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基于SPEI和SPI指数的太原多尺度干旱特征与气候指数的关系_张岳军基于SPEI和SPI指数的太原多尺度干旱特征与气候指数的关系_张岳军.pdf
生态环境学报 2014, 23(9): 1418-1424
Ecology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E-mail: editor@
基于 SPEI 和 SPI 指数的太原多尺度干旱特征
与气候指数的关系
张岳军1,郝智文1,王雁1,李明明1,陈二萍1,李芬2,张永瑞3
1. 山西省气象科学研究所,山西 太原 030002;2. 山西省气象局影视中心,山西 太原 030002;
3. 山西省雷电防护监测中心,山西 太原 030002
摘要:干旱是太原地区发生最频繁的自然灾害之一,出现的次数多、持续的时间长,对国民经济特别是农业生产造成了严重
的影响。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极端天气出现得越发频繁,太原干旱发生的频率和危害程度均呈上升趋势。基于1951—2012
年月平均降水和气温资料,引入新的干旱指标: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应用SPEI和SPI(标准化降水指数,简称:SPI)
定量描述太原地区的62年来的干湿状况;基于月尺度SPEI和SPI指数,对太原月季尺度干旱变化做了分析,并利用交叉小波
变换(XWT)探讨了干旱与大尺度气候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基于降水和蒸散的SPEI可以更灵活地反映月季干旱变
化特征;交叉小波变换分析表明,太原地区的干旱与4个大尺度因子都具有6~12 a年代际主共振周期,在1980s都存在较好的
相关性。SPEI和SPI与NAO通过显著性检验的6~12 a共振周期主要表在1985—2000年,序列在此频段上表现出一定的正位相
共振关系;SPEI和SPI与WP在1955—1960年和1990—2000年分别表现出2~3 a和4~8 a显著的共振周期,存在明显的滞后相关,
在1970—1990年具有10~16 a正位相显著共振关系。SPEI与PDO在1986—2000年之间存在4~6、8~14 a两个显著的共振周期,
各自表现出负、正位相共振关系,在1955—1960年存在2~3 a共振周期,在此频段上SPEI显著滞后于PDO。与SPEI相比,SPI
与PDO的相关性较弱,仅在1955—1960、1986—2000年出现了弱的共振关系。SPEI和SPI与PNA在1983—1995年表现出4~7 a
的显著共振关系,反映了SPEI和SPI显著滞后于PNA。
关键词:SPEI;SPI;多尺度;干旱;气候指数
中图分类号:P46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5906(2014)09-1418-07
引用格式:张岳军,郝智文,王雁,李明明,陈二萍,李芬,张永瑞. 基于 SPEI 和 SPI 指数的太原多尺度干旱特征与气候
指数的关系[J]. 生态环境学报, 2014, 23(9): 1418-1424.
ZHANG Yuejun, HAO Zhiwen, WANG Yan, LI Mingming, CHEN Erping, LI Fen, ZHANG Yongrui. Multiscale Characteristics of
Drought Based on SPEI and SPI in Association with Climate Index in Taiyuan [J]. Ecology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2014, 23(9):
1418-1424.
太原(37°27′~38°25′ N、111°30′~113°09′ E)位 树岩等,2009;张调风等,2012;曹永强等,2012)。
于山西省中部,太原盆地的北端,于华北地区黄河 PDSI 是基于地表水分平衡原理的干湿指标,其计算
流域中部,西、北、东三面环山,中、南部为河谷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客户服务与管理》教案 第5课 学会使用即时通信工具.pdf VIP
- 民爆信息系统网路服务平台.pptx VIP
- 《QCNPC41-2001-防喷器判废技术条件》.pdf VIP
- 《客户服务与管理》(李清文)718-1教案 第2课 熟悉客户服务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docx VIP
- 《客户服务与管理》(李清文)718-1教案 第3课 学会使用电话服务工具.docx VIP
- 3《峨日朵雪峰之侧》同步练习(含答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docx VIP
- 第2课 让美德照亮幸福人生.pptx VIP
- 《峨日朵雪峰之侧》同步练习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docx VIP
- 海马普力马PREEMA 1.8L、1.6升 电路图07-发动机和变速箱控制.pdf VIP
- 《客户服务与管理》教案 第1课 初识客户服务与管理.docx
文档评论(0)