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注会学习资料CPA《税法》义3j.doc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注会学习资料CPA《税法》义3j

第一章 税法总论(二) 第四节 税法要素 税法要素是各种单行税法具有的共同的基本要素的总称。 一、总则 主要包括立法依据、立法目的、适用原则等。 二、纳税义务人 又称“纳税主体”,是税法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 纳税人有两种基本形式:自然人和法人。 自然人是基于自然规律而出生的,有民事权利和义务的主体,包括本国公民,也包括外国人和无国籍人。 法人是自然人的对称,我国法人主要有四种:机关法人、事业法人、企业法人、社团法人。 与纳税人紧密联系的两个概念: 代扣代缴义务人 代收代缴义务人 【相关链接】纳税人与负税人;直接税与间接税 三、征税对象 征税对象又叫课税对象、征税客体,指税法规定对什么征税,是征纳税双方权利义务共同指向的客体或标的物,是区别一种税与另一种税的重要标志。 税基又叫计税依据,是据以计算征税对象应纳税款的直接数量依据,它解决对征税对象课税的计算问题,是对课税对象的量的规定。 四、税目 指各个税种所规定的具体征税项目。反映征税的具体范围,是对课税对象质的界定。税目体现征税的广度。 【例题·多选题】下列关于税法构成要素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 A.税基是对课税对象的量的规定 B.税目是对课税对象质的界定 C.征税对象是计算税额的尺度 D.消费税、企业所得税都规定有不同的税目 【答案】AB 五、税率 指对征税对象的征收比例或征收额度。税率是计算税额的尺度。 税率类别 具体形式 应用的税种 比例税率 单一比例税率;差别比例税率;幅度比例税率 增值税、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企业所得税等 定额税率 按征税对象的一定计量单位规定固定的税额 城镇土地使用税、车船税等 累进税率 全额累进税率 (我国目前没有采用) 超额累进税率 把征税对象按数额大小分成若干等级,每一等级规定一个税率,税率依次提高,将纳税人的征税对象依所属等级同时适用几个税率分别计算,再将计算结果相加后得出应纳税款 个人所得税中的工资、薪金所得和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 全率累进税率 (我国目前没有采用) 超率累进税率 以征税对象数额的相对率划分若干级距,分别规定相应的差别税率,相对率每超过一个级距的,对超过的部分就按高一级的税率计算征税 土地增值税 【例题·多选题】中国现行税制中采用的累进税率有( )。(1998年) A.全额累进税率 B.超率累进税率 C.超额累进税率 D.超倍累进税率 【答案】BC 【例题】给定一个累进税率表: 级数 课税对象级距 税率 1 1500元以下(含) 3% 2 1500-4500元(含) 10% 3 4500-9000元(含) 20% 假定甲、乙、丙三人的征税对象数额状况分别为甲1500元、乙1501元、丙5000元。 按照全额累进税率计算税额 按照超额累进税率计算税额 甲应纳税=1500×3%=45(元) 甲应纳税=1500×3%=45(元) 乙应纳税=1501×10%=150.1(元) 乙应纳税=1500×3%+1×10%=45.1(元) 丙应纳税=5000×20%=1000(元) 丙应纳税=1500×3%+(4500-1500)×10%+(5000-4500)×20%=445(元) 出现问题:乙比甲征税对象数额增加1元,税额却增加150.1-45=105.1元,税负变化极不合理 【特别提示】为了简化超额累进税率的计算,需要将“速算扣除数”设计在超额累进税率表中。所谓速算扣除数,是按照全额累进计算的税额与按照超额累进计算的税额相减而得的差数,事先计算出来附在税率表中,随税率表一同颁布。 速算扣除数=按全额累进方法计算的税额-按超额累进方法计算的税额 速算扣除数也可以用计算公式推算: 本级速算扣除额=上一级最高所得额×(本级税率-上一级税率)+上一级速算扣除数: 级数 课税对象级距 税率 速算扣除数 1 1500元以下(含) 3% 0 2 1500-4500元(含) 10% 150.1-45.1=105(元)或1500×(10%-3%)+0=105(元) 3 4500-9000元(含) 20% 1000-445=555(元)或4500×(20%-10%)+105=555(元) 速算扣除数的作用——简化计算 有了速算扣除数,再用超额累进税率计算税额时,可以简化为: 按超额累进方法计算的税额=按全额累进方法计算的税额-速算扣除数 本例丙应纳税=5000×20%-555=445(元) 超额累进税率表的形式: 级数 课税对象级距 税率 速算扣除数 1 1500元以下(含) 3% 0 2 1500-4500元(含) 10% 105 3 4500-9000元(含) 20% 555 【例题·计算问答题】李某2015年3月取

文档评论(0)

panguoxi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