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烟草种植历史.doc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贵州烟草种植历史

贵州烟草种植历史一、历史沿革   贵州烟草种植历史悠久。据史料记载,早在明朝天启二年(1622年),烟草就由屯边云贵的军队从桂、粤、闽、吴、楚等地带入贵州种植,至今已380多年的历史。   贵州最早栽种的烟草类型,是晒烟和晾烟,贵州人俗称叶子烟。据清代著名学者郑珍、莫友芝编篡的《遵义府志》所引《蚓庵琐语》记述:“烟叶出自闽中,边土人寒疾,非此不治,关外人至以匹马易烟叶一斤。崇祯癸末下禁烟之令,民间私种者问徒,寻令犯者斩。然不久因边军病寒,无冶,遂停是禁。崇祯末,遍处种烟,虽二尺童子莫不食烟矣”。史志中所见最早的是清康熙二年(1663年)徐宏业辑《平越府志》,对烟草已有清晰的记载。清康熙六年(1667年)《黄平州志-食货志》上有烟草在黄平“遍地种之”。清乾隆二十年(1755年)玉屏县知县赵沁修、田榕纂《玉屏县志-赋役志-物产(货)》中,记载了20种货物,烟列为第十七种,19世纪上半叶,贵州东部的松桃、思南、北部的遵义、仁怀,中部的黄平、贵阳、贵定、安顺、广顺、西部的平远(今织金县)、大方(今大方县)、毕节,西南部的兴义等都有一定种植,而且种植者和消费者开始注意到所产烟叶的质量。在育苗移栽、施肥管理等栽培技术上培累了一定经验;晒烟、晾烟的调制方法也初步形成;甚至已经注意到肥料对烟叶质量的影响。关于种植晒晾烟的经济效益,据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遵义府志-卷十七-第七册》记述:“大约岁终获利过稻麦三倍,民争趋焉”,烟草发展甚广。在遵义地区,“河垣、山谷、低峰、高原,树艺遍矣。与五谷争生死也!”   19世纪末20世纪初,水烟盛行于中上层社会中,促进了贵州晒晾烟的发展。从东部的黎平到西部的普安、威宁,从北部的桐梓到南部的独山、荔波,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尤以中部的贵定最为兴旺,“光绪十四五年,烟丝铺至三百家,销售极远”。“民国以来,有运叶烟于镇远、铜仁、洪江发庄制条丝者,有运至安顺、遵义制丝烟者”。省西北之威宁,年产10余万斤,尚为数过少,每年多仰给于水城。民国八年版的《贵定县志稿》有这样的描述:贵定出产,向少特品,前清嘉道间,闽广人侨寓于此,倡种烟叶,辗转仿效,遂为出产大宗。然种烟先论地面,以受阳光少,沙土者为贵。故四乡惟附郭之西华山、五大冲为最著,西乡则养马寨,磨子田、北乡则蔡苗、昆主、堵新堡、新添司至东南乡,虽亦产烟,因山阴,沙重,售价遂贱。前戴循若省长赴京,携带贵定烟叶至上海化验,据纸烟公司云:贵定烟叶质软而味香,制为纸烟,可以专利,特机器价巨,工厂非廓大不能适用,因而中止,到20世纪30年代,贵州晒晾烟的种植面积和烟叶产量都达到了高峰。各地都有了自己的“名烟”,如天柱的“金山烟”,册亨的“打宾烟”等。民国27年(1938年)7月,在贵阳举办贵州省手工艺品展览会征集的样品中,有17个县新产的烟叶。其中价格最高的镇宁江龙烟和安顺鸡场烟,每斤价1.00—1.50元,最贱的为石阡、都匀烟叶仅0.2。   抗日战争时期,上海、武汉被日本侵略者占领,香烟厂大批迁徙到贵州,以烤烟为原料的卷烟工业得到发展,取代了以晒晾烟为原料的烟丝手工业,因而晒晾烟已不再形成商品规模。虽仍有种植,但已多系农民自产自吸和农村集市贸易的就地交换。建国后,晒晾烟的生产再也没有纳入国家计划安排,也未给予生产扶持和奖励。1950—1960年代,供销合作社系统虽曾对晒晾烟进行收购,销往东北和广西等地,但仅为少数“名烟”品种,收购数量不大。80年代后,曾因开发混合型卷烟的需要,对晒晾烟进一步进行过开发,但多限于对名晒晾烟的调查研究等科研工作,后因贵州省混合型卷烟末能成为卷烟工业的主导产品,晒晾烟的需求不大,生产量也不大。总之,解放后贵州晒晾烟的生产,多系农民吸食习惯需要,处于自流状态,虽每年均有种植,但其生产规模远远不及20世纪初叶至中叶。   二、品种资源   晒晾烟是贵州种植最早的烟草类型,除兰花烟一个种属于N.RUSTICU种外,其余均属于N.TUBAUM种,贵州晒晾烟的种植区域广泛,全省各地均有分布。数百年来,贵州晒晾烟的生产条件下,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形成了丰富的贵州晒晾烟品种和品质资源。贵州晒晾烟品种资源的收集,最早是在民国27年(1938年),由贵州农业改进所收集了省内晒晾烟地方品种计65个。贵州烤烟地方品种资源中的福泉折烟、福泉小黄壳烟、贵定团鱼叶、鸡尾烟等品种,就是从这时开始经过逐年驯化、选择而逐步从晒晾烟类型转变成烤烟类型的。1940年代末至1960年代中期,贵州烟草科研所(前身为贵州农业改进所)曾收集36份贵州晒晾烟资源,1977—1990年又进行了烟草品种资源的征订和考察收集工作,其中以晒晾烟的地方各种资源所获较多。从1948年至1990年间,贵州省烟科所共收集国内外晒晾品种资源260份,其中本省地方品种资源204份,外省品种50

文档评论(0)

2017ll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