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混凝土裂缝类型、产生原因以及防治处理措施汇编
前言
混凝土裂缝问题是实际施工中普遍存在而又难以解决的问题,混凝土由于施工、本身、和约束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成为工程中的质量通病,本次探讨会就此问题组织大家进行探讨、学习、经验交流,为以后的混凝土施工在事前、事中、事后做好控制与防范。减少相应的处理和修补花费。
一.裂缝类型划分
混凝土结构的裂缝,按其成因可分为结构性裂缝和非结构性裂缝。
按其表现形式可划分为静止裂缝、活动裂缝和尚在发展的裂缝。
结构性裂缝:由外荷载引起的裂缝,其分布及宽度与外荷载有关。这种裂缝出现,预示着结构承载力可能不足或者存在其它严重问题。
非结构性裂缝:由变形引起的裂缝,如温度变化、混凝土收缩等因素引起的裂缝。这种裂缝对建筑的承载能力影响较小。
静止裂缝:形态、尺寸和数量已稳定不再发展的裂缝。
活动裂缝:宽度在现有环境和工作条件下始终不能稳定、易随着结构构件的受力、变形或环境温度、湿度变化而时张、时闭的裂缝。
尚在发展的裂缝:长度、宽度和数量尚在发展,但经历一段时间后发展将会终止的裂缝。
内因:混凝土结构、构件材料质量缺陷,水泥、水、砂、石子、外加剂等,其各种材料的性能不同,各种材料的成分比例不同就会造成性能上的变化。
外因:结构荷载、位移约束、温度收缩、沉降徐变、灾害损坏影响等。
二.裂缝产生原因
1、材料裂缝
现浇混凝土对水灰比的变化十分敏感,水、水泥、外掺混合材料等计量偏差,最终导致配合比出现偏差,将直接影响混凝土的抗拉能力。而采用含泥量大的砂配制的混凝土收缩大,抗拉强度低,容易因塑性收缩而产生裂缝。泵送砼坍落度大,易产生局部粗骨料少、砂浆多的现象,此时,混凝土脱水干缩时,就会产生表面裂缝。
三.裂缝产生分类
防治方法
①根据现场实际需要提前在商混站要求作出混凝土配合比,进场时对照首次报告与配合比报告,并且做好塌落度实验。
②水灰比是影响混凝土收缩的重要因素,使用减水剂可使混凝土用水量减少水泥用量也是混凝土收缩率的重要因素。
③掺加其他外加剂,在保持混凝土强度的条件下可减少水泥用量,其体积用增加骨料用量来补充。
2. 温度裂缝
?? 混凝土硬化期间水泥放出大量水化热,内部温度不断上升,在表面引起拉应力。后期在降温过程中,由于受到基础或老混凝上的约束,又会在混凝土内部出现拉应力。气温的降低也会在混凝土表面引起很大的拉应力。当这些拉应力超出混凝土的抗裂能力时,即会出现裂缝。许多混凝土的内部湿度变化很小或变化较慢,但表面湿度可能变化较大或发生剧烈变化。
三.裂缝产生分类
防治方法
①拌合混凝土时加水或用水将粗细骨料冷却,以降低混凝土的入模温度也可用带冰块的水拌合混凝土。
②热天浇筑混凝土时减少分层铺料厚度,利用浇筑层面散热。
③在混凝土中埋设水管,用凉水循环降温。
④规定合理的拆模时间,必须按照规范规定的不同构件采用不同的拆除时间。在气温骤降时表面要进行保温。
3. 干缩裂缝
?? 一般是由于混凝土浇筑完成后表面水分蒸发较快,混凝土表面与内部含水率不平衡,水泥加水后变成水泥硬化体,起绝对体积减小,毛细孔缝中水逸出产生毛细压力,使混凝土产生毛细收缩,这种裂缝出现在混凝土的表面,比较细小,面积较大。
防治措施
①施工时应掌握正确的振捣方法,确保混凝土的密实,同时以要避免过振捣。
②加强湿水养护,确保养护质量,尽量延迟干缩的发生。
③同时构件的配筋在绑扎时尽量分布均匀,可减少裂缝发展的趋势。
④浇筑完成后进行二次抹平,尽量平衡表面水分蒸发速率。
4.荷载裂缝
结构在荷载作用下变形过大而产生的裂缝。一般多出现在构件的受拉区域、受剪区域或振动严重等部位。裂缝产生过深,甚至贯穿于一层楼板,影响严重。
防治措施
①混凝土浇筑施工时减少模板振动、变形或移位。
②达到相应强度后拆除模板,不可过早拆除,避免支撑不足产生裂缝。
③上部施工不应过早,堆载时不能过于集中,避免混凝土未完全凝固时发生不可逆的变形。
5.沉降裂缝
现浇构件在逐渐承受荷载时,地基或砌体过大而产生的不均匀沉降。模板刚度不足、支撑间距大、支撑松动、模板支撑体系支座沉降不均匀,均可导致产生沉降裂缝。
防治措施
①按照图纸要求施工中做好相应的后浇带、伸缩缝和沉降缝。
②施工前对于承受荷载较高较大的混凝土构建提前编制好专项方案验算好支撑体系。
③支撑体系的基础必须稳定可靠。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 50367-2013);
1、宽度≤0.3毫米的非结构裂缝(非贯穿),对结构承载力及持久强度无有害影响,可不作处理。
2、宽度0.3毫米的非结构裂缝(非贯穿)会引起钢筋锈蚀,不影响结构持久承载力,采用表面涂抹砂浆法处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安卓手机刷机包制作.doc VIP
- 学生如何预防颈椎疾病.pptx VIP
- 美学观点和历史观点的批评标准市公开课金奖市赛课一等奖课件.pptx
- T_CTSS 58-2022_茶叶感官风味轮.pdf
- 2025年北京市朝阳区高三二模物理试卷及答案.pdf
- 保险投诉培训课件.pptx VIP
- SWITCH暗黑破坏神3超级金手指修改 版本号:2.7.4.84040.docx
- 第5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docx
- 八年级下册-【知识速记】备战2023年中考地理核心知识背记(湘教版).docx VIP
- 七年级上册(考点梳理课件)-【知识速记】备战2023年中考地理核心知识背记(湘教版).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