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3
2014年中考化学冲刺资料
第1.2讲:中考化学实验复习专题
姓名 学校
? 复习要求:
掌握初中化学中涉及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物质的鉴别、除杂、推断、仪器的连接、重要性质实验的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等与实验相关的知识。
(一)常用仪器及基本操作:
1. 化学实验常用仪器及使用
2.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1)药品的取用
①固体药品的取用
取用粉末、颗粒状药品应用药匙或纸槽,步骤:“一斜二送三直立”,即将试管倾斜,用药题或纸槽将药品送入试管底部,再把试管直立起来。
取用块状药品或较大的金属颗粒应用镊子夹取,步骤“一横二送三慢竖”,即将试管(或容器)横放,把药品放入试管(或容器)口以后,再把试管(或容器)慢慢竖立起来。
②液体药品的取用
滴管吸取法:取少量液体时,可用胶头滴管吸取。
取用较多量时,可用倾倒法,步骤:先拿下瓶塞,倒放在桌上;然后拿起瓶子,标签朝向手心;瓶口要紧挨着试管口,使液体缓缓倒入试管。
(2)物质的称量
①托盘天平的使用程序
天平调零——托盘垫纸(或小烧杯)—左物右码(从大到小)—平衡读数——砝码回盒——游码回零
②量筒的使用程序
量筒平放——倒入液体——平视刻度——准确读数——倒出液体——洗净量筒
③物质的加热
1 加热前要将试管的外壁擦干,防止水滴附着受热不均匀,使试管破裂;
2 加热固体时试管口稍向下倾斜,防止固体受热时产生的水蒸气冷凝回流引起试管炸裂;
3 加热药品时先均匀加热,再集中加热有药品的部位;
4 加热液体,试管与桌面成45°角,管口不得对人。
④仪器的装备
实验装置的安排顺序从下到上,从左到右;制备气体发生装置在左,收集装置在右,气流方向从左到右。
⑤仪器的洗涤 玻璃仪器洗涤干净的标准是:水膜均匀,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⑥装置气密性的检查
如图:将导管放入水中,用手捂住容器,观察导管口是否有气泡产生,松手后是否有水进入导管。
⑦气???的收集(如图)
1 排水集气法 适用于收集难溶于水或微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的气体。
2 排空气集气法
a. 向上排空气法:适用于收集不与空气反应且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
b. 向下排空气法:适用于收集不与空气反应且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
⑧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溶液的配制
1 计算:固体的质量或浓溶液的体积; 2 称量和量取:天平称量固体或量筒量取液体(粗略量取);3 溶解:加快固体溶解的方法是:研细固体、加热或搅拌。
⑨常见事故的处理
1 浓硫酸溅到皮肤上,应先用布拭去,再用大量的水冲洗,并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不慎将酸溅到眼中,立即用水冲洗,边洗边眨眼睛;大量酸液洒到桌上,要加适量碳酸氢钠中和,然后用水冲洗,用抹布擦净;
2 浓碱液溅到皮肤上,用较多的水冲洗后,涂抹硼酸溶液;大量碱液洒到桌上,要加适量醋酸中和;
3 酒精灯不慎碰倒起火,用沙子或湿抹布盖灭,不能用水泼灭。
(二)物质的制备和性质:
1. 氧气、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1)制取原理及装置:
?氧气二氧化碳药品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原理仪器装置固液不加热
固固加热
固液不加热
?
?收集方法排水法、向上排空气法向上排空气法验纯或验满带火星木条靠近集气瓶口燃着木条靠近集气瓶口注意事项①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防止蒸发出的水蒸气冷凝后流到试管底部,将试管炸裂;②排水法收集完后,先将试管移出水槽,再停止加热,防止水槽中的水倒吸入试管,将试管炸裂。③用KMnO4制O2时,应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小颗粒进入导管。①不能用稀硫酸代替稀盐酸。因为反应能生成微溶于水的CaSO4覆盖在石灰石的表面,将石灰石与H2SO4隔绝,使反应停止。②不能用浓盐酸来制取气体,因为浓盐酸易挥发,使产生的气体中混有HCl气体;③长颈漏斗的末端应插入液体中,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中逸出。 (2)气体的干燥与净化
在实验室制备的各种气体中,常含有少量的酸雾、水蒸气和其他气体杂质,需经过净化和干燥后才能得到纯净的气体。
①实验装置
常用的干燥及净化装置主要是:洗气瓶、干燥管和U型管(如下图)。
②气体的干燥
选用干燥剂应根据气体的性质和干燥剂的性质而定,其原则是干燥剂只能吸收气体中的水分,而不能与气体发生反应。如下表中常见气体的干燥剂:
干燥剂可干燥的气体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07年考研英语一真题解析.pdf VIP
- 救护车司机培训计划.pptx VIP
-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第三章 一元二次方程练习题.docx VIP
- 20211121-华金证券-纺织服装行业周报:10月社零回升,消费市场回暖.pdf VIP
- 非均匀有理B样条:B样条曲面II及NURBS.pdf VIP
- 妇产科护理网络在线课程的教学设计与实践应用.pdf VIP
- 十年(2016-2025)高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专题40 化学反应原理综合题——反应热+速率平衡(原卷版).docx VIP
- 设备安装、维修合同模板7篇.docx VIP
- 广东六校2025届高三10月联考英语试题.pdf VIP
- 削坡减载施工方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