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印记”:把活字印刷变成时尚.docVIP

“时光印记”:把活字印刷变成时尚.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时光印记”:把活字印刷变成时尚.doc

“时光印记”:把活字印刷变成时尚   我们将塑造青年人关注社会与现实的公民人格,让更多的普通人以公民记者的身份来感知社会的动态,见证时代的发展。   我国四大发明之一的活字印刷术,曾推动了世界文明的进程,直到上世纪80年代末新的印刷技术出现,才使它退出历史舞台,以至于当代人只能从书本中了解这项世界文化遗产。青岛人阮同民,立志要原汁原味地传承这项古老技艺,他通过四处收集“活印古董”,成立了国内第一家活字印刷馆。当古典诗词和小情侣们的爱语被“有温度地”印在宣纸上,陡然间身价不菲!孩子们还可以在此体验“活印DIY课程”……他是怎样把古老印刷术做成时尚生意的?   失业小伙爱古董,创立“活字印刷博物馆”   今年34岁的阮同民是山东青岛人,从小跟随在国有印刷厂工作的叔叔长大的他,对铸字车间里的一切再熟悉不过,他记忆中,叔叔和他的同事们手上总是在摆弄沉甸甸的铅活字、油黑的印刷机,而他就夹在中间瞅瞅这儿,摸摸那儿……   2012年,当发现那些伴随自己成长的老印刷机变得越来越稀少时,有着“活印”情结的阮同民决定用手中的积蓄,为活字印刷这项世界文化遗产的保留和传承做点什么。他想把古代的活字印刷术,原汁原味地还原到当代社会,并且还要当做一项事业去经营。   他要做的第一件事,是穿梭于全国各地,搜罗那些尚未被当做废铁卖掉的活字印刷设备。从2012年开始,阮同民走遍了上海、甘肃平凉、江西景德镇、陕西咸阳等城市,甚至偏远的小山村里也留下了他“寻宝”的足迹。他去拜访当年留存下来的老印刷厂、老印刷师傅,四处搜寻老设备。就这样历时一年半,从民国到上世纪八十年代不同型号的印刷机、铸字机、铜字模、切纸机等近百台的老印刷物件,堆满了他300多平方米的仓库,堪称中国唯一的“活字印刷博物馆”。   那台凸版印刷机,是一台将近一人高的“大家伙”,使用时由人工将刻好的金属板压在有一定厚度的纸上,由于压力较大,金属板凸出的部分除了会将油墨印在纸上,印出来的图文还会有一定的凹凸感,带着一种特殊的复古味道。一次偶然的机会,阮同民在一个“老北京”家里见到了这台有着百年历史的机器,得知运行状况良好,他如获至宝,立即将其收入囊中……上述种种活印设备,最终花光了他辛苦挣下的几十万元积蓄。   为了复原铸字工艺,阮同民请出了年过花甲的叔叔,很多老机器年久失修,零件缺失,仅让一台铸字机开动起来,前前后后就需要拆五六台机器来拼凑部件。为了让一台民国年代的老印刷机运转起来,需要找车床重新加工许多零件,他和叔叔不厌其烦地打磨配件,拼装机器,一遍遍调试……   2013年8月,他开设在青岛市南京路创意100文化产业园的活字印刷馆“时光印记”,经过一番古色古香的装修布置,终于对外营业了。   文化体验课,打开“活印”创富之门   2014年夏天,一位来印制生日卡片的学生家长向阮同民感慨道:“你们有这么多铅字,要是能让孩子自己动手印点什么就好了。”一语惊醒梦中人,他很快找到了新思路:为什么不利用这些设备,复原活字印刷传统技艺,开展少儿文化体验活动呢?   于是,阮同民和同事们很快设计了一堂体验课:先讲解中国印刷的历史和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演变,然后教孩子们怎样捡字、排版、上机印刷。敲定课程后,他们先联系了市内的一所小学,以收费体验的方式,让老师在周末带孩子们走进这座全国唯一的“活字印刷博物馆”,了解古老的印刷文化,并亲自上阵印制一些古词诗、同学寄语、写给父母的话之类的。   几堂体验课,得到了孩子和家长们的一致好评,产生了很好的反响。本来阮同民还在纠结要不要宣传一下,结果体验课之后,来这里咨询的家长越来越多。原来,很多家长和孩子们都喜欢在网络和微信里“晒”体验成果,很快活字印刷体验课就有口皆碑。渐渐地,时光印记就成为青岛市一些小学和中学定点的校外传统文化体验课堂。   连一些老师和都市白领,也喜欢光顾时光印记,他们亲手用活字排印一些唐诗宋词,或平时摘抄的名言名句,整理出来当教学道具使用,或摆放在办公桌上,为枯燥的工作增添一缕墨香。   最让阮同民惊讶的是,一些外国年轻人也喜欢到这里来尝鲜,他们用活字模拼出自己的中国名字,或喜欢的中国诗词歌赋,并动手印刷。看着自己亲手在纸张上“制作”出的方块字,他们欢呼雀跃,并?{兴地拍照留念。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的活字印刷术表演,至今令人回味无穷,不少老外当然也对此慕名已久,如今能亲身体验一番,自然十分满足和自豪。   一位崇尚汉文化的女留学生,更是用一张大大的宣纸“活印DIY”了唐诗《乌衣巷》,只见她印出的诗句字体整齐,墨色均匀,字里行间透露着一股古典气息。“由古老的铅活字组合的名赋,用泛黄复古的宣纸印出来,再装裱起来挂在墙上,那可不是一般的赞!”向阮同民付费时,女孩一脸惊喜地用汉语说。   从此,阮同民的活印馆开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