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醇法环氧丙烷氯醇尾气回收.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氯醇法环氧丙烷氯醇尾气回收

《氯醇法环氧丙烷氯醇化尾气回收》 中试可行性研究报告 方大锦化技术研发部 2011年11月5日 一 环氧丙烷氯醇化尾气回收意义和依据 环氧丙烷系列产品是方大化工的支柱产品,原锦化分别在“七五”和“九五”期间从日本旭硝子公司引进两套环氧丙烷系列产品生产线,环氧丙烷总生产能力达到12万t/a,两套装置均采用氯醇化法生产工艺,该工艺比较符合原锦化现状要求:原料品种少、来源有保证、投资少、工艺流程短。 然而,在氯醇法生产当中,氯醇化尾气(以下简称尾气)中含有大量丙烯、丙烷及氧气等。由于尾气中丙烯、丙烷的浓度接近爆炸极限,致使其分离回收非常困难,工厂目前将其全部排空。这不仅严重污染了环境,而且极大地浪费了资源,降低了企业的效益。本着节约成本,降低消耗,防止污染环境,最大限度地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环境。原锦化利用辽宁石油化工大学技术先进,科研实力雄厚,与他们合作研究开发环氧丙烷尾气回收项目。2005年12月至2006年底完成小试各项工作。2007年初,在原锦化在聚醚分厂院内建造一套环氧丙烷尾气回收中试装置,一氧化碳造气装置位于四万吨PO压滤车间西侧,脱氧反应装置位于废弃原二氯苯冷冻厂房内。2007年11月9日,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宋教授等人与我技术中心人员开始PO尾气回收脱氧单元中试实验,时是冬季,11月16日,一场罕见寒流将露天CO造气多条水管线冻死或冻裂,实验被迫停止,宋教授等人返回抚顺。当时锦化处于改制时期,PO尾气回收实验至今没有恢复。目前,CO造气装置设备部分丢失或损坏,CO储槽被聚醚分厂改为二氯丙烷储槽,原场址已被占据。今年,原二氯苯冷冻厂房被拆,脱氧单元中试实验装置设备也不知去向。 二 主要研究内容 针对PO装置生产及尾气排放现状,通过研制一种新型脱氧催化剂,以CO为还原剂,实现单程深度脱氧,使尾气中氧气含量由处理前的15%左右降至小于0.5%。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1)脱氧反应小试实验 采用小型固定床反应器,以方大化工8万的环氧丙烷生产线所产生的PO尾气为实验原料反应原料气体积空速方大化工8万的环氧丙烷生产线所产生的PO尾气为实验原料尾气脱氧小试工艺流程 小试脱氧实验是在自行设计和组建的小型固定床反应实验装置(详见图1)上进行,其流程是: (1)分别将氯醇法生产环氧丙烷的尾气和CO发生炉制备的CO气体通过固碱脱水及杂质。 (2)脱水及杂质的尾气与CO气体分别经过缓冲罐后,通过转子流量计控制流量,按照一定比例在混合器中混合之后进入反应器。反应器的温度通过加热带来控制与测试方法 反应前后气体样品中氧气、CO、丙烯、丙烷等含量采用色谱法分析。所用仪器为-3420气相色谱仪(北京分析仪器厂生产),具体分析方法为:永久性气体及CO采用3 m填有5A分子筛的填充柱进行分析。柱温:50℃,TCD检测器温度:120℃,进样器温度:80℃,载气(氦气)流速:16ml/min,六通阀进样。 丙烯、丙烷等的分析采用4 m填有球形硅胶波瑞西耳C(Prasilc)填充柱进行分析。柱温:50℃,FID检测器温度:100℃,进样器温度:80℃。全组成定量分析采用外标法进行,采用甲烷为校正因子,通过TCD及FID谱图合并实现。 氯醇法生产环氧丙烷的尾气经过脱水,进入缓冲罐一氧化碳发生装置产生的的CO混合进入脱氧反应器J∕mol 2C + O2 → 2CO2 + 112.9KJ∕mol C + CO2 → 2CO - 168.5 KJ∕mol 经上述氧化还原反应后,生成的粗CO气,从造气炉出来进入,依次进入1#、2#、3#水洗塔降温、除尘。然后进入4#碱洗塔,由于粗CO气中含有粗COS及H2S 等硫化物,CO气会使下脱氧单元的催化剂中毒。碱洗塔是以NaOH水溶液来除去粗CO气中的硫化物。并开启CO储槽前排空阀门,直接观察到放空口气流逐渐变为无色,从取样口取样化验,直至合格后方可打开储槽进气阀门,往储槽送气,为了保证纯度,CO储槽在取气之前应充满水,储槽取气时,储槽最下面排水口阀门开启向地下水槽以液下管方式排水,即气进水处,当地槽腋下管有气泡现象出现,CO储槽收集的CO气体已满,此时先关闭排水阀,再关闭CO储槽进气阀。 中断造气 CO储槽充满后可停止送氧,先关闭造气炉下氧气喷嘴进气阀门然后放净缓冲罐内的余压。 冲洗管路 关闭炉出口及水洗塔、碱洗塔回流阀门,开大1#塔进水阀门冲洗管路和碱洗塔,冲洗水从放空阀门放水口放净。 继续造气 按上次CO造气量补加焦碳(100M3加70公斤),首先检查阀门是否关死,打开造气炉上的漏斗上盖,将焦碳加人,然后封死上盖,通过摇把,打开漏斗下盖将上料斗内焦碳摇入炉内,并将夹套水补满回到

文档评论(0)

zyongwxiaj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