简”。张伯伟 根据“书中所引诗例,大多出自晚唐五代”的事实, 判断作者当生活于“五代至宋初时” [1]473 。《诗格 要律》有“富贵门”一条,云:“诗曰:‘瑞节当前油照 日,信旌开后火鸣风。’右薛能句,合比。又诗:‘金 镫冷光风宛转,锦袍红润雨霏微。’右典损句,合 赋。” [1]476 今按,以“门”论诗是晚唐五代诗格的共 同

文档评论(0)

ranfan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