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三章 鸦片战争后外报的发展情况(1841年——1872年) 第一节 外报在华的出版基地 ——上海的兴起 这一时期报纸的三个共同特点: 1、宗教报纸由以前的主流地位降为次流,商业报纸地位上升,成为当时创办报刊的主流方向。 2、坚持了以报刊为宣传手段的传统策略,但是有所变化。报刊敢于干涉中国内政,试图用言论影响中国政策方向。 3、此时的报纸的发行总量增加了。 香港报纸的影响 一、上海的两次发展 1、第一次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将上海开辟为通商口岸,并且强行建立了所谓“国中之国”的租界。随着外国侵略者在上海的经济活动、宗教活动的广泛开展,上海的报业在19世纪50年代后开始起步。但是时间上比香港晚了8年。且发展程度也不及香港。1860年为止,在上海仅仅只有4种英文报纸。 2、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由于长江中下游生产的恢复、商业贸易的活跃,以及洋务运动的开展,上海迅速取代广州、香港,成为中外贸易的枢纽和全国工商业 的中心。上海租界人口激增至数十万,呈现空前的繁荣景象。此时,上海的报业也开始后来居上,至19世纪90年代为止上海已经成为中国近代报业的中心。 二、上海的外文报刊 1870年12月5日创刊的《上海新闻》——中国最早的法文报刊。(周刊,出版3年,1891年停刊) 1890年6月5日创刊的《上海新报》——中国最早的日文报刊。(周刊,1891年停刊) 1886年创刊的《德文新报》——中国最早的德文报刊。(周刊,1917年停刊) 1、第一份外文报刊:《字林西报》 (1)报纸前身: 《北华捷报》子报《每日航运与商业新闻》 (2)意义 是在旧中国出版时间最长、发行最广、最有影响力的一家外文报刊 (3)《字林西报》的特点 A. 形式上纯英国报纸风格,内容主要为行情、船期、广告等商业性材料,但是带有强烈的政治性。被视为英国驻上海领事馆和租界当局的喉舌,被上海的外国人称为“英国官报”。 B. 重视时政新闻,开辟中外新闻和本埠新闻等栏目。 C. 重视言论,经常就中国政局、中外关系等问题发表评论。 2、其他重要的英文报纸 1861—1862 《上海每日时报》 上海第一家外文日报 1874—1927 《华洋通闻》 1879—1930 《文汇报》 至90年代,上海形成了《字林西报》《华洋通闻》《文汇报》三足鼎立的报业发展态势。 【注意】 这些多语种报刊的出版,显现了中国近代报业的半殖民地色彩。 三、上海的中文报刊 1、《六合丛谈》 (1)创办:1851年1月26日(咸丰七年正月初一)创刊,是上海第一份中文近代刊物,月刊。由英国伦敦会在上海设立的墨海书馆主办。主编:传教士伟烈亚力(alexander wylie)。 (2)性质:宗教报纸 。但它并不是单纯介绍宗教教义,而是一份综合性的新闻性期刊。 (3)又及:王韬也曾参与该刊工作,这是他最早的报刊活动。 2、《上海新报》 (1)创办: 1861年11月下旬创刊(咸丰十一年十月),由北华捷报馆创办、字林洋行出版。1872年12月31日停刊。 (2)宗旨: 以报道经济、商业信息为主。同时,该报也刊登广告、报道一般新闻。 (3)战讯的报道 关于太平天国运动的系列报道 (4)版式的革新 1868年2月1日改为双面印刷,计为四版。 1869年开始刊登“伦敦电报行情”,是最先刊登电讯的中文报纸。 1870年3月24日起,每条新闻上均加简明标题 加强对消息来源的说明 (5)《上海新报》与《申报》的竞争 3、《中国教会新报》 在早期传教士办的报刊中,《万国公报》最典型、最具有代表性,发行最广,影响也最大。 从《教会新报》到《万国公报》 万国公报的前身是中国教会新报(简称教会新报)。教会新报于1868年9月(同治七年七月)在上海创刊,发行人及主持者为美国传教士林乐知(Young John Allen)。 教会新报从1868年创刊,到1874年为止,发行6年,共计300期。 301期开始,刊名改为《万国公报》,继续出版。到1883年(光绪9年)因经济拮据,被迫停刊。 停刊5年后,1889年2月(光绪十五年正月)复刊,开始由“广学会”发行。刊期由周刊改为月刊,一直出到1907年12月停刊。 前后历时39年,除去休刊5年,实际发行34年。共计977期。 林乐知 万国公报的具体发展情况: 《万国公报》的初期情况 性质:完全意义上的宗教性周刊 宗旨:“传播福音、联络教徒” 内容:宗教内容占主导地位,也有少部分介绍天文地理、物理、化学和医学知识的文章。少量“新闻”,包括中国各地以上海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电子物证初级试卷及答案.doc VIP
- 烟雾病和烟雾综合征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24版).pptx VIP
- Q/CR 549.5-2016 铁路工程土工合成材料 第5部分:土工布.PDF VIP
- GB50168-2018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 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标准.pdf VIP
- 人行天桥钢箱梁施工方案.doc VIP
- 建筑工程领域AI应用现状与趋势研究报告 -AI in AEC.docx
- 第5講移民实边:明清时期的边疆移民(4课时).ppt VIP
- 新人教版四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精编知识点(背诵用).doc
- 冶金企业全要素评估表(人机物环管).docx VIP
- 一种建筑工程管理用安全防护栏.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