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6山水田园诗汇编
山光水色养性灵登山观海总溢情 ——诗歌鉴赏之山水田园诗
山水诗指描写山水风景的诗,通过记游山水以表现对美不胜收的山水景物的流连与热爱。其鼻祖是东晋的谢灵运。
田园诗主要指以农村自然景物、田园生活为吟咏对象的诗,其通过对山林田野的描写,营造出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氛围,借此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和对宁静和平生活的向往。其鼻祖是陶渊明。
到了唐代,山水诗与田园诗常常融为一体,代表人物有孟浩然、王维。
宋代的杨万里、范成大等都是这一派诗人中的杰出代表。
山水田园诗或赞美山河,热爱自然;或向往自由,厌恶官场;或憎恶黑暗,渴望归隐;或闲适淡泊,悠然自得等。
山水田园诗的感情类型
1.表达对大自然的喜爱;
2.表达对官场仕途的厌倦,对现实的不满甚至
愤怒;
3.表达对归隐生活、闲适恬淡的田园生活的喜
爱、向往;
4.表达出出世与入世的矛盾心理;
5.对生活、人生哲理的感悟,禅意的寄托。
望庐山瀑布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表达对大自然的喜爱。
表达对官场仕途的厌倦,对现实的不满甚至愤怒。?
归园田居 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户庭无杂尘,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表达对归隐生活、闲适恬淡的田园生活的喜爱、向往。
过故人庄
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表达出出世与入世的矛盾心理。
江 村
杜甫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
对生活、人生哲理的感悟,禅意的寄托。?
过香积寺
王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山水田园诗的常用技法主要表现在写景抒情的方法上:
山水田园诗的常用手法
1、比喻、拟人、夸张、对比等修辞类手法的
运用。
山水田园诗的常用手法
2、写景常用的表现手法
(1)白描与工笔。
白描,简单地罗列,简洁地描写。
工笔,细致入微地刻画,重彩浓墨地描绘。
登池上楼
谢灵运
初景革绪风,新阳改故阴。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初景”是初春的阳光,“绪风”是冬季残留下来的寒风。“新阳”为新春,“故阴”是已过去的冬季。“变鸣禽”意为鸣叫的鸟儿变换着种类。本诗写了初春的风、阳光、池塘、春草、弱柳、鸣禽等,一句数景,每景必以准确的字眼形容,极其细腻。
山水田园诗的常用手法
2、写景常用的表现手法
(2)观察角度。高、低、俯、仰的变化与远近
高低的顺序。
(3)光、影、色彩的渲染,视觉、听觉、嗅觉、
触觉的运用。
(4)虚实结合。
(5)动静结合。
远近高低相结合??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看同一景物,观察者所处的方位不同,角度不同,俯视,仰视,远眺,近看,视觉形象会呈现千姿百态,变化万千。
沁园春·长沙
毛泽东
……
看万山红遍,
层林尽染,
漫江碧透,
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
鱼翔浅底,
……
?动静结合?? 在写景状物的文章中,孤立地写动态或静态,往往不能给人以深刻的印象。若能将动态描写与静态描写结合起来,以静写动,以动衬静,则会塑造出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写山上一尘不染的松树,皎洁的月光,以及月光穿过树叶的缝隙在林间留下班驳的影子,都给人以明净清幽的感受——这是通过静态描写来突出山中的静谧。
山泉因雨后水量充足,流势增大,从石上流过,淙淙有声——这是动态描写,以动衬静,更反衬出山中的宁静。
点面结合?? 在写景状物时,不能孤立地静止地写主体物,还必须写主体物周围的联系物,点面结合,烘云托月,使主体形象更丰满,更有特色。??
江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孤舟蓑笠翁”属于点的描绘;前两句“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属于面的铺陈,诗句从“鸟飞绝”、“人踪灭”写尽了人物处境的苦寒与孤寂,并在“山”“径”前冠之以数量词“千”“万”,对突出人物坚忍不拔、卓然而立的品格起到了很好的铺垫作用。?
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
夜雪 白居易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6届高考历史专题十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第38讲专制下的启蒙及理性之光与浪漫之声课件汇编.ppt
- 2016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1讲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课件新人教版汇编.ppt
- 2016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5讲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课件新人教版汇编.ppt
- 2016届高考历史专题十二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第27讲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课件汇编.ppt
- 2016届高考历史专题五解放人类的阳光大道与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第11讲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十月革命课件汇编.ppt
- 蟠桃露产品策划方案ok分解.doc
- 2016届高考历史考前三个月第一部分专题四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含解析)选修3汇编.doc
- 2016届高考政治(人教版必修二)一轮总复习课件:第四单元第9课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共57张PPT)汇编.ppt
- 2016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课件:专题1汇编.ppt
- 2016届高考政治备考:供给侧改革汇编.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