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公路工程新规范要点及说明探究.pdf

  1. 1、本文档共4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5-2016公路工程新规范要点解析及说明 辽宁大连 2016.4.9 孙忠成 01 02 03 04 JTG D30-2015《公路路基设计规范》 《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第一 册土建部分》F80-2016 《公路工程施工监理规范(修订)》 JTG G10-2016 CONTENT 02 01 JTG D30-2015《公路路基设计规范》PART ONE 05 JTG D30-2015《公路路基设计规范》 07 一.原规范3.2 节“路床” 根据交通荷载等级 ——调整了路床深度范围; ——提出了路基结构回弹模量的控制标准及指标预 估方法。 3.2.1 路床设计 ——应与公路路基结构相适应,根据公路所在地区的气候、 水文、工程地质等条件,结合公路等级、交通量及其轴载情 况、路基填挖高度和路面结构形式等,合理选择路基结构形 式。 3.2.2 路床厚度 应根据交通量及其轴载组成确定 ——轻、中交通的公路路床深度范围为0.8m; ——重、特重交通的公路路床深度范围为1.20m; ——对于特重轴载的公路,应单独计算路基工作区深度,确 定路路床深度范围。 路基结构——通常指路面结构层以下的路基工作区 深度范围,汽车荷载产生的附加应力相对显著,且 与路面结构响应密切相关,与英文“subgrade” 一致。 路基结构与路床的范围基本一致,均以路基工作区 深度为确定依据,原规范(JTGD30-2004)的路床 范围为0.8m。 近年来的研究普遍认为,我国公路路基工作区深度 明显大于0.8m。 JTG D30-2015《公路路基设计规范》 07 一.原规范3.2 节“路床” 路床 ——路床厚度=路基结构 (Subgrade)厚度=路基工作区深度 ——与路面协调设计的核心结构层 ——决定了路基的设计指标和参数 ——路床厚度 —轻、中等及重交通:0.8m —特重、极重交通:1.2m —特种轴载公路:单独计算 JTG D30-2015《公路路基设计规范》 一.原规范3.2 节“路床” 在路面结构分析与设计中,表征路基结构的指标是 路基顶面(即路床顶面)的回弹模量。CBR是表征 材料的水稳定性和抵抗局部压入变形能力的指标, 而压实度是施工控制指标,两者均非路基结构设计 指标(或参数)。但是,路基回弹模量的设计值必 须通过填料的合理选择和压实度的有效控制得以实 施,工程实践已很好证明了这一点。 3.2.3 路基结构设计 ——应充分考虑交通荷载和环境因素对路基长期性能的影 响,合理确定路基设计参数,保证路基结构具有足够的整体 稳定性、抗变形能力和耐久性。 3.2.4 组成路基结构的路基土 ——应均匀,其最小承载比应符合表3.2.4 的规定。 本次修订仍然保留了原 规范(JTG D30-2004) 采用路基填料最小强度 (CBR)和路基压实度 的有关规定,并将“最 小强度”改为“最小承 载比”。 JTG D30-2015《公路路基设计规范》 一.原规范3.2 节“路床” 3.2.4 路基应以路床顶面回弹模量为设计指标,以路床顶 面竖向压应变为验算指标,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路基在平衡湿度状态下,路床顶面回弱模量不应低于 《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和《公路水泥混凝 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40)规定的要求。 3.2.6 标准状态下路基回弹模量值应按下列方法确定: ——应综合考虑公路等级和设计阶段,根据路床深度范围 内路基土(或粒料)的回弹模量,按下列方法确定: 1 路基填料的回弹模量应按附录A通过试验获得。 根据路基结构应力水平,采用重复加载三轴压缩试验获得。 2 受试验条件限制时,由附录B表B.1、B.2 查取。 3 初步设计阶段,由(3.2.8-1)、(3.2.8-2)估算。 ——应以路床顶面回弹模量为设计指标; ——以路床顶面竖向压应变为验算指标; ——路床顶面回弹模量应与交通量等级相适应,并 应符合相关规范的规定。 JTG D30-2015《公路路基设计规范》 一.原规范3.2 节“路床” 4.3 路基 4.3.1 路基应稳定、密实和均匀,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 4.3.2 路床顶面回弹模量的确定应与交通荷载等级相适应, 并应符合表4.3.2的规定。路床顶面回弹模量不满足要求时, 应采取改变填料、增设粒料层或采用无机结合料改善等措 施。 《公路沥青设计规范》(征求意见稿) 原规范路床顶面回弹模量的最低要求为30MPa,对 于重交通、特重交通最低要求为40MPa 。原规范 路床回弹模量测试是采用室内小型承载板、现场承 载板或路表弯沉值反算;本规范以三轴试验测试路 基土的回弹模量来确定路床顶面回弹模量值。本规 范测试方法得到的回弹模量是原规范的2~3倍。同 时原规范采用最不利季节路基的湿度

文档评论(0)

希望之星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我是一名原创力文库的爱好者!从事自由职业!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