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素养笔试题汇编.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职业素养笔试题汇编

职业素养测试笔试题 (考试时间:30分钟) 姓名: 学校: 年级: 专业: 联系方式: 一、请根据题目的要求或者提示,选出你认为符合或者正确的一项。 1、审计的确发现了不少问题,但审计毕竟是滞后的,即使发现,很多损失业已造成,难以挽回.要想解决挤占挪用问题,必须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引入监督制约机制,其中包括财政监督、人大监督和公众监督。 这段文字的意思是强调( ) A审计工作的滞后性       B过程监督的重要性 C人大监督的重要性       D监督制约机制的必要性 2、2,12,30,56,( ),132,按数字的规律,括号里面的数字是( ) A.72 B.90 C.10 D.80 3、A、B两个人在距离为15万米的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已知A的速度为2万米/小时, B的速度是5000米/小时,由于出了意外,A在途中停下1小时,那么两个人相遇时用了多少时间?( ) A.6小时 B.5小时 C.6.8小时 D.7小时 4、 在边长为的正方形的对角线上,每隔0.1点一个点,那么共有多少个点?( ) A.19 B.20 C.21 D.22 5、 请对下列图形进行推理,符合变化规律的是( ) 6、 请对下列图形进行推理,符合对应规律的是( ) 7、如果下面的这个图形是一个盒子展开之后的图形,那么符合这个图形的盒子是( ) 8、 不正当竞争,是指经营者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定,损害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扰乱社会经济秩序的行为。所谓经营者是指从事商品经营或赢利性服务的法人。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属于不正当竞争的是( )。 A.某地下工厂生产出来的劣质酒贴上名牌酒的商标出售 B.某厂采用先进技术,降低成本后降低价格以占据有利市场地位 C.利用间谍盗取同行的商业秘密,以便先准备好竞争策略 D.微软将它的浏览器与windows操作系统捆绑在一起销售 9、 比尔·盖茨:微软( ) A.爱因斯坦:相对论 B.法拉第:汽车 C.牛顿:蒸汽机 D.史蒂芬孙:拖拉机 10、 在一次考试中,分别取得数学、物理、化学和外语成绩第一名的四位同学在一起议论: 甲:丁的外语考了第一名 乙:丙取得了物理考试的第一名 丙:甲不可能取得数学考试的第一名 丁:乙肯定取得化学考试第一名成绩宣告后,发现获得数学和外语考试第一名的两个同学的判断是正确的,而另外两名同学的判断是错误的。 下面哪个选择项是正确的顺序?( ) 化学第一 物理第一 外语第一 数学第一 A.甲 乙 丙 丁 B.乙 甲 丙 丁 C.丁 甲 丙 乙 D.丙 乙 丁 甲 11、 世界上国家和地区分布最多的洲是( )。 A.亚洲 B.非洲 C.大洋洲 D.欧洲 二、每道题包含一段文字或一个句子,后面是一个不完整的陈述,要求你从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来完成陈述。注意:答案可能是完成对所给文字主要意思的提要,也可能是满足陈述中其他方面的要求,你的选择应与所提要求最相符合。 阅读以下文字,回答12~14题: 如何才能让人讲诚信?经验告诉我们,诚信也要两手抓。一手就是靠法律法规。诚信,首先应是一种制度建设。如无法律法规加以规范和约束,诚信难以实现。“法者,国家所以布大信于天下也。”讲诚信,就要讲法治。讲法治,靠制度,靠监管,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诚信建设就有了坚定的基础。然而,仅仅依靠刚性的约束,诚信不一定能够得到完全的保障。门虽有锁,依然有失盗之事;厂虽有纪,依然有违纪之人;国虽有法,依然有犯法之徒。这说明,法律法规也不是万能的,也有其局限性。即便是监管制度十分严格的国家,不照样还是出了欺诈丑闻吗?这就启发我们,诚信建设还要抓另一手,就是抓道德、抓修养、抓教育。诚信的深层基础在道德。道德是无形的手,是依着信念、习惯、传统发生作用的。“道不同,不相为谋”“道不行,乘桴(注:在水上行驶的小筏子)浮于海”,说的都是一定的人生观、世界观在起着作用。修者,善也。修养,是靠在社会生活实践过程中锻炼和培养的。道德与修养都离不开教育,而教育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因此,教育必须立足于恒久,必须超越教育或再教育过程中的“蜜月效应”,力争发挥出长期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jiayou1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307011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