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PPT讲述.ppt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英雄PPT讲述

飞夺泸定桥——二十二勇士 (1927~1937)土地革命时期(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1927 1931 1934 1935 1936 南昌起义 八七会议 秋收起义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 九一八事变 红军长征 遵义会议 华北事变 中央红军在陕北会师 会宁会师 西安事变 飞夺泸定桥——二十二勇士 泸定桥 泸定桥又称为铁索桥,是中国古代桥梁建筑的杰作。泸定桥位于中国四川省西部的大渡河上。相传康熙帝统一中国后,为了加强川藏地区的文化经济交流而御批修建此桥,并在桥头立御牌。泸定桥两岸的桥头古堡为汉族木结构古建筑,为中国独有。该桥始建于清康熙44年,建成于康熙45年。康熙御笔题写“泸定桥”,并立御碑于桥头。 桥长103米,宽3米,13根铁链固定在两岸桥台落井里,9根作底链,4根分两侧作扶手,共有12164个铁环相扣,全桥铁件重40余吨。两岸桥头堡为木结构古建筑,风貌独特系国内独有。 江西省袁州区水江乡上洞村梓木人。1928年参加农民赤卫队,1929年参加游击队,入彭杨步兵学校学习,同年6月,参加红军。 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红一军团二师四团一营二连班长、副排长、排长、参谋、作战科长、团参谋长、团长、教导大队长、旅参谋长等职。参加了长征,飞夺泸定桥二十二勇士之一。解放后,任天津市军分区副参谋长,1951年在北京逝世。华北军区授予刘梓华同志烈士称号。 刘梓华简介 刘梓华 1934年10月,刘梓华随红一方面军开始长征。当时,他是红四团三营二连的一个排长。1935年 5月初,红军巧渡金沙江后,继续北上。此时,尾追红军的国民党“中央军”薛兵部队已追至金沙南岸,而在前头截击的四川军阀刘文辉、刘湘、杨森的部队,即在南大渡河急进。红军如果不迅速渡过大渡河,就要被迫向西转入更为艰险的川康地区。而要迅速渡过大渡河,必须快速拿下泸定桥。在这十万火急的形势下,红四团接受了夺取泸定桥的任务。27日晨,红四团从安顺出发,沿大渡河西岸,向泸定桥奔袭。 28日清晨 5时出发,大家吃一顿稀饭就拼命赶路。刘梓华是个矮小的红小鬼,一步也不甘落后,与战友一道,迎着雷电大雨,忍受饥饿折磨,急切跨过一座座高山,渡过一道道河沟,凭着坚强的革命意志,经过整整一天一夜的急行军,终于在 29日早晨 6点多钟到达泸定桥西岸,部队迅速占领沿岸阵地。团部开会研究决定,刘梓华所在的二连被指定为突击队。会后,二连迅速召开战前动员会,突击队的任务是二连连长廖大珠抢下来的,由廖大珠担任突击队的队长。他决定组成一支22人的突击队为第一梯队。刘梓华一听,第一个站出来要求当突击队先锋,营连领导见他求战心切,人又机灵,适合担任突击任务,就批准他为突击队先锋。 经过一番充分准备,刘梓华等22位勇士越战越勇,顾不得死神的降临,迅猛向前冲击,敌人被勇士们的无畏精神吓呆了,掉头就逃。勇士们当爬完最后一节铁索,快要接近敌人桥头时,突然,城门口燃起了熊熊大火,原来是敌人用煤油点燃了堆在桥头的木板,妄图阻止红军前进。廖大珠大喊一声:“冲啊。”突击先锋刘梓华一跃而起带领队员不顾一切向前冲去。此时,第二、第三梯队也迅速赶到,鲜红的战旗插上了东岸桥头! 飞夺泸定桥一共有二十二个勇士,为什么只提到刘梓华? 从1975年5月到9月,近5个月的时间里,调查小组从四川到北京、天津、河南、河北、山东、江苏、江西、湖南、贵州、广西,差不多绕半个中国走了一圈。搜集有关的红军长征文物,其中调查22勇士下落是他们时刻放在心头的一项重要任务。1975年8月,调查组来到江西南昌,在参观江西的革命烈士纪念馆时,在一个大陈列厅里,看见挂着很多相片,上面都是在各个历史时期参加革命战争的江西籍的烈士,突然,调查小组发现了一个叫刘梓华的相片,他的生平介绍中写着,“刘梓华同志是飞夺泸定桥英雄之一。” 1976年1月26日,泸定县方面给廊坊军分区去信去函,了解有关刘梓华同志的情况。1977年1月15日,当天泸定县方面收到了回信,信中肯定刘梓华就是当年飞夺泸定桥的英雄,并说明刘梓华生前系天津廊坊军分区的副参谋长,1951年患恶性淋巴肿瘤去世。 22名勇士中,唯一留下,下落和相片的勇士就是刘梓华。 长征胜利,全国解放后,组织上安排刘梓华在华北军区医院疗养。他身体好一点就要求分配工作。在他再三请求下,领导只得答应他去天津担任军分区副参谋长。1951年 2月,病魔再次缠身,他知道自己身体不行了,向来看望他的战友、同事说:“我不行了,不能再为党工作,希望同志们努力工作!” 4月17日上午11时,病逝于北京陆军总医院。这个在战场拼杀20年之久的红军战士与他的战友、亲属永别了!刘梓华身经百战,五立战功,九负重伤,成为二等残废军人。

文档评论(0)

shuwk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