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8章 建筑智能化;二、有关规程、规范、参考书
1.GBJ16-1987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01年版)
2.GB50045—1995《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2001年版)
3.GB/T50314—2000《智能建筑设计标准》
4.GB50116—1998《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
5.GB50174—1993《电子计算机房设计规范》
6.GB50200—1994《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7.GB50198—1994《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
规范》
8.JGJ/T16—1992《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9. 《现代建筑电气技术资质考试复习问答》中国电力
出版社
10.《智能建筑设计技术》第二版同济大学出版社;建筑弱电系统的组成;18.1.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系统
大纲要求:“掌握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设计要求”
原大纲的要求:
a.熟练掌握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置原则及保护对象的
等级划分;
b. 熟练掌握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构成
c. 熟练掌握火灾探测器的选择及设置要求
d. 熟练掌握火灾消防联动控制设计内容
e. 熟练掌握火灾应急 广播、消防电话的设计要求
f. 熟练掌握消防控制室(中心)的设计
g. 熟练掌握消防设备的供电原则
;18.1.1 火灾报警系统设置原则
在何处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为国家强制执行规范。
参照《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建筑物按照火灾危险程度分为一类和二类,参见表18-1-1
(1) 高层民用建筑的分类及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置原则
高层民用建筑:10层以上住宅或高度在24米以上的民用建筑。
高度超过100米的建筑,除个别部位都应设置;
高度不超过100米的一类建筑,重要建筑的重要部位应设置;
二类高层建筑只在非常重要的部位设置:如机房、营业厅、
金融重点部位、票证库等。见规范中的相关规定。
;(2) 非高层民用建筑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置原则
非高层建筑也只在非常重要的部位设置,如机房、文物、图
书、公共场所等。
18.1.2 保护对象的等级划分
——保护对象应根据其使用性质、火灾危险性、疏散和扑救
难度等分为特级、一级和二级,见表18-1-2;
特级:采用全面保护方式,火灾报警??统加喷淋系统
一级:采用总体保护方式,除个别处外全面采用火灾报警系统
二级:采用区域保护方式,主要区域安装火灾报警系统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的方式是:先按建筑消防重要性分
类,再根据各类建筑中各部位的重要程度进行分级,确定火灾自
动报警系统的应用范围,与本书方式有所不同。;18.1.3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构成
——区域报警系统的构成:区域火灾报警控制器或火灾报警
控制器不超过两台的较小系统。
——集中报警系统的构成:具有集中火灾报警控制器和两台
以上区域火灾报警控制器。
——控制中心报警系统的构成:具有集中火灾报警控制器
和两台以上区域火灾报警控制器,以及消防联动控制设备。
火灾报警区域:按防火分区或同楼层的相临几个防火分区报警;
火灾探测区域:每个可区别的报警位置,即:有编码的区域。; 18.1.4 火灾探测器的选择
(1)一般规定
——根据火灾的类型及发生的场所选用感温探测器、感烟探测
器、火焰探测器或其组合、可燃气体探测器、复合型火灾
探测器等。
——对火灾探测器的要求:准确指示火灾区域,减少误报。
——在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中应用的主要技术:
可编码探测器底座:采用总线技术,地址编码可设定;
类比型智能探测器:采集模拟量与火灾曲线进行比较,取代
单纯阙值比较方式,大大减少了误报。
(2) 点型火灾探测器的选择
——离子、光电感烟探测器:
适用于:火灾初期有阴燃阶段产生大量烟雾的场所
不适用于:有粉尘、蒸汽、烟雾的场所,起火时无烟雾的场所。 ; ——感温(定温、差温)探测器:
适用于:湿度大于95%、平时就有粉尘、蒸汽、烟雾的场所、
无烟火灾、其他不宜安装感烟探测器的场所。
不适用于:阴燃火、需要快速报警、温度低变化大,大空间
场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