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 39 卷第 8 期 煤 炭 学 报 Vol. 39 No. 8
2014 年 8 月 JOURNAL OF CHINA COAL SOCIETY Aug. 2014
邵龙义,董大啸,李明培,等.华北石炭—二叠纪层序-古地理及聚煤规律[J].煤炭学报,2014,39(8):1725-1734. doi:10. 13225 / j.
cnki. jccs. 2013. 9033
Shao Longyi,Dong Daxiao,Li Mingpei,et al. Sequence-paleogeography and coal accumulation of the Carboniferous-Permian in the North
China Basin[J]. Journal of China Coal Society,2014,39(8):1725-1734. doi:10. 13225 / j. cnki. jccs. 2013. 9033
华北石炭—二叠纪层序-古地理及聚煤规律
邵龙义1,2,董大啸1,2,李明培1,2,3,王海生4,王东东1,2,鲁 静1,2,郑明泉1,2,程爱国5
(1.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地球科学与测绘工程学院,北京 100083;2.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煤炭资源与安全开采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83;3.陕西省煤田地质局勘察研究院,陕西 西安 710054;4.山西省煤炭地质勘查研究院,山西 太原 030006;5.中国煤炭地质总局,北京
100039)
摘 要:在对露头及钻孔剖面沉积特征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华北地台石炭—二叠纪近海型含煤岩
系层序地层格架,恢复了基于三级层序的岩相古地理,并分析了聚煤规律。 根据区域不整合面、河
流下切谷冲刷面、沉积体系转换面、古土壤及根土岩、地层颜色突变面、煤层等层序地层关键界面特
征,将华北石炭—二叠系划分为 7 个三级层序。 通过绘制各三级层序地层厚度、砂泥比、石灰岩含
量等单因素等值线,恢复出各三级层序的岩相古地理。 利用煤层厚度与岩相古地理平面展布规律
可知,最有利成煤环境为三角洲沉积体系,其次为河流、潮坪-潟湖沉积体系,聚煤作用以 SQ2(太
原组中上部)和 SQ3(山西组)最强,聚煤中心位于准格尔、大同、朔州、乌海、峰峰等煤田和京津唐
地区,SQ4(下石盒子组)和 SQ5(上石盒子组第 1 段)聚煤作用仅限于华北盆地南缘,聚煤中心位于
两淮地区。
关键词:层序地层;岩相古地理;聚煤中心;海陆过渡相;华北盆地
中图分类号:P539. 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0253-9993(2014)08-1725-10
收稿日期:2014-05-16 责任编辑:韩晋平
基金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资助项目(2011ZX05009-002);国土资源部地质大调查重大基金资助项目(1212010633901)
作者简介:邵龙义(1964—),男,河南灵宝人,教授,博士生导师。 Tel:010E-mail:shaol@ cumtb. edu. cn
Sequence-paleogeography and coal accumulation of the Carboniferous-
Permian in the North China Basin
SHAO Long-yi1,2,DONG Da-xiao1,2,LI Ming-pei1,2,3,WANG Hai-sheng4,
WANG Dong-dong1,2,LU Jing1,2,ZHENG Ming-quan1,2,CHENG Ai-guo5
(1. College of Geoscience and Surveying Engineering,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Beijing),Beijing 100083,China;2.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Coal Resources and Safe Mining,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Beijing),Beijing 100083,China;3. Shaanxi Coalfield Geology Bureau Investi-
gation Research Institute,Xi’an 710054,China;4. Shanxi Coal Geology Surveys Research Institute,Taiyuan 030006,China;5. China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公司“青年突击队”组建及实施方案.docx
- 沪发改投(2012)130号文.docx VIP
- 梵高——.ppt VIP
- 2025年山东黄金集团井下技能工人招聘(2025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10卷合集).docx
- 液压装配知识培训课件.pptx
- 安全文明施工的安全防护设施.pptx VIP
- 人教版高中英语选择性必修第一册UNIT1单元测试含答案 .pdf VIP
- 湖南湘西卫生系统招聘考试(护理学专业知识)题含答案2024年.docx VIP
- 建筑工程图集 07SJ504-1:隔断隔断墙(一).pdf VIP
- GB1094.7-2016 电力变压器 第7部分:油浸式电力变压器负载导则.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