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年级语文试题教案合集.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1年秋八年级语文期末模拟检测题 (时限:150分钟 满分:120分) 注意:答案写在答题卷上,请对准题号,交卷时只交答题卷。 第一部分 汉字与积累(10分) 一、古诗文积累:(6分) 1、在《春望》中,春天的花开鸟鸣反而使诗人杜甫生出忧国和思亲之情,即所谓“_________,________”。 2、秋天总给人凄凉悲伤之感,而刘禹锡的《秋词》最后两句“________,________”,表达出了高远爽朗的意境,毫无悲秋之意。? 3、杜甫在《望岳》中用“________,________”来抒发自己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积极进取的豪迈情怀。 4、读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我们很容易想起王维描写塞外风光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 5、思乡是每一个游子不变的情结,(A)李白《渡荆门送别》的尾联“________,________”和(B)崔颢《黄鹤楼》的尾联“_________?________”都直接抒发了浓浓的思乡之情。 二、汉字知识。(4分) 6、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①金黄的秋天,天高云淡,果熟稻香,成熟的自然yùn( )藏着自豪与荣光;洁白的冬天,水瘦山寒,玉树琼枝,沉默的自然yùn( )育着希望与梦想。 ②勤劳的土家儿女在这块土地上世代繁yǎn( )生息,他们因地zhì( )宜培育出了许多特色水果品种。 7、给加点的字注音。(1分) 你这着(zhāo)真绝,让他干着( )急,又无法着( )手应付。 8、解释加点的字。(1分) ①平地三月花,深山中则四月花。( )[来源:Zxxk.Com] ②这次生日宴会,她花了很多钱。( ) 第二部分 阅读与综合(60分) 一、领略先贤古诗文之精华。(12分) 客至①   [唐]杜甫    舍②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③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④。 肯⑤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⑥尽余杯⑦。 注释:①客至:客指崔明府,明府,县令的美称。②舍:指家。③蓬门:用蓬草编成的门户,以示房子的简陋。 ④市远:离市集远。兼味:多种美味佳肴。旧醅:隔年的陈酒。樽酒句:古人好饮新酒,杜甫以家贫无新酒感到歉意。⑤肯:能否允许。⑥呼取:叫,招呼⑦馀杯:余下来的酒。    (二)王安石待客 王安石在相位,子妇之亲萧氏子至京师,因谒公,公约之饭。翌日,萧氏子盛服而往,意为公必盛馔。日过午,觉饥甚而不敢去。又久之,方命坐,果蔬皆不具,其人已心怪之。酒三行,初供胡饼两枚,次供猪脔数四,顷即供饭,傍置菜羹而已。萧氏子颇骄纵,不复下箸,惟啖胡饼中间少许,留其四傍。公取自食之,其人愧甚而退。 【注释】①子妇之亲:儿媳妇家的亲戚。②京师:京城。③果蔬:泛指菜肴。④酒三行:指喝了几杯酒。⑤脔:切成块的肉。⑥箸:筷子。 认真阅读上面两则材料,回答问题。 9、(A)材料一中客至是什么季节?(B)这是一首七言_______,(C)这种诗体颔联和颈联句式上有什么特点?(3分) 10、仔细阅读材料一,我们会发现首联、颔联内容为 A 客,颈联、尾联为 B客 (各填一动词)。(1分) 11、解释材料二中加点的字词。(3分) 12、材料二末了说“公取自食之”,那么王安石到底吃了什么?(2分) 13、请在材料二中找出与“公取自食之”中的“食”意思相同的词。(1分) 14、比较两则材料,说说杜甫和王安石各有什么传统美德?(2分) 二、感悟人类对和平之渴望。(11分) 我们一共六十几位作家,从世界许多地区应邀在南斯拉夫讨论“放逐与文学”。所有的作家都看到和感染到克拉库耶伐次山谷中重现的半个世纪前的一段历史。历史是沉重的。现实呢? 安格尔(美国作家)在餐桌上写诗。只见他写下第一行: 黑色在这儿也太明亮了…… 中国大陆有三位作家在座。杨旭站起来说话了:“我从南京来。1937年,日本军队攻进南京时,有一场震惊世界的大屠杀。那一场屠杀受害者有30万人!我们在南京也建立了一座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1937年,我五岁,我是那一场大屠杀的幸存者。今天我对南斯拉夫人在受害者面前所表现的感情,完全理解。我注意到:今天的仪式上有许多青年和少年。我们这些大人应该对孩子们负责:永远不要有战争了。” 西德作家明赫白缓缓地站起来,他沉重地说:“……我有犯罪感:感到是我杀害了那些孩子。我们简直就是禽兽!所有集中营都必须粉碎!你们允许我和你们在一起,我非常感激……” 他说不下去了,坐下来掩面哭泣。 另一位作家讲话之后,日本人也要讲话了。 “……南京大屠杀是事实。但是,请不要忘记:我们也有广岛原子弹,也有一片沉寂。” 安格尔低声对我说:“我要问他三个问题:中国人侵略过日本吗?中国人屠杀过日本老白姓吗?美国在日本进攻珍珠港之前扔过炸弹吗?他们

文档评论(0)

jdy26184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分享好文档!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