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3学年第二学期期末元曲赏析复习卷 第 PAGE 6 页 共 NUMPAGES 6 页
诗歌鉴赏复习
班级 姓名 学号
诉衷情
宋 陆游
选自《放翁词》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文学常识
《诉衷情》选自(《放翁词》),作者是(南宋)(朝代)爱国诗人(陆游),
二、词语解释
万里觅封侯:(奔赴万里外的疆场,寻找建功立业的机会)
关河:(关塞河防,指山川险要处)
梦断:(梦醒)
尘暗旧貂裘:(貂皮裘上落满灰尘,颜色为之黯淡),这里借用(苏秦)典故,说自己(不受重用,未能施展抱负)
胡:(金兵)
鬓先秋:(鬓发早已斑白,如秋霜)
天山:(抗金前线)
身老沧洲:(陆游晚年退隐在故乡绍兴镜湖边的三山)
沧州??(滨水之地,古时隐士所居之处)
内容理解
1、 《诉衷情》在抒发了陆游(壮志难酬的慷慨和悲壮)。
2、 “当年万里觅封候,匹马戍梁州。”这两句再现作者(盛年壮志凌云、勇赴国难的)情景。
3、“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关塞与河防,这些前线的工事只在梦中才能见到,一梦醒来就无影无踪了。当年想立功封侯,今天只落得一场梦幻。而在军队中穿过的貂裘,由于长久不穿,已经落满灰尘,陈旧变色。这表明他早已(脱离了军队)。字里行间流露出他(对前线的关切。对脱离军队的遗憾)。
4、 上片主要写前后两个生活场景,下片就转入了(悲愤感情)的(直接)抒发。
5“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敌人未灭,双鬓已白,壮志难酬,说尽内心的抑郁和悲愤。“未”“先”“空”三字流露出(沉痛悲愤和不甘),也是对南宋统治者的(不满)。
6、“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天山代指(抗金的西北前线),沧洲(代指自己闲居的湖边)。陆游晚年退隐在故乡绍兴镜湖边的三山)
7、情感真挚,丝毫不见半点虚假造作,语言通俗,明白如话,(悲壮)处见(沉郁),(愤懑)却(不消沉)。
丑奴儿
书博山道中壁
宋 辛弃疾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 HYPERLINK /view/1313236.htm \t _blank 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一、词语注释:
1.少年:(指年轻的时候。)
2.不识:(不懂,不知道什么是。)
3.层楼:(高楼 )。
4. 强(qiǎng)(勉强地,硬要。)
5.识尽:(尝够,深深懂得。)
6)少年“愁”:(春花秋月无病呻吟的闲愁。)
7)老年“愁”:(报国无门的哀愁。)
二、句子理解
1、“为赋”句:(为了写出新词,没有愁而硬要说愁。 )
2、欲说还(hái)(休:想说而终于没有说 )
3.“却道”句:(却说好一个凉爽的秋天啊。意谓言不由衷地顾左右而言他。)
三、阅读理解
1、《丑奴儿》是(词牌名),《书博山道中壁》是( 标题 )
2、词作者是(辛弃疾),(南宋)(朝代)词人。
3、这首词通过“(少年)”与“(而今)”,(无愁与忧愁)的对比,表现了(词人受压抑、遭排挤、报国无门的痛苦,也表达了对南宋朝廷的讽刺与不满。)
4、上片写年轻的时候登高望远,气壮如山,不识愁为何物,生动描绘了(年轻人涉世未深,纯真无知故作深沉的情态)。“不识”写(年轻人幼稚,根本“不知道”什么是“愁”),十分真切。“强”字写出(年轻人好装斯文的好胜与纯真。)
5、下片写历尽艰辛,饱尝忧患,已知愁苦,形象写出了词人抑郁、深沉的愁苦。“尽”概括了(词人半生的艰难心酸的经历。)
6、“欲说还休”表现了词人有苦无处诉说的(痛苦矛盾)心情,迭用更表现词人内心深沉的(孤独和压抑)。
7、“却道天凉好个秋”,是说词人(无可奈何),只得回避不谈,说些言不由衷的话聊以应景,表面形似轻松洒脱,实则是难以摆脱心头的沉重抑郁。
8、词人少年时没有愁,为什么还要写?
(以“少年”“不识”“ 愁”与“而今”“识尽”“ 愁”对比,突出了词人内心深处报国无门的痛苦、愤懑之情 。)
9、明明要说愁,为什么却说天气了?
(因为投降派把持朝政,在当时抒发这样的忧愁是种大忌,只能顾左右而言他了。表达了作者这种痛苦矛盾的心情.)
10、此词构思巧妙,写年轻时(春花秋月无病呻吟的闲愁)与谙练世故后(报国无门)故意避谈的(哀愁),生动真切。
11、“欲说还休”叠句的运用,既连接了上、下片的前后文(一个是前文的果,一个是后文的因),也使上、下片互为(呼应)。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字词解释
八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