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带一本《雨花》.doc
带一本《雨花》
携一本《雨花》 慰寂寞旅途
短暂的国庆假期转眼即逝,必须跟随孙子步伐继续我那神圣的使命(再度从苏北宿迁去上海儿子家带孙子)。出门发现下雨了。雨点用力敲打着我昔日卖花银灰色宝马三轮,用溅起的串串雨花叫我再看一眼能让我起死回生的花草,在雨中泪眼婆娑别样挥手的样子。雨花,突然想起《雨花》,有好心朋友帮我订了一年的《雨花》,我竟然没有机会读到。急忙将行李中的煎饼拿掉,腾出一块地方,我要带一本《雨花》温暖旅途。
特别是有了手机的现在,上百种报纸杂志几乎无人问津。但当听到朋友说定一份《雨花》的时候,一秒钟都没想就答应了。《雨花》于我关系着血浓于水的亲情和一个千里私奔的爱情故事。
那是1972年夏天,父亲酒后提到了南京城里有个姑姑。甭说是爷爷奶奶,全庄人都不敢议论姑姑,如果让爷爷知道了,他会跑到人家门口,一蹦八丈高把人家祖宗八代都骂得翻白眼。因为姑姑跟人私奔,在那个年代,是一件非常非常丢人的事。
仗着父亲骄纵,我不仅多次刨根问底还死缠烂打非得让父亲带我去南京找姑姑。终于父亲妥协但要我保守秘密,千万千万不能让爷爷知道,因为那是会被打断腿的。然后父亲将我交给一个开大货车的庄里人,几经辗转几天颠簸,终于见到了向往已久的南京大城市,终于见到神秘的姑姑和胆大包天拐走姑姑的小老头姑父。
姑姑一点也不神秘,她跟父亲一样高大,腰板挺直,据说现在是某棉布厂的搬运工。倒是姑父显得有点提不上把,他本来不高的个头偏偏有点驼背,还有点一肩高一肩低的样子。姑姑能跟他私奔,真是没有眼力劲。但是没过十分钟,我就喜欢上这个跟姑姑不般配的姑父了。
姑父说话语速快,声音洪亮,能变戏法似的手往半空一指,手上就有一饭盒香喷喷的板鸭。以后怎么多年里,吃过无数板鸭烤鸭盐水鸭桂花鸭,都不敌姑父变出来的鸭子好吃。姑姑家不大,大概有三十几平方的土房子,看上去是几次接上去的。后面还有五平方左右的小院子当厕所。不高的矮墙上一盆白色丁香既夺目又覆盖了厕所的味道。房子中间隔开,一边是她们休息的床铺,一边是烧饭和吃饭的客厅。好笑的是,中间隔墙上开个大窗户,只在窗户里吊了一盏电灯。一开,两边都亮。房顶上又接了抬不起头的一层,表姐李雨花和弟弟妹妹们都住在这里。姑父说,来南京,一定要去雨花台。
在课本上,我们也知道了雨花台。但是,我还是想先去中山陵、莫愁湖、玄武湖等有好吃好玩的地方。姑父说,首先是雨花台就在我们家边上,再就是我要告诉你,是雨花台救了我和你姑姑的命。
雨花台能救命?姑父说话就像唱大鼓,喜欢故弄玄虚。我妈早就说过他说话爱添芝麻叶子。
我们没有坐车,跟着姑父从雨花台西北方向一直朝上爬。突然捡到一颗雨花石,拇指大小光滑透明的鹅卵石,对着阳光,清晰可见里面一片血红色树叶,叶片上的经络鲜活,我抢过姑父手里的铲子说,再挖挖,我要很多很多雨花石。姑父不仅不让挖,还把我手里的雨花石也埋进泥土。一颗雨花石就是一个生命。她们的血浸透了泥土浸透了石头。已经很是不幸了。走,我带你捉小鱼去。心中不快,姑父,你叫什么名字?
听说你是个机灵鬼,怎么到现在还不知道我的名字?我叫李铎先,嗯,你叫我李同志也可以。
不高的山上也有一条山涧,涓涓细流在林中穿过,李同志不时地弯腰将一些不知名的野菜剜起放在带来的布袋子里。越来越不悦:生在乡下吃山芋叶、茄子叶、荒瓜叶、萝卜樱、槐花饼已经够多的了,好不容易进一次城,还要吃野菜,姑父也太馊抠了,特别是昨天,买了一小瓶冰汽水给我,自己摸出随身带着锈迹斑斑的茶缸咕咚咕咚还说回家不要告诉李雨花她们几个表妹。
哼!我讥笑道:李同志,你说雨花台救了你和姑姑的命,感情你就是拿这些野菜来糊弄我姑姑的吧?
呵,果然机灵。那是我们从苏北老家一路逃来。1948年夏天,第二年秋天来到这里,当时人生地不熟,你姑实在是走不动了。当时南京城里不像现在这样到处都是人,连个像样的能讨到饭的人家都找不到。当我们转了几圈发现这里有水有野菜,我们就决定不走了。那天,你姑捡柴我下河摸鱼,结果你猜怎么样?有鱼有虾有菜有汤,那是我们一年多吃过的最好的一顿饭。饭后,我就捡木头搭了个三角形棚子,晚上,我和你姑举行盛大婚礼。
牛!我快笑死,婚礼,还盛大!
是啊,这是我们两个人的婚礼。后来我们就捡石头垒墙、割茅草铺顶,终于造成过冬的房子,终于有了我们的李雨花。是这水里的鱼虾和山上的野菜养育了我们,直到1952年,一个穿一身灰布衣裳的人路过,发现你姑在晾尿布,是他,帮我们在南京民政系统进行登记并安排了工作,我们才搬离雨花台,在中华门和大家一起分到了宅基地,就是现在的房子。
李同志,你为什么要拐走姑姑?
姑父坐了下来,你看见上面那一道拦水坝了吗?它有三层楼房高。那天,我从坝上跳下来,一头刺进水底,摸到一条红鲤鱼,你姑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