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 45 卷 第 2 期 海 洋 与 湖 沼 Vol.45, No.2
2014 年 3 月 OCEANOLOGIA ET LIMNOLOGIA SINICA Mar., 2014
一次春季黄海海雾和东海层云关系的研究*
张苏平1, 2 刘 飞1, 2, 3 孔 扬1, 2
(1. 中国海洋大学 物理海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青岛 266100; 2. 中国海洋大学 海洋-大气相互作用
与气候山东省重点实验室 青岛 266100; 3. 91199 部队气象台 舟山 316000)
提要 结合多种观测数据和数值模拟结果对 2011 年 3 月 12—13 日的一次黄海海雾过程进行分析。
观测数据分析表明:此次黄海海雾过程与东海层云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地面高低压位置为水汽从层
云区向北输送提供了有利的环流条件; 黄海上空天气尺度下沉运动, 加强了海洋大气边界层(MABL)
层结的稳定性, MABL 顶自南向北高度降低, 有利于水汽在向北输送过程中不断向海面聚集; 下沉
导致的干层以及逆温层对海雾的发生发展起重要作用。模式结果进一步证明天气尺度下沉运动与
MABL 内的下沉在 29°—30°N 附近同位相叠加, 使得该海区上空的下沉运动明显增强, 边界层高度
迅速下降。下沉可能会导致气块温度升高, 云滴蒸发, 来自层云区的水汽随流场向北向下输送逐渐接
近冷海面凝结成雾, 近海面水汽的平流输送使海雾进一步向北发展。本研究为海雾预报提供新的参
考思路。
关键词 层云; 海雾; 下沉; 逆温层; 海洋大气边界层
中图分类号 P426.4 doi: 10.11693/hyhz20121114001
雾可以认为是底部接地的云, 它导致能见度小 在海雾形成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张红岩等(2005)的研
于等于 1km, 严重影响交通(Leigh et al,1995)。海雾是 究也发现逆温层的存在有利于海雾的维持。国外研究
指在海洋的影响下, 在海上、岛屿或沿海地区形成的 表明, 海洋大气边界层(MABL) 中的层云(marine
雾(王彬华, 1983)。海雾???致海上或沿海能见度降低, stratus)可以下降成雾(Leipper, 1948, 1994), 并给出美
对海上交通, 船舶航行, 捕捞等造成严重的影响, 据 国西海岸层云下降转化为海雾的物理模型: 大范围
舟山海事局近年来资料统计, 近 200 次海上因船舶碰 高压控制下, 离岸的越海岸山脉(Coast Range)偏东气
撞、触礁等发生的海难事故中, 有 70%是由海雾引起 流沿山坡下沉, 导致近海上空逆温层高度下降,
的, 海雾可谓“海上无声的杀手”(李晓丽等, 2011)。因 MABL 中的层云高度不断降低至海面形成海雾, 该
此研究海雾形成、发展的机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模型一直在海雾预报中应用(Lewis et al, 2003, 2004)。
Palmer(1917)于 20 世纪 20 年代就研究过加利福 Kora?in 等(2001)认为在大尺度下沉的背景下, 低空
尼亚沿岸海雾, 我国相关研究起步较晚, 20 世纪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