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子宮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

子宫内膜异位症 Endometriosis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妇科 1、定义 子宫内膜异位症 (Endometriosis, EM) 1、具有生长功能 2、子宫内膜组织(腺体和间质) 3、出现在子宫腔黏膜以外部位 2、发病率 3%~10%的育龄妇女患有此病 1、妇科剖腹手术中,约5%-15% 2、不孕腹腔镜检患者,12%—48% 3、生育年龄妇女,25—45岁 与卵巢的周期性变化有关 与遗传有关,可能为多基因遗传 3、发生部位 身体内几乎无所不及,依次是:卵巢、子宫直肠窝、盆腔腹膜、腹壁切口、膀胱切口、膀胱壁、子宫颈、输卵管、肠壁、外阴阴道、其他 4、主要类型 三种类型: 卵巢型 腹膜型 深部结节型 三期表现 早期--红色病变 中期--棕色病变 晚期--白色病变 形态多样 斑块、结节、滤泡、囊肿、缺损、粘连 卵巢型 腹膜型 火焰状红色病变 深部结节型 早期滤泡、红色病变 中期棕色结节状病变 晚期腹膜缺损、白色病变 5、发病机制 子宫内膜种植学说 淋巴及静脉播散学说 体腔上皮化生学说 免疫学说 遗传 子宫内膜种植学说 经血逆流→输卵管→腹腔→卵巢和盆腔腹膜 先天性阴道闭锁或宫颈狭窄 →经血逆流 剖宫取胎术后→腹壁切口 分娩后→会阴切口 医源性播散 经血逆流种植学说 淋巴及静脉播散学说 盆腔淋巴管和淋巴结中发现有子宫内膜组织 盆腔静脉中也发现有子宫内膜组织 如肺、手或大腿的皮肤和肌肉EM 体腔上皮化生学说 体腔上皮分化的组织,在反复受到经血、慢性炎症或持续卵巢激素刺激后,均可被激活而衍化为子宫内膜样组织 。 无充分的临床或实验依据 免疫学说 大部分女性经期有经血逆流,而只有少数人发生本病,因而认为免疫紊乱时发生本病。 血Ig G、抗子宫内膜自身抗体↑ 子宫内膜Ig G、补体C3沉积率↑ 巨噬细胞、NK细胞及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 6、高危因素 年龄:26-40岁 月经情况:初潮早,周期小于27天,经期大于8天,伴原发性痛经(经期负担重、经期性交亦是诱发因素) 生育少、生育晚或不孕:妊娠有保护作用。 盆腔手术史:刮宫,剖宫取胎,剖宫产,肌瘤剥出术等 家族史,家族倾向性 7、病理特点 特点: 远处转移和种植生长能力 基本病理变化 异位内膜→卵巢激素的变化→周期性出血 周围纤维组织增生和周围组织紧密粘连形成 病变区出现紫褐色斑点或小泡 大小不等的紫蓝色实质结节或包块 卵巢巧克力囊肿(Chocolate Cyst) 巨检 卵巢:巧克力囊肿(Chocolate Cyst)。 约80%患者病变累及一侧卵巢, 其中50%同时波及双侧卵巢。 腹膜:早期有白色混浊腹膜灶、火焰状红色灶、腺样息肉灶 输卵管:粘连甚至扭曲,伞端闭锁。 宫骶韧带、Douglas陷凹和子宫后壁下段 早期: 紫褐色出血点或颗粒状结节 晚期: Douglas陷凹变浅,甚至完全消失 宫颈:较少。位于表浅的粘膜面或深部间质内。 正常盆腔结构 卵巢巧克力囊肿 盆腔粘连 宫骶韧带处水泡状病变 子宫直肠陷凹封闭 宫颈6点处蓝色结节位 镜下 子宫内膜上皮、内膜腺体或腺样结构、内膜间质及出血。 少量内膜间质细胞即可确诊。发现红细胞或含铁血黄素的巨噬细胞等出血证据 。   8、临床表现 症状(SYMPTOM) 继发性痛经--典型症状 进行性加重 程度与病灶大小不一定成正比 慢性盆腔痛 性交痛 不孕--高达40% 组织广泛粘连和输卵管蠕动减弱 黄体期功能不足、LUFS 、自身免疫反应 月经失调 经量增多、经期延长或经前点滴出血 与卵巢无排卵、黄体功能不足有关 其他特殊症状 腹泻或便秘 尿痛和尿频 肛门坠胀 体征 (SIGN) 子宫多后倾固定 痛性结节 多位于直肠子宫陷凹、宫骶韧带或子宫后壁下段等部位 附件增厚或囊性偏实不活动包块 紫蓝色斑点、小结节或包块 9、诊断 育龄妇女有继发性痛经进行性加重和不孕史 触痛性结节或子宫旁有不活动的囊性包块 B型超声检查:卵巢内膜异位囊肿 CA125值测定 :一般在200u/ml以下 腹腔镜检查 是诊断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最佳方法 Stage I (Minimal) Stage II (Mild) Stage III (Moderate) Stage IV (Severe) 4* 9 114 29 * Revised AFS Score EM分期(R-AFS评分) Revised AFS 1985 Stage I (minimal) 1 – 5. Stage II (mild) 6 – 15. Stage III (moderate) 16 – 40. St

文档评论(0)

123455432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